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國瑞典,軍事實力卻強到讓美俄忌憚?

袁載譽


瑞典,面積只有45萬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千萬的歐洲老牌軍事強國。瑞典左鄰挪威,右鄰芬蘭,但從一戰開始,瑞典一直是一箇中立國家,至今也是如此。在錯綜複雜的局勢背景下,瑞典是如何做到“獨善其身”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唄?

瑞典武器裝備一流。瑞典擁有北歐最完善的軍工體系,火炮,潛艇,國防電子樣樣不差,有些產品領先世界。瑞典最大的三家軍工企業生產的武器博得了世界各國的好感。比如博福斯方位公司的40mmL-70高射炮系統,愛立信公司的RBS-70便攜式防空導彈,阿爾維斯公司的CV-9040步戰車都被各國大量訂購。


瑞典全民善武。瑞典對國內實行全民皆兵的政策,所有成年男性都會接受軍事訓練,並且名字都留在預備役部隊名冊當中。一旦戰事突起,瑞典強大的軍工體系能夠讓它迅速武裝出一支五十萬至一百萬的武裝部隊。

瑞典擁有核武技術。早在1954年,世界上只有美國和蘇聯兩個擁有核武的時候,瑞典就有能力建立核反應堆,雖然最終迫於壓力簽訂了“核不擴散”條約,一直以來並沒有核武製成,但毋庸置疑的是,瑞典擁有製造核武的技術,這是瑞典能夠存在的根本。


維京海盜威名遠揚,公元 1000年左右,瑞典,挪威,芬蘭三個國家聯合成立的維京海盜組織南下,在歐洲大陸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

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歷史十二郎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首先,瑞典並不是小國。在國土面積上,瑞典已經超過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面積。瑞典國土面積為44萬平方公里,同期德國國土面積為35萬平方公里,英國國土面積為24萬平方公里。單純從國土面積來看,瑞典約等於兩個英國。

其次,瑞典有著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瑞典對於工業體系發展非常重視,每年都會撥大量的經費用於科研。瑞典在機械、電子,冶金等領域都是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因為擁有著完整的工業體系,才能支撐起軍事的發展。瑞典的鷹獅戰鬥機威名響遍全球,博福斯生產的火炮受到多國軍隊的採購。瑞丹曾經還研製過核武器,後期由於資金和其它原因,便放棄了研製計劃。雖然核武器沒有了,但是卻擁有了研製核武器的能力。如果瑞典需要,甚至可能鼓搗出航母。

最後,瑞典有著強大的軍隊保障。瑞典雖然是永久中立國,但是對於軍事力量發展一直都很重視。瑞典軍隊現役為5.3萬人,其中陸軍作戰力量為3.5萬,海軍作戰力量為0.93萬,空軍作戰力量為0.87萬。雖然瑞典軍隊人數不多,但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值得一提的是,瑞典陸軍擁有各種類型坦克700多輛,遠超德國陸軍。除此之外瑞典還有五十多萬的預備役部隊,可以短期內形成戰鬥力,投入作戰當中。由以上可見,這樣的國家,美俄怎麼敢輕易招惹?


兵說


不只是美俄忌憚,二戰瑞典鄰國都在德軍控制下,德國也不敢貿然進攻瑞典。瑞典是擁有核武技術的國家,現在任何國家不敢幻想入侵瑞典。我們來看看瑞典是如何成為一個誰也不敢入侵的中立國的。

瑞典45.03萬平方公里,與黑龍江省或甘肅省相當。人口則只有不到1000萬,主要集中在波羅的海岸上的幾個城市。

圖-瑞典地圖

瑞典陸地上有兩個鄰國,左鄰挪威,以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為界,右舍芬蘭,以托爾尼奧河為界。

瑞典在歷史上成名,是在公元1000年前後,當時瑞典、挪威、芬蘭組成的維京海盜,南下橫掃西歐,殺得血雨腥風。

圖-維京海盜南下

北歐三國中,挪威面向大西洋,挪威人的擴張方向是荷蘭、英國等地。丹麥南部與德國相連,擴張方向當然是沿著陸地向南。瑞典在波羅的海西北岸,瑞典人因地制宜,目標是將波羅的海變成瑞典的內海。

在工業革命前,瑞典向東兼併了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向南與德國所在的德神聖羅馬帝國、波蘭和立陶宛所在的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相繼開戰,雖然未能消滅這兩個著名的國家,但軍事上取得不小的勝利,基本上控制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完成了最初的戰略構想。

