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生娃和第二次生娃有什么区别?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一直觉得我自己


我是福依妈妈,关注我分享更多的育儿经验,点击右上角关注,大家一起探讨更多的育儿知识。关于这个问题得分两大部分来说,说出我的故事。

第一胎顺产

那时生第一个孩子是顺产,总得来说还是比较顺利,在2003年11月14日的早上6点多钟就隐隐约约感觉肚子和平时不太一样,在妈妈的提醒下自己洗好头,洗好澡就慢慢走到妈妈的店铺里(那时妈妈是开药店的)妈妈把店里的事情按排了一下,就和我一起来到了医院(我妈店铺离医院不是很远)来到医院产科住院部,就直接登记资料办理住院手续。


接着就是按排到了一个病房,过后没有多久医生帮我简单检查一下,就直接帮我人工破水了,一直到下午三点钟之前没有太难受的感觉,之后就感觉自己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比较难受。我妈就去找到医生告诉医生我的情况,医生过来说还要再等等,等到下午4点多钟越来越呆不住,医生就把我领进了待产室,叫我在床上躺着准备输液,这一呆又是一个多小时5点多钟的时候医生终于把我叫进了产房,心里五味杂瓶,头脑胡思乱想在怀孕期间自己也看了几本关于孕产的书,但是到了真实现场心里还是七零八落,没个着落。


一切配合医生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没过多久宝宝就生出来了。把宝宝抱到我面前给我看是男孩还是女孩,之后就把宝宝抱走了。医生告诉我准备逢针,我一听头皮发麻,逢针。这时有个助产士往我的嘴巴放了个像吸氧一样的东西,然后医生就逢一下经过几次这样我可能是有点迷糊,医生就使劲叫我的名字,把我叫醒了就继续逢针,这次医生没有给我吸那个东西(后来我在书上了解那个叫做“笑气”)把我疼的哇哇叫,但是又不敢乱动。这是我生第一个小孩最痛苦的时候,我心想我再也不生小孩了,太痛苦。逢好针就把我抬到另一张床上,那个时候我看了一下钟快6点钟了。然后把宝宝抱给我和我睡在一起,医生告诉我还得在产房待两个小时,医生们陆陆续续离开了产房,在这个时间医生经常进来看看我。


终于过了两个小时,医生把我推出产房来到了病房,然后把我又换在了病房的床上,和我妈妈交代一下要注意的事情,说要督促我去上厕所生宝宝两个小时之后,产妇要去排小便。那时时间刚好,没多久妈妈就扶着我下床来到了厕所,我习惯性的往下蹲谁知道我竟然整个人发晕,我妈看到干紧叫我老公进来两个人把我扶上了床,我老公就去找医生,医生过来说现在不要紧了,等下还是要上小便。并且告诉我们不要蹲下来,这件事着实把我妈妈吓了一跳。第一次生娃,最痛苦的事就是逢针,虽然是顺产也要做侧切,所以要逢针。其它对我来说都不算太痛。


第二胎剖腹产

经常别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你第一胎顺产第二胎剖腹产。因为那时候已经40+3肚子还是没有什么动静。B超检查结果是胎盘已经3级,羊水偏少,也就是说胎盘已经老化,提供不了营养给宝宝,羊水少容易导致宝宝缺氧。而且已经过了预产期,在催产没有出现比较有规律的宫缩,不得不剖腹产了。

