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福建:开创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新路径

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打响 " 清新福建 " 金字招牌。福建省旅游局长吴贤德表示,福建确立全面打响 " 清新福建 " 品牌、建设 " 全域生态旅游省 " 的目标是福建旅游新的突破。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 " 生态旅游省 " 的重要抓手。福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过近几年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特色的创新路径

注重顶层设计强化多规合一

今年以来,福建把乡村旅游规划纳入全省 " 十三五 " 旅游规划,指导重点旅游市县结合当地实际,编制市县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做好与其他规划的衔接。

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镇村,要充分考虑综合发展的需求,编制以乡村旅游为引领的规划,与美丽乡村规划相衔接,形成统一的规划。要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定位和方向,突出 " 清新福建 " 特色,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多样化发展的乡村旅游规划体系。

此外,加强乡村旅游智库建设,遴选、聘请两岸优秀专业人才,对乡村旅游 " 百镇千村 " 的项目策划、深度规划、产品开发等进行全过程辅导。

更新发展理念推进精准扶贫

当前,发展特色产业扶贫被列为 " 五个一批 " 脱贫之首。" 十三五 "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工程。

乡村旅游扶贫如何着力,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卖点如何发掘。乡村旅游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途径主要有五种:贫困户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如开办农家乐和经营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经营户参与接待服务;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出售自家的农副产品,不仅提高销售量,还可提高销售价格;通过参加乡村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获取租金;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

二是游客怎么留住。福建省 70% 的优良旅游资源分布在闽东、闽西以及闽北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良好。在国家级 52 个扶贫试点村中,至少有 50% 的试点村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很大。近年来,全省各地结合 " 美丽乡村 " 建设,与传统文化、海丝文化等相融合,培育了福鼎赤溪村、永春大羽村、长泰山重村、南靖云水谣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典型。

三是资金谁来投。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要克服 " 完全依靠政府 " 的误区。发展乡村旅游和扶贫资金不能单纯依靠财政资金,一定要多元化筹措资金。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是采取 "PPP" 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个人资金、集体资金、企业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资金应成为投资主体。突出三个独特发挥各自优势

坚持融合发展 资源整合开发

根据福建各地特色,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如龙岩开发具有客家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将永定土楼、冠豸山、梅花山和培田古镇等系列旅游产品连串,打造龙岩全域旅游区。

推进客家民俗文化产品开发。创作《土楼神韵》和《梦幻土楼》等大型歌舞演出,不断开发挖掘乡村民俗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旅游。

推进客家农耕文化产品开发。策划提升 " 四季花海 " 主题,组织培田春耕节,掀起淡季旅游热潮,着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较好形成了全域旅游和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机制,为有效提高农民收入、真正实现旅游富民做出了较大贡献。

同时可借鉴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经验,在原有 " 土洋结合 " 的基础上,在乡村旅游元素中注入情感体验、设计创意、寓教于乐、精深加工、推陈出新等理念,辅以精细化的贴心管理,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在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区域,可采取的升级模式:品质化的乡村酒店、个性化的文化民宿、高端化的度假乡居、趣味化的休闲聚落、产业化的主题庄园等。

清新福建:开创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新路径

还要做好 8P 营销,利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包装策略、策划策略、人本策略、协作策略等营销策略组合,全面构建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为中高品质的旅游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