圖-瑞典輝煌時期

不僅如此,瑞典還侵犯北歐兄弟挪威與丹麥,佔領不少領土。這導致瑞典失去戰略盟友,被侵犯的國家軍事不如瑞典,但他們引狼入室把俄國拉入到反瑞典同盟中。

從1700年開始,瑞典與俄國激戰二十年,瑞典雖然處於極盛時期,但人口太少,對付人口同樣不多的幾個鄰國綽綽有餘,但與俄國打消耗戰和持久戰,瑞典落入下風。

1721年瑞典戰敗,不僅失去過去幾百年佔領的波羅的海沿岸領土,甚至被俄國堵在波羅的海西北岸動彈不得。

不過瑞典並沒有一蹶不振,在拿破崙戰爭中,瑞典是反法同盟的一員,丹麥與挪威當時是一個聯合王國,站在法國一方。這次瑞典站隊成功,拿破崙兵敗後,在1814年,瑞典逼迫丹麥把挪威割讓出來。

圖-瑞典進入中立階段

從此時開始,瑞典對外戰爭就不多了,以至在轟轟烈烈的殖民時代,瑞典鮮有海外征戰的經歷。到一戰前的1905年,瑞典讓挪威獨立出去,從此對歐洲大陸的戰爭保持中立。

1914年一戰開始後,瑞典與挪威和丹麥組成中立同盟,沒有捲入歐陸大戰,但一直把槍握得很緊。當時陸地戰爭主要還是靠步兵,作戰區域也主要集中在德國、法國、奧匈帝國、沙俄等國的邊界上,戰場並未波及北歐。

圖-一戰時的瑞典

1939年開始的二戰,戰爭裝備有了很大不同,德國主張機械化的閃電戰,戰爭波及範圍很廣,北歐也未能倖免。

1940年德國閃擊芬蘭和挪威,控制波羅的海與大西洋的海峽,讓英國海軍進不了波羅的海,蘇聯海軍也出不了波羅的海。芬蘭為了抵抗蘇聯入侵,也宣佈加入德國陣營,此時瑞典左鄰右舍都被德軍控制。德軍若入侵瑞典,可以從瑞典國界上任意一點發動戰爭。是否堅守中立,瑞典人迎來了真正的考驗。

圖-二戰時的瑞典

當時瑞典有精銳裝甲部隊十幾萬,武器裝備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飛機坦克不少,海軍還有潛艇,但這在幾百萬德軍面前還是不夠的。瑞典的位置在挪威與芬蘭之間,對德軍來說必須通過瑞典調動軍隊和物資,西邊轟炸英軍,東邊進攻蘇聯。

瑞典名義上保持中立,外交上還是向德國屈服了,允許德軍無條件通過瑞典。一直到1943年德軍在蘇聯吃了大虧,瑞典才真正提槍中立,不再准許德軍開進本國。

圖-瑞典

後來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以及冷戰,瑞典都沒參與。不過瑞典的中立還是為人詬病,瑞典雖然沒有加入軍事組織北約,但還是加入了經濟和政治組織歐盟。

不打仗不代表沒實力,早在1954年,核武器還被美蘇壟斷之時,瑞典是第三個建立核反應堆的國家。雖然1968年在美國壓力下,瑞典簽了核不擴散條約,核武器計劃就一直擱置,但瑞典絕對擁有製造核武的技術,這對任何企圖入侵瑞典的國家都有巨大震懾力。

圖-核武器

瑞典常規武器也非常先進,無論是戰鬥機、潛艇、戰艦、坦克,在國際上都是領先水平。瑞典民用製造企業如沃爾沃汽車、薩博汽車、伊萊克斯電器等,足矣說明這個國家在工業領域的先進程度。

從軍隊數量來說,在軍事科技化的今天,各國都在裁軍,瑞典也不例外。現在瑞典軍隊人數約為7.2萬,與全國總人口之比約為0.72%。好戰的美國全世界都有大兵,總兵力約145萬,與人口的比例約為0.45%,不如一直中立的瑞典。

圖-瑞典地圖國旗

既然不打仗,瑞典為何研發如此先進武器,又養這麼多兵呢?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瑞典雖然不主動宣戰,但若自身實力不強,早晚會被別國侵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近年來,瑞典派遣軍隊,前往非洲的剛果、歐洲的塞浦路斯、波黑、科索沃,亞洲的黎巴嫩、阿富汗開展維和行動,瑞典軍在實戰中獲得了寶貴的作戰經驗。

論軍事實力,除中、美、俄,其他國家若與瑞典動兵,誰敢說一定穩贏。


地圖帝


瑞典可算不上是小國。單從面積來看(44萬平方公里),僅僅排名法國之後,比德國(35.7萬),英國(25萬)都大得多。

從歷史上看,瑞典曾經北方(波羅的海)大國。甚至沙俄的首都聖彼得堡,原本也是瑞典的土地,此時,芬蘭大部分領土也屬於瑞典。18世紀初,長達21年之久的北方戰爭中,俄國打敗瑞典,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才由一個內陸國變為瀕海國。經過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努力,把這個荒野一般的出海口城市建成了一個新的、富有朝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命名為——聖彼得堡。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尤其是16-18世紀早期,瑞典作為同沙俄勢均力敵的北方勢力,是斯堪的納維亞一霸,曾一度把波羅的海變成了自己的內海。