剖腹产前十个小时不能吃东西,医生会告诉你大概几点钟做剖腹产,护士拿一套医院的衣服叫我把衣服换好里面什么都不穿,然后是输液插尿管,坐在推车上就要坐电梯到做剖腹产的手术区,这时家人只能在外面等,医生把我叫了进去还要自己签名,然后把我推到了手术室,叫我自己爬上了手术床上,已经有一些医生在哪里了,然后叫我把背弯起来,做一个虾的动作。这是打麻醉药,打好之后就是平躺好,在肚子上和周围消毒,做了两遍。然后麻醉药就拿了一个尖尖的东西在肚子上扎问我感觉疼不疼,我说不疼了。就感觉肚子上有种被刀切的感觉,但是不痛。没有多久医生就轻轻压了我一下肚子,没多久宝宝就抱出来了,简单处理一下就抱过来给我看是男孩还是女孩。之后是处理肚子里面的积液然后是逢针,因为有麻醉药的作用全程都不痛,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被推出了手术室,转到了病房。在病房的第二,三天医生压肚子有些后怕,剖腹产基本上不痛。有些人剖腹产后也感觉很痛,各人疼痛感不一样。把鲜花送给宝妈们,宝妈辛苦了。



我是福依妈妈,分享我的故事给宝妈们欢迎宝妈们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关注我分享更多的育儿经验,记得关注哦!!!


心雪蕊


第一次生娃和第二次生娃。还真是区别挺大的,来说一下我的切身感受。


第一次怀孕根本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一直到有妊娠反应了,婆婆问我例假有多久没来了,才知道原来怀孕后月经就停了,还想着大姨妈没有来多省事儿,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傻。我和老公两个人知道怀孕后,都激动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跑到街上买了一本儿书,然后照着书上一样买来买了一大堆的东西让婆婆照着做,千叮咛万嘱咐让婆婆按照宝宝大小制定每周食谱严格按照食谱上的来做,这可把婆婆忙坏啦,每天都在厨房里不停的忙活。老公也对我出奇的好,真的有点受宠若惊,想想当时真的是有做皇后的感觉呀。中间去医院也不知道有多少趟,凡是医生要求的检查一样也没有落下过。到了孕后期,该给孩子准备东西了,我婆婆只准备了几件衣服,两个包被,老公上网一查宝宝需要的东西太多啦,什么尿不湿,隔尿垫,手套,袜子,帽子,指甲剪,小围嘴,垫背巾,温奶器,零零碎碎买了一大堆。后来生完孩子好多东西都没用上。到了生的时候,最刻骨铭心,硬是疼了一天一夜,难受的我要撞墙,哭了好几次。实在受不了了,我闹着要剖腹产。可是一家人不同意,医生也建议顺生,想想当时疼痛难忍的情形,当时就下决心,这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以后绝不再生了。疼了一天一夜之后上了产床有精力了三个小时生死挣扎才听到了,孩子哇哇的哭声。当时在产床上没下来我已经泪流满面了,生个孩子真是脱层皮。当时才体会到做母亲的伟大。大宝生下后,全家人都围着她一个转,吃的穿的玩的都依着她,光玩具就有几大箱,这样顺着她的后果是公主脾气见长,什么都要依着她,唉,只有任性两个字来形容了。

随着大宝长大,二胎政策也放开了,看着亲戚朋友们一个个都要了二胎,老公也是羡慕的不行,说实在的,我也好像忘了生大宝时候的痛不欲生,又怀孕了。因为有大宝的坏脾气在先,二宝可不惯着了,老公说要在娘胎里就杀杀他的脾气,不再照书养了。也不再让婆婆每天做做这做那了,只要吃饱,额外只是每天多吃水果和坚果。临生产的时候,他也不慌着买东西了,说只要包着不冻着就行了。哈哈,区别真是大。生二宝也真是没疼多久,早上有感觉,到中午就生了。嘿嘿,二宝让我少受了不少罪。孩子从医院抱回来后,老公专门跟婆婆交代不要以为是男孩就要特别娇惯,吃饱穿暖不冻着就好,千万别像闺女那样任性!我的天,真要当猪来养!不过还好,当猪养的二宝很听话,现在两岁了特别懂事!

