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一年级学生口算?

Zoy77


这个问题,是一年级家长特别关心的问题。在这里,就我个人多年的经验,给你的建议是:使用正统的方法,循序渐进,先体会,在练习,多种方式结合,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掌握好100以内的口算问题,相信我,你的孩子一定可以做到!


一年级的口算,包括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另外,数的分解与合成也是基础能力。

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就需要练习数的分与合,这跟我们的课本是一致的,不需要什么投机取巧的方法,直接跟着课本练习到熟练为止。

甚至,我们说到点数这个更基础的能力,很多孩子都是没有过关的,看着图片数数,经常会多数或者漏数,结果就是数字写错,后面自然就全错了。


在确保点数正确的情况下,我们对于10以内的加法,要做到非常熟练。这里,可以利用实物来摆一摆,用图形来画一画,用手指来数一数,这些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如果给出一个算式,孩子必须知道是如何得到得数的。在这里,不仅仅是记住得数那么简单,要能够自己用实际的物体体会这个过程。

接着,我们需要孩子理解数的分解,比如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

当孩子对这些计算都体会充分之后,接下来就是记忆这些算式,做到看到就知道得数为止。具体的练习方式,可以用数字卡片,或者扑克牌:每次每人打一张,把数字加起来即可。


当进行到20以内的加法的时候,凑十法是需要掌握的,这个方法,在以后的大数的加法中也有用处,所以不可以忽略。况且,这也是课本必须掌握的一个内容,是考试内容。

同样的,减法需要用到破十法。

这些方法,现在都是课本上有,老师上课也会讲到的方法,必须让孩子熟练。


到了100以内的加减,有很多方法,选择其中一种练到熟练即可。比如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用竖式的方法,先把竖式掌握了,然后在大脑中形成竖式的形象,就比较统一。

当然,每个孩子的喜好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方式练到熟练。


总之,保持训练是必要的,但是单纯的使用书面作业的方式,孩子又容易枯燥。这个时候适当地运用一些口答的方式,游戏的方式(例如扑克牌),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反而能够提升学习效率。我前面介绍过扑克牌的练习法,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一年级口算很重要,大人觉得特别简单一眼就扫出来,孩子却半天算不出来,家长难免会急躁,都可以理解。但是该教还得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教。

第一,让孩子掌握2-10分合式。通过分合式明白数字的构成,比如2可以分成1和1,也就代表1+1等于2,2-1等于1.每个分合式下面的两个数相加都等于上面的数,上面的数减去下面任何一个数都等于下面另一个数。(具体如图)

第二,在分合式的基础上,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从分合式到加减法我家儿子整个幼儿园大班都在练习。只有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才具备了计算的基础。练习过程可以趣味性多一些,比如让孩子卖苹果,一共有六个,妈妈买了2个,还剩几个。在计算的同时,让孩子明白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问后面的应用题打个基础。

第三,10以内的加减法学会后,就该开始20以内的加减法了。主要依靠的是凑10法和破10法。

凑10法就是两个一位数相加时,把其中一个拆开两个数,其中一个数能够与另一个加数凑成10 ,然后再计算。比如,8+5等于几,孩子首先必须对10的分合式很清楚,知道8和2加起来是10 ,那么就把5拆成2和3,8=2等于10,10再加3就等于13了。

破10法应用于20以内退位减法。我觉得有两种方法吧,一是把被减数分成10和几,然后用10去减减数,再加上剩下的数字,如15-8等于几,把15分成10和5 ,10-8等于2,2加5等于7。二是把减数拆开,如15-8等于几,把8分成5和3,15-5等于10 ,10-3等于7。当时我家孩子的老师都是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的,以便于孩子理解。随后附手写图,不好看,凑合看一下。

第四,就是类似于掰手指头算的方法,点数法。有的孩子就是不能理解凑10破10的,转不过这个弯来,那也不用勉强,就让用手指头算也无所谓,过段时间他也就明白了。手指头不够就用小棒,本质上还是让孩子理解数到底是什么。

