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人被清华和北大同时抢过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上世纪老男孩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好哥们的妹妹身上的事,这个哥们我们在一起玩好几年了,每次回去都会聚。这是今年的事情,他亲舅舅家的妹妹,文科高考全省第八。一开始没出成绩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反应,等到出了成绩那天,文科六百四十分。北大先来了电话,说去省招生办商量,然后到那说来北大只能读法律,然后那个小妹说要是读法律我为什么不去人大,然后清华打没打电话我不知道。好像是隔了一天之后省排名出来了,他小妹全省第八,北大和清华就开始抢了。专业随便选,有什么条件可以提,最后她小妹去了北大的金融。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女孩,我们去我朋友家的时候还见到过几次,那时候在读高二。就是那种不考第一就会哭的小女孩,也不会说学习多么夸张,每周都会玩游戏,高考毕业之后连着去了一个月的网吧。可能是对自己内心压力的一种释放方式,就是身边很普通的人。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图就没有了。将就看吧,哈哈哈!


侃侃游戏达人


当然有这样的人才,在高考成绩还没有被公布之前,清华北大的老师通过各种关系,当天晚上就可能知道某个人是全省第一,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提前会通知你。


而且清华北大可能都想要你这么一个人,所以会拼了命都给你说好话,而且给你特别好的优惠,想学什么专业学什么专业,年年有奖学金,而且学费可能全免,各种优势条件随你挑,目的就是想让你来本学校读书,保证你四年会高高兴兴毕业,但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在一些大型的竞赛场上,尤其是高中生在一些竞赛中获得奖项的金主,获得金牌的人们,清华北大会提前给你打招呼,甚至有人会偷偷拉着你 来我们这里吧,我正给你某某某优惠条件,甚至一些心动的学生,在高三未毕业之前就已经成功的拿到了学校提前发的通知书。

如果是清华北大,可以说走上人生巅峰挂钩,这有什么区别?那些天才学校并不是说想进就能进的,普通人参观还得预约,所以一定要考到全省第一,或什么方面具有天赋,赢得金牌。


喜马小弟


这个事情确实是有的。

我同事的女儿就享受过这样的殊遇。

那年,她考了我省理科第三,我市理科状元,结果清华、北大招办不单打来了电话,而且两校的人连夜赶到了她家,竞相为她开出了令人眼馋咋舌的优惠条件。学院、专业任选,学费减免,提供奖金,她倒成了翻牌的小主了。

其实高考之前,她已经因为物理全国竞赛一等奖获得了保送清华的资格,可是人家就是冲着高考状元去的,把名额让给了别人。

这件事让我感慨不已。

读书读到这个份上,才算真正实现了自由。选择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有资格随心所欲了。换作别人,书没读到这个程度时,任何不合常理(大多数人自以为的)的选择都叫任性,而她、云南学霸李一峰等人的选择却叫智珠在握。

为什么呢?因为她们经过仔细权衡、冷静分析并且确实能做到的,叫选择;而许多人带着冒险性质、由着性子胡来靠运气的,叫赌博。

推论开来,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不管做什么,把事做通了做透了,就成功了。卖油翁能让善射的陈尧咨佩服,李寻欢“小李飞刀,例无虚发”,环卫工人成全国劳模,无不如是。


剑客谈教育


您好!我是轻亲生活专注于基础教育,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真的有人被清华北大抢过

2016年河北文理高考状元均来自衡水中学。其中,理科状元孟祥熙,总分724。文科状元袁嘉玮,总分706。   

据衡水中学外宣科主任张永介绍,昨日(6月22日)晚上,两位状元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接到北京。  

河北理科状元孟祥熙,文科状元袁嘉玮




努力优秀的人回报都是加倍的

无论是上啥学校都没有关系,只要你游戏努力,梦想是可以照进现实的。清华北大抢人事件让我觉得他们招生这么接地气,唉!让我这普通人也想上清华北大的冲动。


左脚清华右脚北大,这……这……是梦吗?


轻亲生活


17年我们这一届,有几个学生享受到了被北大清华争抢的待遇,其中有两个比较典型,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个是一位文科段姓女生,在我们学校常年第一,高考前,清华去我校授予优质生源基地的时候,学校喊了理科前三十的学生参加,结果清华的负责人点名要和这位文科女生聊聊,不过这位女生想去的学校是北大,所以不愿意去接触。清华就直接找她班主任要女生家长的联系方式。后来,高考分数还没有正式公布的时候,学校已经查到了几个尖子生的分数,这位女生家里被清华北大电话轰炸,受不了,于是全家偷偷出去旅游了,所有人都找不到她们。后来她如愿去了北大。