可以说,大宝二宝真是区别挺大,因为有大宝的经验,二宝养起来更得心应手一些。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朋友们有什么好的育儿方法不妨发出来,大家互相讨论学习,交流感受。


沐阳宝499


我来讲讲我自己,生我的两个宝贝的经历。

我是2012年生我家大宝的,当时快生的时候,见了一点红,就收拾东西,赶快去医院,去了医生就给打了催产素,一直到生也没感觉到有多疼,就最后生的时候痛了!

2017年生我家二宝,也是见红去的医院,天哪!怎么那么痛,医生也没上催产素,就那些生生的痛,那个宫缩来了,简直要命,(也许跟不在一个医院,有很大关系),生完后,子宫收缩更要命,疼的都睡不着!大家都说二胎子宫收缩会比一胎痛,看来是真的,我后来用了止痛药!

现在看来,我家大宝很乖,很听话,二宝现在那个费事呦!些跟生的时候有很大关系,这个就能看出孩子是懂事,还是费事😂😂😂😂😂😂😂


愿一切安好蕾


我两胎都是顺产,儿女双全,两个宝宝都提前了十几天,都是五斤多点,大宝女儿5.2,小宝儿子5.4。一胎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产前见红,人工破水,痛了两天两夜,阵痛没有二胎痛,孩子生出来了我都不知道,感觉到医生没在动了,我问是不是生出来了,医生说是,于是我摸摸自己的肚子确实小了,感觉有点好笑。印象最深的是缝针的痛,一针一针活生生地那么缝,痛也只能忍着。 二胎阵痛时间间隔短,痛得也更厉害,提前了十五天,没见红没破水,所以当阵痛来的时候我还不确定要生了,还去百度了,阵痛来得也突然,而且一来就是特别痛得那种,痛得我直不起身子,一度跪倒在地,还有想大便的感觉,还真去厕所大便了,直到每三四钟痛一次了我才真正相信要生了才去了医院,一到医院痛得吐了一地,实在痛得不行打了麻醉,一打完宫口就全开了,生的时候太痛了,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我只有努力把他生出来,痛得我流了几滴泪,这才是真正的生孩子啊,之后的缝针也是痛,但比起生产的痛这不算什么。在产床躺了两个小时下地的时候还晕倒了不省人事,还好只是一两分钟。 生孩子真心不容易,养儿方知父母恩,以后要好好孝敬父母,再也不要生了,好好把两个宝贝带大,好好经营一家四口,向英雄妈妈致敬。


初雪233810950


这个感受完全不一样,第一次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是生孩子的痛,茫茫懂懂的就怀孕了,整个孕期没有任何紧张,也不知道该为孩子和自己准备些什么,就这样盲目的从第一个月怀到九个月直到孩子出生那一天,才知道原来生孩子是这么的痛。

第一胎是男孩👦,那个时候二十一岁左右吧,那个时候还什么都不懂,就知道月经该来没来了,就这样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怀孕了,有没有吃三个月的叶酸,我说什么都没吃,医生说这个只有现在吃来补三个月,而且我那个时候还根本不知道叶酸是干嘛的,后面医生才说,这个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一般要备孕前三个月吃,然后医生给我建立了档案,告诉我什么该检查,结果就这样开始了第一次的孕程。

