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佔領雲南後,為什麼沒有繼續推進佔領印度洋出海口和肥沃的恆河平原?

cainiaopro


我們今天的現代人看著中國地圖的時候,總會覺得雲南離印度洋的入海口很近,要是早早的打過去在那裡獲得一個入海口就好了。但這種想法可以說是比較幼稚的,因為即使是今天科技昌盛的時代,我們中國人想要去緬甸的海邊,都需要經過崇山峻嶺,走上數百公里的盤山公里才能抵達,就更不要提古代的交通極為不發達的時代了。

在過去雲貴與緬甸交界的地區,是一片荒蠻之地,交通極為不便,這極大的限制了中國領土向南下擴張的意願。

從先秦時代,中華民族就開始不斷的向四周擴張自己的國家版圖,但是在擴張過程中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從先秦時代開始,中國的南部版圖到達了今天的雲貴地區之後,就沒有繼續向南擴張,直到抵達印度洋。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與雲貴地區的地形和環境是分不開的。在中國古代,雲貴地區被中原人稱之為“煙瘴之地”,認為那裡的空氣裡都有毒氣和病菌,根本不適合漢族人生存。

而且由於雲貴地區到處都是橫斷山脈,交通極為不便,想要從這裡打通前往印度洋的通道極為困難,歷史上唐玄奘去印度取經,為什麼要從新疆那邊走過去,就是因為從滇緬根本就沒有道路通往哪裡。連普通的行人都不能通行,那就更不要提大規模的軍隊了,如果強行派兵,搞不好這些軍隊就都要折在茫茫大山之中。

所以當漢族軍隊打到雲貴地區之後,由於無法適應當地的氣候,往往都是因為非戰鬥減員而傷亡慘重,在加上交通問題,很難再繼續南下。

在中國歷史上大多數時期,中國政權對雲貴地區的統治,在大多數時候,中央並沒有對那裡實施直接統治,而是由基本上都是由當地的土司進行管理,中央則對這些土司進行管理,這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羈縻制度。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在中國歷史上對於雲、貴、滇、緬地區的控制,實際上是比較薄弱的,而且當時這一片地區是一個窮地方,到處都是崇山峻嶺、交通不便,中原政權自然也就對這裡失去了開拓的興趣。

歷史上滇緬地區國家對中國的臣服,使得中國政權對那裡也沒有多大興趣佔領那裡。

從秦朝開始,中國的國家版圖就已經拓展到了雲貴地區,但是由於當時的生產力以及交通等問題,就沒有再繼續南下。等到宋朝以後,趙匡胤在大渡河邊玉斧一揮,宋國以此為界,從此宋朝就停止了南下攻略。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元朝,元朝軍隊打到滇緬之後,也因為氣候問題和交通無法再南下,最後兩邊達成妥協,緬甸、泰國等國家的君主向中原政權臣服,並接受中原政權的冊封成為藩屬國,年年朝貢,而同樣中原政權也承認這些國家對當地的統治。

這樣的管理模式,從元朝開始,歷經明、清三個朝代,從那以後,中國政權就不再繼續南下攻略國家,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南部版圖雖然有一些小改變,但是始終沒有較大變化的主要原因,這種情況一直到英國侵略東南亞之後才漸漸結束。

至於入海口?中國歷史上的政權都是大陸政權,他們連東海、南海都懶得開船,還會專門打個通道去印度洋上開船?別逗了!


落下m


這問題其實並不完全成立。

首先,元明雲南的範圍都比今天的雲南大很多。元代的雲南行省,繼承自大理國,雖然以大理為中心,但羈縻範圍很廣。基本上包括了今天緬甸、老撾的許多地區。至於究竟右多大,這也很難說,因為當時雲南行省並沒有非常明確的國界概念,基本上是對山外各種部落的羈縻。我們今天常見的各種元帝國的疆域圖,也只是一個大概:

我們可以發現,沿海地區還有一些局部政權存在,以朝貢國的形式從屬於大元。這樣以來,孟加拉灣沿海的港口和內陸諸部不相統攝,有利於元朝維持自己對整個大西南的控制。分割沿海和內陸往往是帝國羈縻邊陲地區的一種手段。

明初基本繼承了元朝的體制,又有所發展。簡單說,明朝管理西南的三宣六慰理論上一路羈縻到沿海。下圖中的黃色區域,標記了明代政府機構理論上宣慰的範圍:

因此,我們至少可以說,在明朝的鼎盛時期,其國家機器是一路延伸到孟加拉灣沿岸的。但是,這並不等於明朝能夠直接管理這些地區。譚其驤等的明代疆域圖做了一些調整,突出了明朝比較能控制的地區。

但其實邊界在這裡沒有很明確的意義,明朝的影響力由近及遠逐漸遞減。既不能說統治了孟加拉灣沿岸,也不能說沿海就不是明朝的影響範圍了。因此,明朝人自己繪製的地圖,其實包括了今天緬甸的大部分地區。比如以下這幅1555年出版的《廣與圖》:

