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农业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

氧都小蜜蜂


不知道有哪些人看到做农业很美,是不是欣赏田园风光的美景看多了。真正从事农业的人,尤其是面朝黄土的老农民都懂得,农业不但不好做,也没有某些人看得那么美。

记得小时候农耕机械还没在农村普及,农民耕种抢收全凭牛耕骡拉,用的是很简单的手推车地排车。还有多数农家喂不起耕牛,只好几家合喂一头,今天你家犁地,明天我家再犁。从播种到收获,泥里水里,拔草施肥,还要时刻看老天爷的脸色。记得那时大人教育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好好上学,将来就在地里砸一辈子土坷垃。

随着国家对农民的一系列的减负政策实施,取消农业税,三提五统,不交公粮,种地还有补贴,再加上农业机械逐步取代了畜力人力劳作,农民的日子才逐浙好转。然而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农民的粮食,蔬菜经常出现滞销,种地的效益远不如外出务工,这种状况导致农民不得不将土地流转出去。城里部分有经济基础的成功人士看准了农村的廉价的土地,纷纷搞起了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应允而生。经过他们的宣传推介,农村成为一个个集旅游观光,采摘休闲,体验农家田园生活的好去处,一切理所当然的看上去是那么的美好。


乡下小农人


农业对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要,工业再强大离开农业也不行。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加快,出现了重工轻农现象,有些土地慌无人种,种地赔本的现象确实存在。我国每年花大价钱从国外进口大豆小麦等,国外的桹食比国内还便宜,出现了种粮不如买粮的局面。

中国现在到处买粮,这不是长久之计,一是浪费大量的外汇,二是自己的农业没有了发展,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是可怕的,必须振兴自己的农业。有钱购买国外的粮食,不如把钱花在科技高效农业上,农业先进高效了,国家的粮食问题就解决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遇见饥荒国外粮食大涨价,靠进口粮食就甘瞪眼了。风调雨顺平安无事,遇见饥荒让你有钱你也买不到粮,要吃大亏!搞好自己的农业才行。

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必须自己生产,目前我国出现的轻农现象必须改变,要花大力气改变农业落后,低效农业。一是我国农业小片经营局面必须改变,你家两亩地我家三亩田,谁也发不了财,农业永远没有发展,农业永远没有出路,要想改变农业现状,只有走大范围耕种,大面积承包耕种,实现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高效农业才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我国农业有较大的潜力与爆发力,现代化的农业,高效的农业,向田地要效益,以色列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以色列一个农民养400多人,我国一个农民养几个呢?

改革开放,土地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第一次腾飞,现代化科技化高效农业可以使中国农业第二次腾飞。要发展不能安心现状,要发展不能不带风险,只要走过一道坎,中国农业会出现艳阳天。


中华大地风光无限好


农业的确看起来很美,但做起来的确很难。

关于农业,我这几天也想了很多。

做农业的目的是什么?

赚钱!

对,没错,只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这不管是从生产端还是从消费端来看,都是一个非常好又合理的解释。

但是,赚钱真的不容易。因为,一般的人没有摸到农业的六脉神经。就算摸到,也无力解决。

农业要想赚钱,得搞定生产端,得搞定供应链,得搞定消费者。

这连起来的三环,一环搞不定,就是白瞎。

在生产端、供应链和消费者这三块,知道哪一个最难吗?

我先说简单的,最简单的是消费者,因为现在有大数据,人们喜欢什么一清二楚,不是难题。

其次是供应链,供应链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只要有资本介入,只要有政策来引导,一定会搞定它。

剩下的才是最难的。对,没错,就是生产端。

谁在生产?

是农民,一群最没有文化,全凭实践一路摸石头过河的人(没有歧视的意思)。

数据显示,全国97%的都是50亩以下的种植小户,他们的种植没有专业的人指导,他们的市场信息(该种什么、种多少亩、市场价格)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还得忍受突如其来的天灾,这么多因素的干扰,农产品如何品质化、如何品牌化,如何走上国际的市场。

前段时间(11月6日),在上海举办的进博会,阿里巴巴CEO张勇签了2000亿美金的单子,未来5年从国外进口水果的数额。

请问,中国农民的出路在哪里?