整个怀孕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不舒服,感觉跟没怀孕一样,也特别能吃,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忌口,那个时候只做了一个唐氏筛查,其他都是正常的检查,打个彩超,根本不知道现在的四维这个东西,直到生的那一刻我都没见过孩子在肚子里面是什么个样子,不像现在有三维思维,整个孕期都是到处耍,直到离预产期不远的那几天我都还在坐摩托车到处跑,也不知道会提前或者推后生,根本就没想过这些,结果就提前了一个星期,那天晚上突然就泼水了,感觉就像解小便一样,控制不住的就跟着大腿流了下来,就意识到估计怕是要生了,急急忙忙的穿着睡衣就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跟我各种检查,跟我的意识就是马上要生了,在检查的过程中我都是急急忙忙的,医生一离开我就紧张,生怕生的时候他不在,就这样住院了,然后在医院睡了一晚上,肚子也不痛,第二天早上九点医生上班过来问我,还是没任何反应,就跟我吊催产针了,我一个人也是这样不知不觉的就跟着医生进了待产室,吊上了催产针,慢慢的一个多小时就开始有反应了,越到后面越痛,在床上滚过去滚过来,一直在那里痛的哭,中午也没吃饭,根本就没心思吃饭,后面实在忍不住了我就叫医生跟我刨了,那个时候巴不得马上给我一刀刨了解决了,结果医生说我适合顺产不给我刨,然后就一直熬一直熬,熬到有想解大便的感觉了,我就跟护士说我想解大便,她居然说不是,这个正常的反应,我说我熬不住了,要解大便,那个时候才跟我检查开了多少宫口,已经八公分了,马上就推我进产房,让我自己爬上去,然后给我按各种仪器,然后测宝宝的胎心,说胎心太低了,不适合生,必须要马上刨,然后就推我进了手术室,那个时候的心情不提是有多开心,巴不得搞快两下就刨了,根本就没有那个心思去害怕手术这个东西,就这样两点半跟宝宝一起出了手术室,然后住了一个星期院,也有镇痛泵缓解疼痛,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老大就出生了。



现在已经27岁了,今年才生的老二,是个妹妹,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怀这个的时候就知道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也没有去提前三个月备孕,也是怀孕之后吃了三个月的叶酸,孕期各种检查,四维也做了,能大楷看的清楚孩子的样子,中途也有去检查过是个女孩👧,这个三个月是把我吐惨了,什么都吃不下,也闻不到任何油烟味道,就想睡觉,因为一胎刨的,二胎也要刨,也有顺产的,所以我就一直在犹豫该顺还是刨,又怕像第一次那样顺不下还是刨,在网上查了很多这个情况的,害怕中途出现子宫破裂的风险,孕晚期简直就是耻骨痛的走路都老火,翻身起床也老火,巴不得马上就生。

临近预产期的那一两个星期都还在犹豫,去了市级医院做了风险评估,医生说可以试顺,中途任何情况出现就必须马上手术,那几天一直担心害怕,他们都说生二胎很快,我们离市区医院还是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的,怕万一中途出现问题怎么办,就这样到了39周检查,那天早上做胎监有了宫缩,打了个车就去市保健院了,因为第二胎所以我有准备,孩子和我的东西就叫我妈他们走后面带来,结果到了医院检查宫口没开,以为会很快,结果还是半夜三点了才生。

这个整个生产过程我都在怕会很痛,结果并没有那么痛,开了两指我就打了无痛,没什么感觉就开了四五公分,半个小时左右就开全了,然后半个小时的时间就生下来了,因为我没生过,根本不知道怎么用力,中途被医生骂了,后面还是侧切了,就这样二宝就出生了,现在已经四个半月了。

所以一胎和二胎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完全体验了两种感受,还是顺产好,生完就可以下床,刨的要躺几天,后面伤口也会隐隐约约的痛,而且还会留下后遗症,比如腰痛这些,我现在都有,就是生大宝留下来的,能顺产一定要顺。


宝妈宝爸育儿经验


我是个二宝的妈,所以,我有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二胎比一胎好生很多,我两个都是顺产的。

第一次生娃,当时是痛了十几个小时,还打了镇痛的针,才生下来了。记得当时,到快生的时候,简直不想生了,最后,是痛的迷迷糊糊的生了下来,也许是麻药的作用。

到第二次,各方面都有经验了,而且,二胎的时候,从痛到生,只有几个小时,而且感觉没那么痛,孩子就生了下来。

但是,有好也有坏,二胎生了后,宫缩痛的很,比生第二胎的时候还痛。但是,痛的间隔蛮长的,所以也还好。而且,二胎生完后,整个人还是很精神,可以立马就下床了。


茶馆聊聊


第一次生娃和第二次生娃有什么区别?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作为生过两个孩子的妈妈来说,对于第一次生娃和第二次生娃的区别这个话题,有很多话要说。最大的感受就是生了二娃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拼命了。