從人文方面看,瑞典一直保持著全民尚武的傳統。瑞典原本是海盜之國,四處出沒的維京海盜讓歐洲各國苦不堪言。

當瑞典人皈依基督教後,才逐漸脫離了野蠻的本性,進入了文明階段。雖然信了神的瑞典人已經不那麼殘忍嗜殺,但是戰鬥的血液仍在他們的體內流淌。平時低調,沉默寡言,但是動起手來可是不含糊。

比如,上月數次反轉的瑞典警察與中國遊客事件,人家瑞典警察秉承了“能動手就不吵吵”的傳統,冷眼看著中國遊客一家人打著滾,罵罵咧咧的折騰,然後就直接上手給扔郊外了。

出警的還是幾個壯實的女警察,要身高有身高,要體重有體重的那種,一看就不好惹。
而且,瑞典的外交非常務實。

到了18世紀中後期,隨著周邊兩大軍事強國——俄羅斯和普魯士的高調崛起,瑞典頓悟了,此後開始積極退出各項國際爭端,並強調自己永久中立國的形象。

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瑞典均沒參加,反而通過自己中立國的身份,對戰爭雙方售賣武器彈藥和礦產資源,成了戰爭中的“吸金國”。

一邊冷眼看著歐洲,甚至世界各國相互廝殺,一邊在樂呵呵的數錢.......宣佈”中立“後,瑞典基本上就沒過過窮日子。

當然,二戰中,瑞典也有不光彩的一面。雖然號稱”中立“,但是也在納粹的脅迫之下,開放了交通線路,為德軍提供各種物資和運輸支持,無條件按時供應鐵礦石;
幾年後,當蘇聯開始反攻,德軍節節敗退之際,瑞典人又開始對德變臉,物資供應不但開始拖沓,而且還拽拽的要求用黃金支付。

到了1945年初,蘇聯紅軍和盟軍已經攻入德國境內,納粹德國敗局已定,瑞典人才公開對納粹德國翻臉,斷絕了一切來往。此時,歐洲大陸大部分地區在二戰中幾乎被打得稀爛,各國都欠下了一屁股債,到處是死亡、衰敗和廢墟,人民生活困苦。

但瑞典卻毫髮無損,還順帶建立了當時堪稱歐洲一流的軍隊和軍火工業,從納粹裡賺了成火車皮的黃金,富得流油。

雖然從1814年開始,瑞典已經徹底不參與歐洲戰事,並捨棄了所有殖民地,奉行武裝中立政策。但是不代表其軍事實力不強。幾百年間,瑞典仍然保持著相當精銳的軍隊和精良武器,即使強大的沙俄和好戰的普魯士(德國)也不願和它死磕。

大家提到瑞典,可能想到的“做衣服的,打傢俱的”(HM或者宜家),實際上人家是專業搞軍工的。在20世紀和當今時代,瑞典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科技、軍事和教育大國。瑞典軍工,全球聞名,具有相當的軍事實力和武器研發能力,他們的飛機、裝甲武器、軍艦都相當有特點。甚至還有研發核彈和五代戰鬥機的能力。

瑞典雲集了眾多自主知識產權的著名軍工企業。比如,博福斯防衛公司陸軍武器,與美國和北約都有緊密的研發和交易合作;愛立信公司的導彈武器;阿爾維斯·哈格隆德公司是瑞典的第三大地面軍事工業公司,也是歐洲最大的裝甲車生產商,生意極好,都是賣方市場。

此外,瑞典的在空軍方面的研究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還有潛艇工業,連美國都租用瑞典的潛艇。

下圖,曾被美國租用的哥特蘭級潛艇。
因此,瑞典這個區區900多萬人的國家擁有自己的航空工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以及衍生而來的各種軍事工業,加上其地緣戰略位置獨特,家裡還有礦,每年還頒發一系列讓全球人民魂牽夢繞的諾貝爾獎,的確是不好招惹的。

但是說讓美俄忌憚,還是有些誇張,畢竟瑞典雖然有的是錢,但其的武器體系、裝備規模,戰爭潛力(人口、土地面積、戰略資源等)與美俄這種超級大國還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這就有點扯了,小小的瑞典何德何能讓美俄兩國忌憚?