真正使得明朝雲南行省向後收縮的,主要是兩個比較偶然的原因:一是緬甸的東籲王朝崛起,二是萬曆朝鮮征伐。如果只有前者,明朝還有足夠的財力軍力,遏止緬甸的擴張;但是在朝鮮投入大量兵力以後,明帝國不得不在其他戰線上節省開支。

但是,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中地緣政治的變化。在東籲王朝崛起之前,元明雲南行省是整個地區最強的政治勢力,其影響力可以說向恆河、孟加拉灣散射,沒有一定的邊界;但是當東籲王朝興起以後,東籲和明之間就需要右比較明確、可以共存的邊疆。因此,在經歷明緬戰爭之後,大家大體就以橫斷山脈南緣的山地為緩衝。很快明朝滅亡,三藩進入雲貴以後,雙方又有所拉鋸,逐漸形成今天的格局。

所以小結一下:中國佔據雲南以後,有沒有進一步向西南拓展自己的影響力呢?當然是有的,而且一開始就是這樣。


在野武將


從雲南到緬甸,再到印度洋,歷史上都有人試過,可惜就連一半成就都未達成。


首先是元朝,1283年,元軍自雲南地區進攻蒲甘國(緬甸北部),1287年,蒲甘城破,那羅梯訶波帝向元朝投降,緬甸北部成為元朝的緬中行省(1286年-1290年),但之後很快元朝就放棄了這個行省,改為藩屬國,只是讓當地統治者3年一貢。


然後是清緬戰爭


歷時7年,全盛期的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且損失慘重,乾隆帝晚年時曾說過,“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



然後是20世紀的日本陸軍,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損傷最慘重的戰役也是發生在企圖從緬甸推進到印度洋的過程中。

這就是英帕爾戰役。在這場戰爭前,日本已經佔領了緬甸,距離將兵鋒推進到印度只是一步之遙,此役中日軍由牟田口廉也中將統率,目標為奪取印度東北重鎮因帕爾。出征的90,000餘名士兵中,只有約10,000人生還,其中戰死32,000人,過半數的死者則是因為在敗退途中因飢餓或疾病而死。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日軍將領完全沒有預料到當地叢林惡劣的地形,在2個月的時間裡,日軍無法利用汽車和牲畜運輸給養,用牛馬的結果是發現揹負的那點糧食,連供應牲畜都不夠,於是只能使用最能吃苦,揹負最多物資的動物-----人類。也就是日軍本身。


於是日軍們只有揹負著沉重的糧食和彈藥作戰,等到糧食和彈藥用完,他們的結局就註定了。


和一般人想的不一樣,熱帶叢林其實非常不適合人類生存,由於樹木過於茂盛,所以叢林深處眼光基本落不到地面來,生長在地面的植物和小動物相對較少, 這樣無法為很多人提供給養。


另外,過於潮溼的環境也容易滋生蚊蟲。傳播的登革熱等疾病即使是今天也不可小看。



最後, 東南亞雨季是中國人很難想象的,每年的5月至11月,多數東南亞國家進入雨季,天氣多變、海風強勁、暴雨頻發,當地全年90%的降雨量都會集中在雨季。而且,東南亞雨季的狂風暴雨經常會毫無預兆地出現,豔陽高照隨時都可能轉換成狂風暴雨,有時甚至會瓢潑大雨與豔陽高照同時出現。這種地形公認是無法作戰,也無法移動的。


大概能同時控制緬甸和印度的,只有君臨四海的大英帝國了吧,但那是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技術層次相差了幾百年的對手,又有海軍提供運輸(英國從印度去佔領緬甸是靠海運提供後勤保證).


所以熱帶叢林,和西藏高原一樣,在古代基本都是軍事力量無法征服的存在。


閉家鎖的紅楓


我的回答三個字,野人山!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日戰爭戰場上面中國遠征軍戰爭歷史的話,都會知道這一座山代表著什麼分量,與此同時,這一座大山也向全世界證明了東南亞地區惡劣的氣候條件,以及這一種生存環境。

知道10萬遠征軍這已經是當時中國拿得出來的精銳中的精銳了,包括第200師,中國第一隻也是唯一一隻全機械化部隊!就這麼多人,10萬大軍鑽進野人山,最後指出來4萬多人,很多人因病倒在了路上,或者是在熱帶雨林裡面得了病,沒有辦法跟得上部隊,最後死在了熱帶雨林,曾經有一箇中國遠征軍描述,你的人在那地方死了,你過幾天過去看的時候已經是一堆白骨了,除了氣候,更多的是生物,還有飲用水上面的問題。比如說專門吸血的螞蟥,在那裡面。大個的螞蟥隨處可見,而且巨量的蚊蟲也會傳播瘧疾等一系列致人死地的疾病,除此以外,沼澤以及潮溼的氣候都會讓人產生各種各樣的不適,有些水都不能飲用,這是死水裡面滋生了多少細菌,連他們自己都不清楚。

