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

中國從戈壁灘發射升空了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這是中國為爭取站在量子研究最前沿而邁出的重要一步。量子研究可能會帶來新的完全安全的信息傳輸方式。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量子技術,用這顆衛星將信息從太空傳輸到地球。量子技術會用到光子,也就是光的微粒。這種通信方式可能會證明是全世界最安全、最不易受黑客攻擊的。很多國家的科學家和安全專家在研究這項技術。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

官方通訊社新華社的一篇報道稱,在進入距地面約500公里高的軌道後,這顆衛星預計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

中國的很多高科技科研活動,包括其宏大的太空計劃,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國今年3月公佈的有關經濟發展藍圖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將量子技術列為一個研發重點。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

傳統的通信衛星使用無線電波發送信號。量子通信衛星用的則是一種結晶體,這種晶體會產生一對相互糾纏的光子。即便將其中一個傳輸到很遠之外,它們的屬性依然會糾纏在一起。可以通過控制這些屬性來發送信息。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

今年7月,《自然》雜誌(Nature)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中國這個項目。文中稱,對量子通信做手腳的任何行為都會被發現,而這正是這種方式安全的原因。文章說,“雙方能夠秘密交流”,並且“有一種安全感,因為知道任何偷聽都會留下痕跡”。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

文章表示,如果中國的衛星發射成功,可能意味著中國會把更多的這類衛星送上軌道,它們“合起來將構成一個超級安全的通信網絡,可能會將任何地方的人連接在一起”。

“但加拿大、日本、意大利和新加坡的團隊也有量子太空實驗計劃,”文章說。

儘管這種通信方式可能固若金湯,但數據傳輸速率起碼一開始會極慢,更像電報而非互聯網。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

中國的研究人員希望利用這顆衛星和量子通信,在地面上的兩個地點之間建立安全的信息傳輸。理論上,它能夠提供兩地之間的聯絡。新華社稱,中國最先實現這種聯絡的可能是在北京和上海之間,或許會於今年開通。

這顆衛星逾重600公斤,名叫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英文縮寫為Quess,暱稱墨子號。這是為了紀念公元前五世紀的中國哲學家、科學家墨子。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

量子衛星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潘建偉早前對新華社表示,整個項目涉及修建四座量子通信地面站,一座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站。

《自然》雜誌2012年發表的一篇文章稱,在2001年,30歲出頭的潘建偉創建了中國首個研究如何控制光子的量子屬性的實驗室。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

“幸運的是,2000年,中國的經濟開始起飛,因此進行高質量科學研究的時機突然到了,”《自然》雜誌當時援引他的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