瑞典國土面積44萬平方公里,人口1000萬,84%的人口生活在國土1.4的城市裡,所以假如發生戰爭,幾乎沒有抵禦第一波攻擊的能力。

(瑞典人口主要集中在幾個大城市,僅斯德哥爾摩就佔到了全國人口的10%)

同時,瑞典軍隊數量少,戰鬥力差也是不爭的事實。這個國家軍隊數量5.2萬,與與周邊動輒幾十萬人的軍隊相比顯然不足掛齒,和美俄百萬大軍相比就更寒酸了。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男性尚武精神的喪失。近年來瑞典男性參軍意願降低,所以軍隊中女性的比例越來越高。一個國家的男人將保家衛國的重任交接到女性手裡,還有什麼臉面稱自己能讓美俄忌憚。

當然,瑞典的軍事工業還是可以的,從諾貝爾開始,瑞典的軍事技術一直可圈可點。這裡有世界上最好的軸承廠,有能夠生產特種鋼的瑞典鋼鐵公司,還有一大票致力於武器生產和研發的科學家。同時,這個地廣人稀的國家資源豐富,而且礦藏種類齊全,也為軍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足夠基礎。

以瑞典的實力,對付一般小國還是沒有問題的,但要把世界前三的美俄拿出來說忌憚瑞典就不對了。這個國家自從拿破崙戰爭之後幾乎沒有什麼戰績,在面對戰爭的時候連站隊都算不上,基本是誰強大投靠誰,典型的N姓家奴。

比如,1810年瑞典投奔如日中天的拿破崙。

1814年,瑞典發現拿破崙有失敗跡象,於是果斷加入俄國、英國等國主導的反法同盟與拿破崙為敵。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瑞典左右搖擺,德國佔據優勢的時候就投靠德國,與德國一起佔領奧蘭群島,允許德國使用瑞典大使館密碼 與海外裡聯繫。美國加入協約國後,眼看協約國佔據了上風,瑞典旋即將前任首相趕下臺,轉而裝作中立的樣子渾水摸魚。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德國提供急需的軸承和特種鋼,允許德軍經過自己的領土攻打挪威。

這樣的牆頭草國家當然不會遭到大國的武裝報復,因為你還沒打,她就跪了。所以看上去挺像那麼回事,但同樣反映了瑞典作為N姓家奴的事實。

回答題主的問題,為什麼看上去美俄兩國忌憚瑞典呢?

答案是兩國很清楚,瑞典奉行事大主義誰強跟誰混。只要你是能夠威脅到她的強國,那麼瑞典將會成為你最忠實的小弟弟。所以,雖然有時候瑞典也會懟一下美國,但她身體是誠實的,這就夠了。而俄羅斯力有不逮無法代替美國,那隻能看著她狐假虎威嘍。


歷史風暴


瑞典祖上也厲害過,曾經吊打俄羅斯,吞併芬蘭,挪威,打敗丹麥,一度成為北歐最強霸主,瑞典王國的歷史悠久,早在公元1100年前後就已經形成,統治範圍擴張至波羅的海沿岸國家。

瑞典毗鄰俄羅斯,無論是沙皇俄國還是蘇聯,戰鬥民族永遠充滿了侵略性,因此瑞典最為擔心的是蘇聯/俄羅斯。在一戰和二戰時期,瑞典宣佈為中立國,放棄了戰爭權力,也因此躲過了戰火。

從經濟上來看,瑞典是高收入,高福利國家,從工業和製造業看,瑞典

具備軍事強大的基礎。瑞典的軍事工業非常有特色,涉獵廣泛、、水平先進。瑞典人憑著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愣是以一個600萬人口的小國,把軍事武器的領先程度排在了世界前列。

瑞典的軍事工業基礎特別雄厚,能夠自主研發陸海空三軍的武器,並能做到世界最先進,例如陸軍的博福斯火炮、空軍的J39鷹獅戰鬥機,海軍的反艦導彈、潛艇和魚雷,以及CB90快速突擊艇,都已經銷售到了多個國家。

雖然美國和俄羅斯都有摧毀瑞典的能力,但他們要摧毀了的瑞典有何用?如果要佔領瑞典,被瑞典利用複雜的地形拖入消耗戰將會是大概率事件,雖然美國和俄羅斯與瑞典比消耗不見得就怕了,但消耗就會讓第三方有機可乘,因此二者都不會輕易去與瑞典發生紛爭,但也絕對達不到忌憚的地步,所謂的忌憚那是因為沒有觸碰到國家利益。


科羅廖夫


瑞典是小國嗎?那得看和誰比——瑞典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56位,是北歐第一、歐洲第五國土面積大國。截至去年瑞典人口為10067744人,全球排名第88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數據:去年瑞典的GDP總量達到5380.4億美元,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23位。至於瑞典的軍事實力在同等體量的國家中絕對是出類拔萃的,不過要說瑞典軍力強大到令美、俄都忌憚未免言過其實。

