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級了,做題老是粗心馬虎怎麼辦?

雋毅媽媽


孩子剛上一年級,做題總出錯,這可不是粗心馬虎的事情。等孩子大了,你再和老師說做題馬虎了,老師慫你的第一句話就是:

什麼叫馬虎,就是不熟練。一加一怎麼永遠不算錯呢?


所謂不熟練一年級小朋友做題錯的核心,是不熟練,沒經驗。,就是做題少。很多孩子口算速度又快又準,可一落筆就差強人意,這就是書寫不熟練造成的。孩子注意力時間短,很可能寫寫數字就忘了自己要寫什麼了。要想做題準,還得多練習。


所謂沒經驗,就是孩子還不知道老師在出題時如何設陷阱,答題時如何審題,做捲紙怎樣掌控時間。總之,孩子沒有考試、答卷、做題經驗,不明白老師為什麼留作業;為什麼要做計算,甚至有些孩子對考試分數無感,對考試結果不關心。


說來說去,主要還是孩子小。但孩子小並不能成為粗心馬虎的理由。

家長要耐心對待一年級小朋友,從小養成認真審題、仔細答題、規範書寫的習慣。對於孩子的粗心馬虎,家長要弄懂是確實不會,還是另有原因,然後再有的放矢的加以提高。


對待一年級小朋友,不要給他帶著粗心馬虎的標籤,更不要粗暴指責孩子不理想的成績。沒有學前的習慣養成,那就從一年級抓起,不放棄、多鼓勵、講方法,好孩子離不開好家長。


入青0601


做題粗心大意確實挺讓人頭疼的。像我家孩子今年也在一年級,第一次考試班裡大部分同學都考了98分左右,他考了95分。帶回卷子一看,原來是忘了做一道題,這一道小題就是5分。我和他分析了原因,並且告訴他做完題不要玩,要給自己做小老師,給自己找錯誤。以前他的作業都是我幫他檢查,檢查出錯誤再讓他改正,現在,他做完題先讓他自己檢查,找出錯誤並且改正。如果他檢查完了我再檢查出錯誤,那麼我就再給他出三道同類型的題做。昨天小傢伙期中考試,回家告訴我,語文檢查出三個錯的,數學檢查出一個錯的。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他能獲得好的成績!



一盒故事記



馬虎粗心是很多孩子都會犯的一個錯誤,不只是一年級的孩子,很多高年級的,甚至初中,高中的孩子都會犯這個錯誤。作為一位工作20多年的語文老師,我仔細地總結了一下,孩子們容易犯錯誤的原因。

1、孩子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

因為我是語文老師,我就主要談一談語文方面的問題。

舉個簡單的現象,如果孩子對字掌握的不夠好,那麼在寫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少寫一筆,多寫一筆,或者是寫錯偏旁的。對這種孩子,老師和家長稍微一提醒就會發原來自己寫錯了。

2、孩子的心思沒在學習上。

有的孩子非常聰明,寫起作業來速度也很快,但是就非常貪玩兒。一會兒想打乒乓球,一會兒想這樣,一會兒想那樣。這樣的孩子根本就沒有靜下心來好好寫作業,當然就會出現經常出錯的現象了。

3、孩子學習習慣不夠好。

孩子如果從小就養成觀察不仔細的習慣,看什麼東西,只看一下就覺得可以了,寫起作業來想當然,憑著記憶來寫,憑印象寫,甚至糾正錯誤都是憑印象,聽起課來也只聽耳旁風。這樣的孩子是不可能把知識掌握牢固的。

4、孩子懶惰。

孩子懶惰是比較常見的,不好的習慣。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課,不動腦筋去思考,更不願意去花時間消化老師講的知識。寫作業的時候更是不認真,甚至不願意寫。孩子沒有一個吸收知識,消化知識,鞏固知識的過程,他怎麼可能把知識掌握好呢?

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1、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對孩子是是受用終身的。我們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要讓她們仔細觀察。學習了生字,要讓孩子自己觀察,看看生字哪些地方容易出錯。要讓孩子與容易混淆的字區別,發現它們的異同點。

我們還可以專門訓練孩子的觀察力,讓孩子觀察我們身邊事物有什麼特點,有什麼變化。

除了認真觀察,還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經常給孩子交流,讓孩子複述家長說的話。和孩子一起看動畫,看完後和孩子討論交流故事中的人物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

2、幫助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

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勤勞既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品質。寫錯作業時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發現錯誤,並自己想辦法糾正錯誤。在糾正錯誤之前得弄清楚哪裡錯了,為什麼錯了。

3、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我們可以利用遊戲,在生活中是識字、寫字,誦讀兒歌,背誦古詩,講故事,讀童謠等方式,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只要孩子有了學習興趣,注意力就會在學習上來,學習也就容易多了。

孩子馬虎可大可小,雖然很多孩子都有馬虎的毛病,但我們還是要讓孩子儘快地改正,讓孩子養成做事嚴謹的態度。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很多家長都喜歡說孩子粗心馬虎,但從我在機構輔導一年級的經驗來看,孩子的“粗心”是有著不同表現的——