鲜农场


前几天有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要做个农业项目,包两万亩土地种植向日葵,我问他亩产多少,他不知道,问他产值多少,也不清楚,只是告诉我他的朋友赚钱了,他就想做点农业项目。中国农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堪称世界之最。500多万平方公里的农业用地,7亿多农业人口(包括农村居住人口),农业问题,不仅是农产品的生产问题,还包含农业人口就业问题,如果只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而忽略农业人口就业问题,那就不仅是农业发展的问题,还会引发其他的社会问题。发展农业,一方面要鼓励推行大型机械化规模化作业,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还要搞好用工较多的精细农业和农产品产地加工业,这样才能解决整个农业的问题。想做好农业项目,一是懂农业,二是爱农业,不懂的做了是要赔钱的,不爱的做了不会集中力量去做,也不会有啥好结果,不仅要爱农业,还要爱农民,不爱农民的只会是去抢农民的饭碗,把农民逼得无路可走。


三江物语


当然了农业看起来很美 今后农业是大发展趋势 里面产业有很多 经营好了收益都是可观的 国家有相应政策补贴 都想把农业做好从中得到一碗羹

不好做 以现在形势和技术农业设施 农业机械设备 都不是太完善 相关技术人员短缺 种植技术还在传统模式下 大型多功能农业机械设备需要开发制造 没有太多的人才可以很好的运作农业这块 还有地块分布散种植费力投入资金大收益小 需要耕地资源整合 统一规划一村一品 一乡一特色 他的产业板块很多 需要全部规划 运作起来才可以不辜负一片土地








农业温室科技有限公司


很多刚刚跻身农业的朋友,对农业投资及发展还不那么了解,盲目投资必定血本无归。农业投资也有“套路”。

1、先找市场后投资

农业离不开天和地,各地土壤不同,气候不同,作物也不同,甚至施肥打药都不同。

一些已在消费者脑海里形成的对某农产品的认知,即消费者心智,就是最好的文化资源。抓住它们,占有它们,就是你的无形资产。

先找到市场,再投资,想好怎么卖,再去种或者养。

2、学着分析利润和价格

除大宗的粮油农产品外,多数的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测算出来的利润率并不低,这也是农业吸引众多资本竞相投入的重要原因。比如,大棚菜年毛利率可达40%以上,特色水果毛利率可能超过100%,但一做起来往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好多投资农业的亏得一塌糊涂,还搞不明白怎么赔的。

那么,农业需要多少的毛利率才能保证挣钱?

以养猪为例,行内的基本都知道“一年挣、一年平、一年亏”这个三年一轮的“猪周期”,所以第一年必须把后两年的钱挣回来。但从2012年底开始,“猪周期”也被无情地打破了,在这种情况下,算好的利润基本上是一种讽刺。

因此,要抓住市场就要算清利率,紧跟政策,尽量注意观察市场波动。

3、衡量成本须算损耗

一般的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长途贩运再到菜市场最后到消费者手里,到底要损耗多少?比如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在90%以上,运输过程中失水是常事,不仅重量会下降,而且品相也会变坏。因此,在衡量成本时,一定要把必要的损耗考虑进去。

4、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

干农业挣钱不容易,但赔钱却容易得多,农业技术和农业的商业模式却是处在不断的迭代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固守过去的一套,结果就会很糟糕。农业的风险不好控制,全国每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农作物面积大约占1/6,主要包括旱灾、洪涝、冰雹、霜冻、病虫等灾害,算好的利润一次受灾可能就没有了。

总的来说,投资农业要考虑天、考虑地、考虑市场等诸多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全军覆没。干农业风险不可谓不大,所以,投资前须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雨蔬现代农业


前段时间流行一句话“城市套路深,赶紧回农村”让人感觉在农村生活没有这样那样的多套路,其实不然。在农村有几亩薄地种着,自给自足,还有种地补贴,其实一年到头种一地除去成本剩不了多少钱!种子、化肥、农药、耕地、收割、浇水、农药等等。具体成本就不细说了!细细算来一年到头几乎不剩钱!

现在要想靠种地挣钱还得实行大规模化,并实现机械化,就和M国农场一样。面前我国耕种还未达到这种水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夜色灿烂666666


人心都是美好的.向往田园生活.但是现实生活中基本上不可行的....农业看起来简单其实不是想的那么回事.就像一幅画一样.看着很好看.让自己画还真难.农业涉及到方方面面,除草施肥等...还有很多高科技的应用.任何事情大家都觉得容易其实做起来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未来是在哪一天


现在农业看起来美是国家对农业补贴多了,国家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政策更加惠农了。但真正操作起来难,国家补贴到个人手里的有多少?而且种出来的东西有时候人工.种子、化肥、农药算出来不赔还好。粮食价位明码的,有时候还滞销啥的。国家技术扶持对小户农人很难帮到的,在我们老家就如此。其次很惠农政策到了地方就会有一些套路,所以农业也有它的难。


农人小马哥284637416


农业看起来很美做起来确实很难,个人认为,

1.农业只所以看起来完美是科技的进步,很多种植都是实现了科技种植,这是完美的。

2.农业只所以难做是因为现在农作物很多地区都出现滞销问题,这也同时打掉了农民的积极性,不管种植什么投入和产出都不能成正比,比如南方种植的水果蔬菜,北方已经也在开始尝试种植,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市场饱和无法消化,最后损失的还是农民,价低伤农~价高伤民这个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