瑞典是一個永久中立國,然而在1611年至1718年期間瑞典卻是令歐洲各國聞之色變的一個軍事強國:1611年古斯塔夫二世繼位成為瑞典國王。1614—1617年古斯塔夫二世率軍對俄國開戰並取得勝利,獲得芬蘭灣周圍土地。隨即古斯塔夫二世對瑞典進行了一場全方位的改革:他制定優惠政策以吸引外國人前來瑞典投資興辦企業,改實物稅為貨幣稅,開採瑞典豐富的銅、鐵礦藏。古斯塔夫二世憑藉堅實的經濟基礎對瑞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軍事改革,他因此被譽為歐洲近代軍事之父:首先他首創義務兵役制度,強化軍隊的紀律性建設並統一了瑞典士兵的軍裝。他對作戰方陣進行改造——將作戰面拉長,縱深減少,這更有利於火器密集地發揮威力。他還使炮兵成為獨立的兵種,同時提高炮兵作戰的機動性,減小炮身重量,使炮兵能夠與騎兵、步兵更協調地聯合作戰。從1621年起古斯塔夫二世幾度進軍當時隸屬波蘭的立沃尼亞,奪取了首府里加,1626年取得關鍵性的沃爾霍夫會戰的勝利。至此瑞典在古斯塔夫二世的領導下已先後戰勝過丹麥、俄國和波蘭。1630年古斯塔夫二世率1.3萬瑞典軍在波美拉尼亞登陸,介入德意志三十年戰爭並在1631年布賴滕費爾德會戰、1632年列克河會戰和呂岑會戰中擊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天主教聯盟軍隊。儘管古斯塔夫二世在呂岑會戰中陣亡,然而瑞典仍在1648年與法國組成聯軍戰勝了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根據戰後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瑞典得到了德意志領土波美拉尼亞、維斯馬、威爾登和不來梅。至此瑞典在波羅的海的勢力達到頂峰。1625年瑞典控制了利沃尼亞。1654至1719年瑞典領土一度囊括現在的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俄國、波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1658年瑞典最終收復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長期被丹麥佔領的南部沿海的斯科訥、布勒金厄等地。

除了在北歐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擴張之外,瑞典也加入了這一時期歐洲國家的海外殖民活動之中:瑞典在今天美國特拉華州的威明頓建立了第一個殖民據點——克莉絲蒂娜堡壘,其後開始對荷屬西印度公司的新尼德蘭進行入侵。1643年瑞典在今新澤西州塞勒姆北部建立起新艾爾夫斯堡堡壘根據地。1654年瑞典入侵新尼德蘭的卡斯米爾堡壘,荷屬美洲新尼德蘭省總督彼得·史蒂文森立時揮軍直指特拉華河,迫使瑞典軍投降。瑞典的海外殖民擴張並不侷限於美洲:1650年4月22日瑞典暫時控制了黃金海岸,但最終在1663年4月20日因卡爾斯堡堡壘及首府基士揚堡堡壘被丹麥奪去而喪失了這殖民地。在1652年瑞典奪取了原本由荷蘭及葡萄牙控制的海岸角(位於今加納)。瑞屬黃金海岸殖民地建立後瑞典開始在大西洋上進行小型的奴隸貿易直至被荷蘭人佔領。1785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建立了聖巴泰勒米殖民地,此後奴隸貿易再蓬勃起來。1786年瑞屬西印度公司在這個島上建立。

在1560至1658年間瑞典形成了一個以芬蘭灣為中心囊括卡列利阿、因格里亞、愛沙尼亞和立窩尼亞的波羅的海帝國。然而在17世紀後半葉瑞典東面的沙皇俄國日漸強大起來並開始與瑞典爭奪波羅的海霸權:事實上早在1558年1月為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從蒙古金帳汗國統治下獨立出來的沙皇俄國的首任沙皇伊凡四世就以立窩尼亞騎士團同立陶宛聯合反俄為由出兵波羅的海,此舉引起了波羅的海沿岸的波蘭、立陶宛、瑞典、丹麥等國的群起而攻之,最終俄國無功而返。1695年春彼得大帝親率3萬大軍遠征土耳其,由於缺乏艦隊而失敗。1696年效法西歐創建新式海軍後彼得大帝再次出征土耳其併成功征服了亞速夫地區。1700年彼得大帝迫使土耳其以簽訂和約的形式承認俄國對亞速夫的佔領,然而黑海海峽的制海權仍掌握在土耳其人手中。儘管對土耳其的戰爭未能實現彼得大帝打通黑海出海口的目標,於是彼得大帝將目光投向了北方的波羅的海,而瑞典作為此時的波羅的海霸主就成為俄羅斯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的最大阻礙。