期待不同



第一次生娃对孩子的期待只有一条,健康一定要健康。

第二次生娃对孩子的期待又多了一条,除了健康还要和头胎性别不同,凑个儿女双全。

我家大宝是男孩,当时生二胎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个女孩。很多朋友家大宝是女孩的,二胎就想要个男孩。在传统的人身上,一儿一女人生就完美了。

每当看到人家有儿有女的家庭,就会羡慕万分。不过真的生出来,即使两个性别相同,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心态不同



第一次生娃,全部的心思就在自己身上,希望全家人都围绕自己转才好。

第二次生娃,毕竟有大宝在,也是当妈好多年的人了,心态就很不同。

肚子里虽然有个小宝宝,肚子外的这个一点也不能忽视,相反更加疼爱。所以自己的一行一动,还要照顾大宝的情绪,也不需要别人对自己呵护。整个孕期就像怀了个假孕,有时候都忘了自己肚子里还有一个。

身体不同



第一次生娃,虽然年轻,但是上学时期营养不足、上班后一日三餐也不正规,身体并不很好。生孩子后身体恢复得很慢,带孩子也感觉很累。每天都累得胳膊疼,每天都有睡不够的觉。

第二次生娃,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这么多年为了大宝的营养,自己也顺势把身体养好了。孕期没觉得累,产后身体恢复得也快了许多倍。不像第一胎那样累得不行胳膊疼,睡眠也不需要那么多。一天天的倒也精神饱满。

我看到很多二胎妈妈的描述,都说二胎后的生活多么不堪,而我却恰恰相反。不好意思,我不是劝大家生二胎,只是自己的感受而已。

有朋友说,“有本事你不用老人带孩子,再来炫耀!”我没本事,既然老人喜欢带孩子,又能减轻我的负担,我为什么不用呢?是吧!

新晋二胎宝妈,曾经叱咤职场的Career Hero,青云计划获奖者,获多平台原创邀约。家有凝宝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凝妈悟语


一、剖宫产产妇;

1、第一次剖宫产的母亲一般来说都是有一定原因的,也有很少数的是怕疼等个人原因要去剖宫产的;

2、一般第一次剖宫产的母亲第二次分娩要根据第一次剖宫产的原因选择分娩方式,如果一胎宫口已经开了,因为胎心不好或其他原因改成剖宫产的,二胎可以在严密观察下选择平产,如果一胎没有任何医疗原因,单纯个人原因剖宫产的,宫口没有开过,平产分娩的几率就会相对较低,一般会建议二胎直接剖宫产;

3、一胎剖宫产的话,一般要求三年(就是一胎三岁),再要二胎,因为子宫上的刀口一般在第一次手术后三年左右恢复的最好,不到三年,伤口容易破裂,三年以上,伤口变硬,不好手术;

4、剖宫产二胎一般是在一胎的瘢痕上再次切开,子宫上两个伤口,会比一胎觉得更痛;

二、平产产妇

1、平产产妇二胎会比一胎生的快,因为宫口已经扩张过,再次扩张会比较容易;

2、二胎会阴侧切和撕裂的几率会很低,因为已经扩张过一次,第二次会容易很多;

一般来说一胎是平产的母亲二胎会容易很多,剖宫产的会比一胎更麻烦一些,建议各位妈妈能平产的还是不要剖宫产了!

二胎新宝宝来临,第一个宝宝还小,妈妈会很辛苦,大家一定要做好身体心理和经济的准备,也要有家人的支持,二胎不易,且行且珍惜!