第一種:知識點不紮實

這些知識點並不是說孩子不會,而是不熟練,有時記得有時不記得。家長在家考查時,可能發現孩子掌握了,可是等到考試時卻又不會,多屬於此。

我在考查孩子拼音時,這一點最明顯,很多孩子對於拼讀仍然是靠猜,ei、ie,ou、uo並沒有熟練掌握,所以在考試時,很容易拼錯而導致錯誤。

另外一個常錯點就是ü遇到jqx要去掉兩點的正反考查,比如j-ü =? j-?=ju

第二種:閱讀習慣不好/閱讀障礙

這一點在已經稍微識字的孩子身上,體現最明顯!大家都知道,一年級考試時由於識字量不夠,基本都是老師讀題孩子做題。不識字的孩子因為看不懂題目,可能更集中注意力聽題,而稍微識字的孩子,可能瞄了一下就開始動筆做了。漏字、跳字、漏題、跳題非常明顯。經常是左右、加減、聲母韻母沒分清就開始嘩啦啦做題。

後來我強制要求孩子在讀題時指讀,把關鍵詞圈出來,部分特別粗心的孩子,還要求用尺子壓在題目下讀題。

閱讀障礙比較麻煩些,最經常的表現就是交叉跳題,比如上一行是5+3 下一行6+2,他們可能看成5+2,還有就是拆分漢字時常常錯誤,比如“明”他們可能拆成日目,這些矯正起來相對難很多。

第三種:沒熟練掌握考試格式/熟練度不夠

簡單來說,就是刷題不足,遇到考試時不能立即套用格式答題。一年級和高年級不一樣,他們的理解能力還比較差,知識點掌握得再紮實,也可能敗在理解錯誤上。

對於整個學習生涯,有技巧、刻意地刷題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培訓老師說學習),接下來會開始推送一年級知識點專項練習。

第四種:不知道做題、考試的重要性

這類孩子對於做題、考試都是抱著速戰速決或者隨便糊弄的心態,我見過大片大片空題不做的試卷,也見過孩子寫了兩個小時題目只做了一題的情況。

說白了,這些孩子學習興趣低下,既不怕家長又不怕老師,軟硬不吃。萬一你的孩子是這種類型,得做好心理準備,以後會更累。


小謝老師說一年級


我覺得,我們大人認為孩子的“粗心馬虎"未知是真的粗心馬虎。



一、家長更需分析錯題,找到最根本的原因。比如,是孩子對知識點掌握得不夠紮實?是不熟悉做題順序或格式,導致漏題?是會做不夠細心算錯?每個原因有不同的解決方案。(1)知識點掌握的不夠好,那就把相應的知識點補缺補漏,多做相應的練習題加以鞏固。(2)一年級孩子,對做題做考卷還不太熟悉。應該告訴孩子做題的順序,不至於漏題。(3)當然也有一部分孩子。平時做事不夠細心,比較馬虎,會導致孩子在做題時,也容易出錯。這可以在平時多培養孩子細心做題,認真審題的習慣。

(二)不要經常性的在孩子耳邊提“粗心馬虎”。我們總是很習慣性的對孩子說,你不要那麼粗心,不要那麼馬虎。小孩子在接收信息的過程當中,自動忽略了“不要”就記住了“粗心馬虎”,久而久之,做題就越來越粗心,越馬虎!


遇見凌薇


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做題粗心、馬虎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也要引起家長的重視,想辦法加以解決。

他們做題粗心、馬虎的具體表現有:不認真審題,有的孩子則是讀不懂題目要求;有的急著把試卷做完,把個別題目漏掉了沒做;做題時容易寫錯別字,比如寫字時偏旁錯了、筆畫不對、寫成了形近字等等;做數學試卷時,把題目符號搞錯;又或者在算題的過程中,把數字抄錯了;又或者數位沒對齊。以上這些失誤,都會造成答題不準確、失分嚴重的後果。



孩子要克服粗心、馬虎的缺點,應該做到:做題前認真審題,瞭解題目的基本要求;做題時拿不準的地方,用筆在打草紙上寫一寫、算一算;做完作業或試卷後,仔細檢查一下,及時糾正作業或試卷上的錯題。


當然,讓孩子改掉粗心馬虎毛病的方法還有很多,歡迎大家提出相關的對策,我們一起交流討論一下。


小學語文教師李中瑞


如果你的孩子上一年級了,做題還老師粗心馬虎,那就說明你的孩子在做作業時還沒靜下心,做完也沒有進行檢查。如果是這樣,我想你可以用這個辦法試試。

當孩子回家做作業時,你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要受外界影響,比如,電視,手機,電腦。如果孩子在做作業,家長則在旁邊看電視或玩手機,你覺得孩子會安心做作業嗎?我們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做作業,和孩子同時做作業,做完過後互相交換檢查,看誰做得好或對,這樣不僅讓孩子認認真真的做好作業,還給了孩子檢查作業的機會,慢慢的他也會養成檢查作業的習慣。