说到底,口算没有捷径,唯有多练习才能增加速度和准确率。虽然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但没有准确的计算啥都没用,所以,各种口算卡片啊、软件啊、游戏啊都用起来,多多练习自然就会了。


大辰小娜


在一年级数学学习中,最基础的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口算能力。通过不同计算方法的学习,到熟练掌握,再到正确率前提下快速口算,不但要经历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也必然需要适量高效的计算练习。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其实很多家长往往忽视前期具体到抽象算理概念认知过程,一上来就进行一些口诀记忆以及大量单调的符号运算。这往往不利于孩子运算技能的熟练掌握!今天详细谈下一年级计算。以下内容选自我的专栏~一年级趣味数学中,供您参考!专栏注重趣味性,孩子愿意练是前提!

一年级口算熟练过程

① 数的组成

前提基础是数数、认数。然后就是数的分与合,比较高效的方法如以下凑十法,破十法算理基础就是10的分成。一年级认知特点决定了用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导入会更高效帮助孩子理解,比如两个盘子分东西,计数小棒,扑克牌凑数,加法拳等趣味形式。情景体验方能引发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加强认知。

② 计算方法

除了结合实物,计算方法,我一直建议根据孩子个体喜好,多方法都可以导入去尝试,数学魅力就在于不同思考背景会产生不同的方法策略。比如退位减法,可以数数,画数轴,加法逆运算,破十法,退十加补法,减法口诀等等。理解是基础!哪种更高效,取决于个体接受度。

③ 计算方法的熟练

理解的基础上,适量的巩固练习是必须的,首先考虑的是熟练运用保证正确率,再提速度。数的分与合都没有建立认知基础,直接背加减法口诀显然是不妥的。另外注意练习形式多样化,保持孩子学习动力,多表扬鼓励,让孩子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这样才能循环稳步提升。适量很重要,不清楚问题点,一味过分单练是适得其反的。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是王老师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比如下面是王老师设计的

百格计算表

一年级趣味数学专栏,赠送100页全彩配套练习题。欢迎头条点头像,找专栏界面了解。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学堂王老师


口算速算的核心是凑整,通过加、减、乘、除变换把算式变成整数与剩数的运算。小学一年级主要涉及的是2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训练:

凑整,主要凑十

分析哪两个数字相加等于10,比如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

在此基础上,延伸到20、30……;延伸至三个数字的相加……;

进位加法规律的总结

实际是凑十的拓展和延伸,大数凑十,小数拆分。比如:

9+?=1(?-1); 实例9+5=14

8+?=1(?-2); 实例8+6=14……

当然,还有一些有趣的规律,比如多个9相加,得到的数字之和是9,这个可以用来验算。

比如9+9=18 ;1+8=9;又比如9+9+9+9=36; 3+6=9

练习形式多样化,提高兴趣

可以加、减交叉训练,加深理解;比如9+8=17;17-9=8;17-8=9

限时或定题目数量训练相结合;今天练习十分钟,明天练习10道题,当然根据孩子情况,尽量控制每天的练习题量相当。

口头练习和书写练习相结合。作业时间书写练习,碎片时间可以随时以提问形式巩固。

尽量减少书写的量、减轻负担

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书写速度慢。可以借助练习册或者家长帮忙抄题练习。

暑假辅导家里超级磨叽的二年级娃做三个三位数加减运算练习,老师要求每天练四题。但因为孩子没有坚持做,假期近半,看着满满两页的题更是没勇气开始。我花了一天时间帮他把所有题抄在本子上并写上等号留出空格,对他说,你需要写的字和我刚才写的差不多,我用了一天时间写完,说明如果你抓紧时间几天时间就能写完。因为我帮你抄题,所以,今天开始,你每天需要练习十二道。

多和孩子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发现孩子做三个数加法时每次都是先算后两个数,一问说是老师教的。我猜想一定的老师讲的例题正好是后两个数满足凑整这种情况,孩子错误认为是先计算后面,就赶紧给他解释和纠正。