王姐的育儿经


  • 从临床的角度说说二者的区别,题主的提问可以理解为初产妇和经产妇的区别。

  • 首先,根据分娩方式,经产妇可以分为经阴分娩和剖宫产,无论第一胎儿如何分娩的,第二次分娩相比第一次来说,风险都会增加。目前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产后出血,而经产妇产后出血的可能性高于初产妇,很多产后出血的发生是因为子宫肌肉收缩力下降、宫缩乏力,因为经产妇的子宫经历过频繁的宫缩,子宫肌层肌细胞的收缩能力可能下降,导致回缩不良,肌肉缩不回去,肌层的血管就不能被夹住,出血就增多。同时因为经产妇年龄增大,体质相比年轻时会下降,因此对抗风险的抵抗力也会相应下降。
  • 头胎经阴分娩的产妇,因为宫口较松,多数第一产程时间会缩短,通常6-8小时宫口开全,而初产妇的时间是这个的两倍。第一产程又叫宫颈扩张期(宫口从0→10cm)。而经产妇的第二产程通常也会缩短,通常几分钟就完成,而初产妇需要1-2小时。第二产程又叫胎儿娩出期。
  • 头胎剖宫产的产妇,子宫下段会有瘢痕,瘢痕处相比正常肌层薄弱,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子宫破裂,但临床少见,目前越来越多的瘢痕子宫产妇选择试产,而且顺利分娩,但是整个过程需要严格的监测。
  • 虽然大家都说都生过一个孩子了,第二次生肯定有经验,但是临床上很多二胎产妇对分娩的恐惧要高过初产妇。

学医的Bellona


  1. 第一次生娃之前,我就是全家人的焦点,不时有人提醒我,多吃一点饭,走路要小心。当时身体状况也不错,来回走动,想干嘛干嘛。

怀孕过程中,好多事情不知道,什么补充叶酸、几个月做b超等,就是稀里糊涂地,保护好自己就行了。

预产期快要到的时候,婆婆催着去医院待产,怕有意外情况。提前准备东西就去了医院。婆婆也很紧张,老公、大姑姐、婆婆天天在医院陪着。

生产过程慢,从开骨缝四指,进产房,到生出来宝宝折腾了四五个小时,医生在旁边,竟是些责骂的话语:“你在不使劲,孩子就憋坏了啊!快点使劲!要不然你就白受这些罪了!”反反复复都是责骂。到后来,孩子生出来,自己都虚脱了,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生完宝宝,各种好吃的,轮流开始吃,家人还是有一大部分精力在照顾我。

怀二宝的时候,大宝三岁多,正是淘气的年龄。全家的焦点都在大宝身上,我只能屈居第二,可是这个第二位置很低呢。

大宝各种费,没轻没重,还上我身上,骑我脖子。奶奶虽然天天在耳边教育大宝,不能推妈妈,骑妈妈,可是大宝也是不懂,还是各种往我跟前费。


第二次怀孕,自己有经验了,各种情况基本能够应对。不慌乱,不着急。

第二胎临近预产期,选择好医院直接去医院待产,自己也比较有经验,不慌张,对于第一胎是顺产的产妇,医生还是建议顺产,所以等带时机。

第二胎生产过程较为顺利,宫缩反应时间也较短,生产过程大概两个多小时,主要是自己经历过生产过程,心里头不紧张。

孩子生出来之后,婆婆在医院照看我三天,没错就是三天,然后就把大宝也丢在医院,自己回家了。也就是说,我老公照顾我们三个,我还要照顾大宝。吃饭什么的,老公在医院买,家里也不天天做这做那的,偶尔过来一次,看看我们,一会儿就回去了。住院七天之后,我们自己打车带娃回家。

最大 的区别是,第二胎的妈妈,从怀孕过程到生产过程,产妇不受重视了,还要随时照顾大宝。第一胎的时候,自己像是个宝宝,第二胎的时候,像是根草。

当然,我妈妈离的远,两次生娃都不能到医院照顾我,如果自己妈妈在身边,应该会更好的。

对我来说,一胎和二胎之间天差地别。你呢?

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