1697年14歲的查理十二世成為瑞典國王——這位新國王試圖使瑞典遠離戰爭,專注於諸如裁減軍隊和國家改革,加強君主地位。到1700年時查理十二世手中擁有一支77000人的常備軍,相比之下沙俄能動員一支龐大的軍隊,但受制於低效的的動員體系無法同時將其投入行動。隨著沙俄在此前一系列急劇擴張行動使大量新徵服的地區必須派遣足夠的衛戍部隊處處設防,同時沙俄也必須開支巨大的作戰經費。為取得更大的優勢彼得大帝同丹麥、波蘭、薩克森等國組成反瑞典同盟:1697年首先發難的丹麥軍隊摧毀了瑞典的戈託普要塞,1700年3月一支丹麥軍隊侵入並圍攻特寧。瑞典海軍隨即突破了丹麥在海峽的封鎖並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附近部署了一支軍隊。這次奇襲和海上的壓力迫使丹麥於1700年8月簽署《特蘭文達爾條約》退出戰爭。11月瑞軍在第一次納爾瓦戰役中擊敗了由彼得大帝親率的俄軍。1702年查理十二世在科裡佐戰役中打敗了薩克森-波蘭聯軍,迫使波蘭國王奧古斯特退位,重新扶植了親瑞典的斯坦尼斯瓦夫·拉斯琴斯基為波蘭國王。1709年卡爾十二世的軍隊在今天烏克蘭境內的波爾塔瓦被彼得大帝擊潰,此戰成為俄國和瑞典之間的大北方戰爭的轉折點——戰後俄國重新同丹麥、波蘭、薩克森等國結成反瑞典同盟。1721年瑞典在大北方戰爭中被彼得大帝率領的俄軍擊敗,芬蘭及涅瓦河出海口一帶的領土被割讓給俄國。1809年瑞典敗於俄國後被迫割讓芬蘭,至此瑞典大致壓縮到今天的疆域面積。

拿破崙戰爭中瑞典作為反法同盟的成員戰勝了拿破崙法國的盟友丹麥並迫使丹麥將其治下的挪威割讓給自己。大約就是從這時起瑞典開始在國際事務中保持中立姿態:兩次世界大戰瑞典都保持了中立。其實瑞典在一戰中保持中立並不是什麼難事,因為一戰自始至終從未波及過北歐,相比之下瑞典得以在二戰中保持中立就相對困難了不少,畢竟二戰中納粹德國佔領了瑞典所有鄰國,完全可以從瑞典國界的任何一點發起進攻。瑞典位於挪威和芬蘭之間,德軍可以通過瑞典同時打擊西邊的英國和東邊的蘇聯。儘管瑞典具備一定實力,但同當時橫掃歐洲大陸的納粹德國比起來還是不夠看的,那麼瑞典為什麼還能得以保持中立呢?其實瑞典也是出於無奈之舉——正因為瑞典的地緣區位過於敏感,如果公開倒向德國勢必激起英、蘇等國的強烈反彈,而對瑞典而言英、蘇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儘管瑞典在政治軍事上保持了中立姿態,但當德國勢頭正盛時在外交上實際是向德國妥協的,這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瑞典允許德軍過境。直到1943年蘇德戰場出現轉折後瑞典的態度發生了大逆轉——不再允許德軍過境瑞典,儘管這時的德國比起瑞典來還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已被東線蘇軍的反擊和西線盟軍的威脅弄得焦頭爛額的德國絕不打算在這時再同瑞典開闢北方戰線。

作為中立國的瑞典從來沒忽視軍備建設,因為能戰方能止戰:瑞典長期實行全民皆兵的武裝中立的國策——所有成年男性都要接受軍事訓練並編入預備役部隊,所以瑞典表面看起來只有幾萬人的現役部隊,卻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動員起85萬左右的兵力。當然這一兵力同美、俄這樣的大國比起來仍是不夠看的,但如果考慮到瑞典本身只有1000萬左右的人口,其動員效率實際還高於美、俄,如果放在同等體量的國家中相比較無疑瑞典的軍事動員效率是一流的。瑞典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能夠獨立研製性能優良的作戰裝備,瑞典80%的軍事裝備和軍事物資都可以實現國產。其國土內的山區隱藏了大量存放坦克和飛機的洞庫。配合有利的地形足以拒敵於國門之外,通過長期的防禦消耗戰來保護自己,殲滅敵方的有生力量。從諾貝爾開始瑞典的軍事技術就一直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瑞典的武器生產能力足以在短時間內武裝近百萬大軍。1954年當核武器還被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壟斷之時瑞典就已成為第三個建立核反應堆的國家,就核武技術的起步時間而言:瑞典甚至早於英、法、中三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1968年身為永久中立國的瑞典在美國的壓力下籤訂了《核不擴散條約》,因此未能成為擁核國家,但外界普遍認為瑞典實際上保留了核武研發技術。

