容易上火、湿气重、阳虚的瘦人,怎么调理?

用户7089064726652


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

中医望诊有瘦子多火,胖子多湿,瘦子多阴虚,胖子多阳虚的说法。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望诊,还需结合问诊,闻诊,切脉来综合诊断。但是,一般来说,体瘦的人既有阳虚,又易上火而且有湿,这种证候是很少见的,这已不是简单的阳虚和上火的问题,而是阴虚已久,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证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就来分柝分析。

民间有十个胖子九个虚的说法,这种说法虽不能代表中医的诊断方法,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一般来说,体胖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脾气虚和脾阳虚的现象,脾主运腾升化,一旦脾气阳虚,则脾的功能就会减弱,就会无力运化而形成痰湿体质,造成虚胖,但不易上火。瘦子多火,是因阴虚引起的,由于阴血不足,往往会造血虚火旺的现象,导致体瘦上火,须发早白的阴血虚证,但不易生湿。但提问的却是既有阳虚湿重,又是体瘦多火,那就很可能是阴阳双虚证了。阴阳双虚主要有少气无力,消瘦面黄,潮热盗汗,泄溏便急,滑精,自汗等表现症状。那么,该如何调理呢?现提几点如何调理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任何一种病症都有其主要证候,阴阳双虚证也不例外,所以,在治法上应抓住主证,也就是针对所表现的症状针对调理。如阴阳双虚若表现为阴虚症状,证见阴虚火旺,潮热盗汗或自汗,可用滋阴药为主调理,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若表现主证为阳虚,证见阳虚水泛,大便溏稀或肢寒畏冷,可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调理。在调理阴阳双虚证时,应抓住主证,若主证表现为阴虚症状,应先滋阴,阴盈以后再培阳,可服用一些温补肾阳类中成药或中药。反之,若主证表现为阳虚症状,应先补阳,阳盛以后,再服一些滋阴药补阴。这样才能调理好阴阳双虚体质。

以上简答,如有不足,望评论补充。

谢谢阅读!


三七8113


首先调脾胃!

经曰:脾主运化,胃主收纳。脾胃为水谷之海,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饮食入胃,水谷精微由脾输肺,由肺入脉而五脏六腑皆得水谷精微。所以无论什么病,都要顾及脾胃功能。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失健运,则水液停留。湿为阴邪,伤人阳气。水湿与阳相博,脾又虚弱,则成中阳不振。

瘦人多虚阴虚火旺。五脏阴液不足,阳气有余。则胃火盛,容易消谷善饥而体瘦。经曰:壮火食气,火旺则气也不足。可见气阴两虚,皮肤干燥,容易上火,伴有气短乏力。

按这个思路,首先调理脾胃,使脾阳健运,中阳足则水湿无。再以阴虚火旺为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则阴阳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