小黑小黑Luo


一年级口算是算20以内加减法,还有整十的加减,不算太难,一定要让孩子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做到张口就来的程度。为二年级打好基础。平时每天十到二十道口算题,勤练习。口答,笔写交替练习。也可以把口算加到游戏里,边玩边算。不要单调的纯算。每次全对时给与一点小奖励。



方玲心


脱离孩子的认知而实现的某种方式,想必可以锻炼孩子的能力,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他的认知极其有限,能够帮助自己掌握知识的储备更低,所以说口算这一个问题还是必须要建立在孩子现有认知的能力上。

🙃😊🙃🙄🌝

一年级的口算,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的就是它的内容度都是十以内的加减。针对这样的问题,许多家长可能会开心的笑了,因为这样的问题家长能辅助,但是往往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面对孩子一脸无助,你就会发现你自己以为这轻松,其实恰恰是最难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内容和答案都能表现出来。这么简单的题需要的知识储备肯定也很低,但是即使知识储备要求那么低,孩子也没有。孩子只是从零开始。记住这样一句话,从0到1是最难的,从1到100还是简单的。

那么剩余的工作就来的简单了,既然说到口算肯定要快速的说出答案,有的家长比较喜欢的就是那种背诵,更有的老师和家长喜欢的是那种机械训练,通过大量的练习,最终孩子能够把答案做对,不知道是建立在背诵的基础上,还是建立在自己真正会的基础上了。

可实际上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孩子在没有基础的前提下,我们还是要把它的基础。如何打好孩子的数学认知基础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可供参考。

第一种就是我们常用的数小棒的方法,这个方法对于孩子来说非常有效,毕竟小棒可以随手可得,孩子数数也比较简单,这是一种看似机械,如果孩子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家长可能会感觉到孩子怎么老是没有进步。之所以没有进步,就是因为他们打好基础,所以说一定要把这个基础练好。

第二种就是看似不太卫生的数手指的方法。其实我更倾向于数手指这种方法,因为数手指的过程,孩子同时锻炼了自己的手指,灵活性也熟悉了手指的具体用途,时间长了能够感受到手指所带来的序数这一关键词。

第三种方案那就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研究出来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孩子,也适合于家长。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家长千万不要过早的让孩子为了满足口算的需求,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太低,也就是没有做好数学知识的储备,就开始向更高一层学习。

口算是小学阶段一年级数学知识的第一个关口,如果不打好基础,那么我们就用下面这一句来概括一下。

犹诸筑高屋于流沙之上,稍有震摇,无不倾倒。


谈笑有白丁往来无鸿儒


在整个小学的【数学】学习阶段,【心算】【口算】【笔算】都是相互关联的。所谓【口算】其实也就是【心算】的结果。

如何教好小学一年级学会【口算】,这也是一个教小学的老师及学生家长辅导学生都感到有些吃力的功课。孩子刚从幼儿园大班【毕业】【升】入一年级,对数字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晰。根据经验对此阶段的学生应以诱导为主。多动手(上世纪用小棒,火柴棍,蚕豆),后来以纽扣,糖果,现在多数家庭用水果教孩子作20以内的【加减法】效果也很好。值得一提的是10以内的【加减法】以数手指计算为好。更主要的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现在除了课本有作业外,课外的辅导材料也不少,但有一点值得注意,辅导材料必须与孩子年龄相匹配为宜。






杨老帅


泻药。

一年级数学口算作为孩子数学的基本功,一定要学好。

给孩子买一些小道具和小礼品,借助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熟记一些口诀,如果孩子表现得好用小礼品进行鼓励。

其实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最为父母要耐心地给予孩子指导,我一个朋友买了一个小白板,隔两天就给孩子上一个小时的辅导课(朋友很忙,也都是挤出来的时间),内容五花八门,譬如这次孩子遇到数学口算,觉得有些难度,他就给孩子开个专题课,自己当老师,省心又省钱,何乐而不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