儘管就瑞典的軍事實力而言:在同等體量的國家中絕對是出類拔萃的,不過要說瑞典軍力強大到令美、俄都忌憚未免言過其實。瑞典之所以能在美、俄兩強之間維持自己的中立地位更多還是因為其特殊的地緣區位使然——冷戰時期瑞典恰好處於兩極對峙的前沿,任何一方對瑞典採取軍事行動都勢必激起對方的強烈反彈。在這樣的局面下瑞典不敢倒向任何一方,以免惹火上身;而處於冷戰對峙的東西雙方也不敢輕易破壞瑞典的中立地位,以免引發彼此的全面戰爭。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下降,北約和歐盟趁機東擴,這已大大擠壓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瑞典扼守俄羅斯出入波羅的海的航線,涉及俄羅斯的能源、貿易和國防安全,所以瑞典儘管實際上執行的是親西方的外交路線,但如果公開倒向西方勢必引起俄羅斯的強烈反應。事實上美、俄之所以尊重瑞典的中立地位不是因為忌憚瑞典,而是因為彼此忌憚。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瑞典,作為曾經的歐洲強國,軍事力量極為強盛。尤其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統治瑞典的是被譽為為“現代軍事之父”,“北方的雄師”,與亞力山大和拿破崙相提並論的古斯塔夫·阿道夫,也就是古斯塔夫二世。

他不僅讓瑞典成為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罕有敵手的軍事強國。同時也讓瑞典的軍事工業有了初步的發展。此後,歷經多少數代,一直維繫著軍事強國的地位。一大批諸如博福斯之類的軍工集團也隨之誕生。雖然在

二戰時,為了躲避戰火的衝擊,瑞典宣佈中立,但是瑞典的武器和工業原料卻不斷的被交戰國購買。

二戰後瑞典繼續執行中立、不結盟政策。所以其國防獨立,武器方面基本靠自行研製。正是這種獨立,成就了瑞典今日之武器研究方面的成就。瑞典擁有北歐最大最完善的軍工體系,不僅能生產火炮、炮彈等陸軍武器,還能研發生產先進潛艇等,國防電子工業也比較發達,某些軍工產品還處在世界領先的位置,並出口到世界各地。

不過在瑞典的國防工業體系中,地面軍事工業最為發達。三家最大武器生產公司的產品,已經成為歐洲乃至世界各國競相購買的軍品。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當屬博福斯防衛公司。該公司生產的重點是陸軍武器,主要包括40毫米L-70高射炮系統、155毫米火炮發射和裝彈系統、智能彈藥和步兵反坦克武器等。另外,博福斯防衛公司同法國地面武器集團共同開發了155毫米“博尼斯”制導炸彈,還和美國的雷神公司正在共同開發155毫米XM-982“神劍”遠距精確制導炮彈。

第二家大公司是愛立信公司,主要生產導彈武器。RBS-70便攜式防空導彈是該公司的主打產品,目前已生產了15000多枚。同時,愛立信微波公司還開發了RBS-23BAMSE防空導彈,它可在發射車上6枚同時發射。

阿爾維斯·哈格隆德公司是瑞典的第三大地面軍事工業公司,也是歐洲最大的裝甲車生產商。它生產的CV-9040步戰車不僅裝備於瑞典陸軍,挪威、瑞士、芬蘭、荷蘭等國家也都大量訂購。產量已經超過11000輛的BV-206型多用途運輸車,目前仍被多個國家訂購。阿爾維斯·哈格隆德公司開發了CV-90120-T型坦克。該公司最近又開發了BvS-10型全天候裝甲運兵車。

除了陸軍之外,瑞典的在空軍方面的研究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由瑞典薩伯公司研製的“鷹獅”戰機,是單座型全天候全高度戰鬥/攻擊/偵察機,用以在90年代取代瑞典空軍的瑞典Saab-37“雷”式戰鬥機,在戰機世代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首飛於1988年,正向全世界推銷中。現JAS-39已服役於瑞典、捷克、匈牙利等國空軍,並正於南非空軍中成軍。2007年10月,泰國國會也已批准首批六架JAS-39戰機訂單。

相較於陸軍和空軍方面的強盛,瑞典在海軍方面的研究稍顯弱勢。除了當年的維斯比級隱形輕護衛艦,以及哥德蘭級AIP潛艇曾經引領一時風氣之先。然後迅速就被各個國家更大、更先進、武備更強的戰艦和潛艇所超越。

除了整體武器平臺之外,瑞典薩博公司研製的RBS-15型反艦導彈,也是極為先進。20世紀80年代成功地研製了RBS-15艦艦、空艦導彈,隨後又在1993年著手研製3型RBS-15。3型RBS-15反艦導彈的主要特點有:一是為減小雷達反射面積,採用了新形狀的導彈頭部和進氣口;二是採用了一種新的計算機自動駕駛儀和高度表;三是採用新的導引頭信號處理軟件,它可提高對目標的分辨能力和抗電子干擾能力。