还有一位理科郭姓男生,平时也不显山露水,但高考超常发挥,考了全省前十。这位男生联合清华摆了北大一道,也让学校一定程度上陷入被动。报志愿的时候,北大先和他家人以及班主任取得了联系,几方在上午达成了口头协议,结果下午找他签字的时候,找不到人了。原来是被清华给截胡了,清华不知道用什么条件说动了这位考生改报清华,并且立即签了协议。北大找不到人,给学校施压,但学校班主任也联系不上他,后来还是听北大的说,清华安排这学生出去旅游了。

北大清华招生时的暗战可是上过头条的,但是发生在自己身边,还是第一次见,当然,这也成了我们给下一届学生讲的最好的谈资,成绩足够好,真的是一种了不起的资本。


金牌小书童


我表妹啊 今年江苏省理科第三 泰州理科第一 清华北大轮番打电话 我妹选择了北大 去了光华管理


三观不正是非不分的走开


当然有人同时被清华和北大抢过了。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每年高考结束,公平成绩之时,就是清华北大两大顶尖高校抢人的时候!

而且,全省前二十名的学生,清北招生办的老师都是提前知道的,因为一般招生老师与教育厅的部门有联系,所以,全省前二十几名的同学得知成绩的方式不是上网查,而是清北老师提前打电话通知。

然后,清华北大的招生办的老师就要开始抢人大战了,学生的电话以及家长的电话,以及班主任老师的电话都会在第一时间被拨通,至于清华北大谁先就看手速和运气了。



我的看法,很正常!

清华北大是很有名!

但是,我们要明白,如果没有每年高考这些状元,这些顶尖人才过来,清华北大的地位很可能就不保了!

因为,人才是最重要的!

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行成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所以,两大学校的抢人大战无可厚非,毕竟人才难得,当然要抢了!

不过,两个学校有时候抢人,抢的太过火了点:




结语:

唉~

被清华和北大争着抢,那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啊!


由我答


北大和清华两大国内知名高校争抢高考状元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为了能够把在高考中表现最优秀的学生收拢到自己的学校里,北大和清华的一些负责人每年都会对一些省的状元考生进行“电话轰炸”。甚至在微博上上演骂战,互黑开怼,不亦乐乎。

被枪的学生大都排名在全省前十名左右,因为北大清华似乎向有一项特权,在高考成绩放榜的前一天就能拿到各地高分学子的联系方式。所以有很多的高分学生再放榜之前就接到了这些学校的报喜电话,并力邀学生报考自己的学校。

他们会对学生开出优厚的条件,比如答应让你进最好的专业,在奖学金的数额上进行提高之类。一个是北大,一个是清华,都是全国顶尖的院校,实力都不可小觑。为了争夺到更优秀的学生,这两个高校在这个时候也不顾什么“友好情谊”了(每年为学生的事情撕破脸,招生结束后再和好,如此循环往复年复一年),你短信关怀,我就送明信片;你拼命拉拢,我就疯狂diss。

其实在每年的高考过后的招生季,远不止这两大高校会联系争取学生,其他一些知名院校,如复旦、人大,他们和其他许多的高校都希望有优秀的学子报考他们的学校。但是在行为上,并不像北大清华这样“疯狂”。面对港澳地区对学子争夺要保留内地生源的压力,求才若渴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他们的这种行为已经发展为教育界的一种乱象。

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奖学金都可以讨价还价,在竞争激烈时甚至能把钱翻高两三倍。这一点有些类似于商业竞价,似乎也有些违背了奖学金的初衷。而且,争抢学生的双方所占据的立场应该是公平竞争的对手,而不是见面就分外眼红的敌人 。在宣传时,突出自己学校的优点,吸引学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像往年一样相互诋毁,展开骂战这似乎不符合教育工作者的师表风范。

近几年这类争抢学生的情形似乎不像以前那么火热了,但是竞争依然存在。有不少的学生,相关教育专家根据此类事件表示,清北在招生时不要把目光仅仅放在那少数的几个人身上。要想使更多的优秀学子进入自己的校门,那些排名在全省几百名的考生,也一样的优秀,对比而言也更需要招生帮助。


山药蛋视频


我只想说,我是它们永远得不到的人



部分用户121381438


就这一点我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你,那肯定是有的而且不在少数。

清华北大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爱才惜才无限制的招揽人才那肯定是必须的,俗话说的好:“自古

帝王多爱才”。

每年当高考结束的时候,像那些各个省市的高考状元都是清华北大的重点招收对象。在还没有填报志愿之前就是各种各样的电话短信,告诉你什么专业、学院随便选,学费可以减免、奖学金都好商量,反正就是给出一系列让你无法拒绝的理由。

在我看来这些东西都属于正常现象,我有能力我有才学,我可以让清华北大为我而疯狂。它们给我各种各样的优惠条件也是凭我自己的真本事挣来的,你如果不服大可去尝试尝试没有人会去阻拦你什么。



想必大家都知道“三顾茅庐、姜太公钓鱼”的典故吧。看看古人是如何爱惜人才的,学会换位思考你就会发现一切都只是正常现象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