平凡妹子


一年級的孩子在做題時粗心馬虎主要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有的孩子可能有其中一種和兩種,有的孩子可能是“五毒俱全”。

1.讀題不認真,讀題的速度特別快,把題目中的主要條件和多餘條件弄混淆。如果孩子所有錯題都是因為讀題太快導致家長就一定要幫助孩子,讓他們慢下來。

2.在讀題的過程當中,把一些數字看錯,把一些漢字認錯。這是很多孩子在學習過程當中痛特別容易出現的情況。

3.主觀意識上的不認真學習,態度不端正,在寫作業的過程當中,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注意力不夠集中導致在做題時特別不積極,敷衍的態度能夠毀所有。

4.和孩子的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還沒有完全建設好,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是六七月份出生,在班級是最小的那一批,和比他們大好幾個月的孩子在一起,差距,會有很多。

5.孩子的惰性思維,老師講過的題經過了變化,但是他們依然停留在這題我做過,這題老師講過這題我會做,但是卻沒有認真讀題當中的各種要求已經發生了變化。

以上幾種情況,不同的孩子可能馬虎的點不一樣,所以我一直在強調在小學低年級的階段,任何孩子做作業時速度一定要慢下來,特別是在讀題時要特別的仔細,特別的慢,當讀懂了有準確的解答在快速的下筆完成。

如果孩子做不到這一點,再加上很多父母一直在催孩子快點完成,就很容易讓孩子馬馬虎虎。所以可能從家長端的改變更重要,在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當中放慢速度,和孩子是這一題一題慢慢的讀,慢慢的改很快就能改過來。


九鬥學生心理


真心爸媽是兩孩媽媽,一個孩子初三,一個六年級,分享給您幾個能在家裡幫助孩子的具體的方法:

1、孩子在家做作業時,先要求質量,再要求速度

有的爸媽對孩子作業速度要求比較高,喜歡孩子做作業快,並且經常催促孩子快點做。大人催促讀了,孩子一心想著趕緊做完,做題時就不容易靜下心來仔細審題。在家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到了課堂上、考試時,也容易急急忙忙。

所以我們的第一個建議是,孩子在家裡寫作業時,大人先要求質量,再要求速度,教會孩子踏踏實實一點一點地做,做好一個,就保證做對一個。這樣,孩子做題時的耐心細緻程度就會慢慢提升。

2、在家培養孩子的“精讀能力”,比較好的辦法是朗讀課文。

培養孩子閱讀時,我們不主張要求孩子逐字逐句朗讀。但孩子做題粗心馬虎,就說明他“精讀能力”不強,這就需要做逐字逐句閱讀的鍛鍊了。精度能力是把握閱讀材料的每一個細節的能力。我們覺得,朗讀課文,是培養孩子這種精度能力的一個比較快、比較有效的辦法。

具體做法是,每天要求孩子把當天學過的語文課文朗讀三遍左右。其實孩子一年級時,朗讀課文也是常規的語文作業,爸爸媽媽不需要額外給他加碼,只要在他朗讀時,大人也一起看著課本,保證孩子是逐字逐句順暢讀下來就好。這樣鍛鍊半個學期左右,孩子逐字逐句讀題的能力就會提升起來。

3、幫孩子準備一些需要精確動手能力的玩具。

我們比較推薦樂高玩具。因為它有圖示,孩子可以按照圖紙一步一步拼插,既鍛鍊精準識圖(其實也是一種閱讀)的能力,又鍛鍊精確動手(選擇正確的零件、拼插到正確的位置)的能力。這對於改善孩子粗心馬虎的狀況也很有幫助。

樂高玩具會標註適合的年齡,帶孩子一起挑選一兩套樂高積木,然後讓孩子自己對照著圖冊,一塊一塊地拼接。孩子獨立完成過兩三套之後,細心程度和識圖能力、動手能力都能得到明顯提升。


如果您覺得我分享的方法有幫助,請在文後點贊或轉發分享,也歡迎您在評論中留言與我討論。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大兒生於2002年,小兒生於2006年。出版有《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所有回答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歡迎訪問我們的頭條號“真心爸媽”,瀏覽更多育兒文章。


真心爸媽


要分清是否真的是粗心馬虎。

不如數學應用題,大人認為孩子是粗心馬虎,這麼簡單的題,就像1+1=2一樣,孩子肯定是馬虎才錯的,沒有認真看題或是計算錯誤。

有的孩子學的早,上小學時已經學了乘除,3+3寫成了9,一看就是馬虎。但是也有可能孩子是把加法與乘法搞混了。



家長不能簡單的認為孩子都是馬虎錯的,可以再出一道類似的題讓他做一遍,如果還是錯,那麼就是孩子沒有讀懂題,或是根本就不會做。

孩子的思維與大人不同,他們剛剛接觸正規學習,許多都很陌生。但是大人已經對小兒科的數學瞭如指掌,大人不能自己認為小兒科,就認為孩子馬虎。

粗心馬虎的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做題時把題目看完,多讀一遍;做過的題,養成自己檢查的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