除了這些硬邦邦的武器之外,瑞典在軟殺傷方面的技術能力也極為強大。薩博科技公司生產的馬鮫2000電子光學追蹤雷達系統已被廣泛銷售歐洲和亞洲地區。博福斯動力公司也是國防電子工業公司,它擅長飛行器的電子控制技術。最近,該公司開發生產了一種安裝在反艦巡航導彈上的RBS-15MK3指揮控制系統,系統內部植入了一個新的任務電腦軟件,包括數字導航系統、全球定位系統、適應波雷達和電子服務系統,大大提高了導彈的目標識別能力、飛行能力和突防能力,射程範圍增加到了200公里以上。愛立信公司製造了暢銷的阿瑟炮位偵察雷達。海軍“長頸鹿”150和150HC系列雷達也是愛立信公司的王牌產品。

瑞典的軍事工業雖然強大,但是能否說明就能讓美、俄側目?這個就有些誇張了。畢竟無論是武器的體系、裝備的規模,瑞典都難與這兩個超級大國相抗衡。


潞州節度


(1)強悍的維京海盜歷史。維京海盜,又叫北歐海盜,老家即是挪威、瑞典和丹麥。他們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侵擾歐洲沿海和英國島嶼,其足跡遍及從歐洲大陸至北極廣闊疆域,歐洲稱這一時期被稱為“維京時期”。關於維京海盜,大家都多少都在好萊塢電影《維京傳奇》中看到過,維京人個個是強悍的戰士,崇尚戰神奧丁,以能在戰場戰死為榮,以為死後能進英靈殿。在戰鬥中他們表現的異乎尋常的狂熱,悍不畏死,

橫掃西歐,殺得血雨腥風,雞犬不寧。

不要認為歷史就是過去,這段歷史給歐洲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至今瑞典仍舊保留了尚戰好武的精神。骨子裡有很強的戰鬥血液,是天生的戰鬥民族。這點讓歐洲各國很是敬畏。

(2)強大的軍工體系。

瑞典除了擁有核反應堆具備製造核武器的技術外,常規武器也非常先進

,戰鬥機、潛艇、戰艦、坦克在國際上都是領先水平。瑞典民用製造企業如沃爾沃汽車、薩博汽車、伊萊克斯電器、愛立信公司等,足矣說明這個國家在工業領域的先進程度。下面列舉幾種瑞典比較先進的武器:

1、BandKanon(BKAN-1)自行榴彈炮,是世界上炮射速最高的榴彈炮,這種口徑的自行榴彈炮能在短短45秒時間打完全部彈夾(一個彈夾14發155mm炮彈)。
2、J39鷹獅戰鬥力。戰機性能優越、短距離飛行能力很強、輕型作戰能力強悍,受到許多國家的青睞,現在已出口幾個國家。
3、瑞典CB90快速突擊艇。該款突擊艇還受到美國和俄羅斯等國家青睞,在對島作戰島礁登錄、快速突擊作戰,快速補給、後勤保障、海事巡邏等突出方面性能優越。
4、AK5突擊步槍,比利時FN FNC步槍的改良板,瑞典軍方對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改進,性能比FN FNC步槍強悍不少。

(3)強大的工業體系。

世界上最好的機床產自德國和瑞士,但是最好的刀具產自瑞典,即 Sandvik 的刀具業務 Sandvik Coromant。這些都體現了瑞典在冶金方面極高的水平。瑞典在冶金方面的能力可能和優良的無機化學傳統也有關。

總之,瑞典是一個綜合實力很強的國家,而且建立了全民皆兵的動員機制。想侵犯它,註定不是一件討好的事。


語不驚人死不休才怪


瑞典這個國家在曾經的歐洲大陸上也是屬於強盛的國家,一度壓制德國、俄國等,但後來還是限制於本土資源的匱乏,而逐漸低調,再加上俄國的打擊,從此不復從前。但是,瑞典在軍事實力上的表現仍然是非常的驚人的,達到足以讓美國和俄國這兩個國家的忌憚。

當然,瑞典的軍事實力強盛主要還是得益於本國強大的軍工力量。瑞典軍工強大到,世界範圍內的各個國家爭相競爭瑞典生產的武器裝備。

瑞典雖然一直在保持著中立,但研製出來的武器被不斷的採購,更促進了軍工事業的發展。而且,中立的政策,也意味著瑞典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無法得到其它國家的幫助。因此,瑞典在武器裝備上的研究完全是靠著自己一步步的研究出來的,在這種條件環境下,瑞典的軍工更是達到了空前的提升。

瑞典能夠生產各種炮彈系統,和法國共同研製開發了“博尼斯”制導炸彈,還和美國共同研製XM-982“神劍”遠距精確制導炮彈,各種導彈武器更是信手拈來的生產。研發的CV-9040步戰車以及BV-206型多用途運輸車被多個國家大量訂購,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自研的武器裝備,如全天候裝甲運兵車、坦克、“鷹獅”戰機等等。在一些電子戰領域上也毫不示弱,生產的雷達偵測能力也很強大。正是瑞典這種能夠自給自足以及強大軍工的支撐下,才能夠讓美俄兩國有忌憚的心理,但也僅僅是忌憚,真正衝突起來瑞典還是不夠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