這已經是在現代醫療條件之下,能夠最大程度的優化自己生存環境的軍隊,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得到的最小傷亡了。試想一下平民老百姓如果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面,別說是大規模聚群居的民眾了,就算是知道這個地方生存環境和生存法則的那些獵戶或者是那種特種兵,都可能不能長時間的在這裡生存。

比如《三國演義》裡面比較著名的七擒孟獲,當時諸葛亮率領的大軍就是面臨著在南蠻地區生存的一系列的困難。

是以外類似於孟獲這個地方存在著很多小的部落裡去,現如今的雲南地區看的話會有很多的山寨或者是各個少數民族聚居的那種村落,這些地區實際上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獨立王國。在古代的時候,你想讓這些地區完全臣服於你不可能首先語言不通,其次他也整天樂天派的,能夠自由,在做著各種乾的事情,何必去受呢?管制呢?所以你硬是要讓他們聽你的命令,不可能的事情,你只能夠做到的就是讓他們形式上的告訴你說我城府與你這就有點類似於當時漢王朝設立西域都護符的時候那種狀態了,這個地方存在著大量的獨立政權,(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但是你不可能讓他們完全聽命於中央,也就是在這個地方推行中央集權制度,所以你更多的只能夠讓他們形式上的臣服於你這樣形成了一個所謂的管理區域,但是真正決定自己命運的仍然還是本地人。

說並不是中央集權的心甘情願,而是這個地區地形太複雜,人口一直提升不上去軍隊又派不進來,勞民傷財,所以沒得辦法,只能夠承認這種政治形式的存在這也就是所謂的邦聯制度。

這麼一塊兒區域就好像一個天然的屏障一樣阻隔著當時想要積極拓張和奮進的中原地區的人的那種拓張的動力,比如說秦朝,比如說漢朝,比如說唐朝,當時的技術條件確實沒法支撐大量的部隊通過這一片熱帶雨林地區,被逼無奈之下,只能夠將自己的是力拓張版圖,停止在這裡。到了後來,整個中原王朝就是以農耕文明作為中心。這個時候再去拓張這些原始森林,那中原王朝更加沒有動力了。

所以我們看到,即便是唐王朝的僧人,玄奘想要出使到印度地區去西天取經還是要經過一條絲綢之路,這是沒有辦法的選擇。


漩渦鳴人yy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是題目本身有問題。

簡單說來,在清朝之前,我國古代封建王朝從未真正佔領過雲南;而在清朝徹底佔領雲南後,西方殖民者已經將雲南外圍的緬甸和印度據為己有,清朝失去了向西南擴張的通道!

雲南省,作為我國既是後方又是前線的省份,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我國最具特色的地區之一。但是雲南省納入版圖的時間卻相對較晚,而且我國也失去了向西南擴張的歷史機遇。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西南方向地形崎嶇難以擴張

今天的雲南省,是我國所有省份中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省份,除了被認定的52個本土少數民族,還有很多不被認可的少數民族。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最根本的原因是雲南地區地處雲貴高原,地形崎嶇,卡斯特地貌廣佈。崎嶇的地形使得雲南地區“地無三尺平”,交通極其不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雲南地區可能隔著一座山就是兩個民族。

歷史上,這裡是西南夷所在的區域,被中原王朝統稱為“苗疆”。

因為地形的極其不便,歷史上的西南地區也是和中原王朝最若即若離的地區,是最容易產生地方割據的地區。漢朝時期,國力強大,西南夷表示歸順;唐朝時期,這裡出現了強大的南詔政權。唐朝滅亡後,這裡又是大理國的地盤。

針對於雲南地區的割據,歷朝歷代的中原王朝雖有心卻力不足。趙匡胤“宋揮玉斧”,直接在大理門口停下了腳步。

直到1254年忽必烈消滅大理,才標誌著中原王朝對雲南正式同志的開始。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後,設置雲南行省,只屬於帝國管轄。

但是,由於山高路遠,且少數民族眾多,帝國觸角根本難以觸及,不得已,忽必烈採取了“以夷制夷”的方式,即土司制度,任命當地少數民族首領管理本轄區,並對帝國效忠。

土司雖然是元朝任命的官吏,但實際地位就是土皇帝。為了加強對雲南的控制,忽必烈除了將大量蒙古人從北方遷到雲南地區,還冊封梁王永鎮雲南。直到1382年被明朝消滅。

明朝建立後,對於雲南的統治方式也並沒有做出更大的改變,朱元璋消滅了雲南梁王政權後,不得不再度任命土司,並派遣沐英一氏永鎮雲南。

之所以背離大一統方針,在雲南地區設置地方“割據”勢力,就在於雲南的地形太過崎嶇。

因為雲貴高原的崎嶇地形,雲南更像是孤懸在西南的孤島,和中原地區遠隔千里。雖然明朝也是羈縻統治,但是朱棣設置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開始加強和雲南的聯繫。

從西南夷名義上歸順朝廷,到明朝接管雲南,1000多年時間裡,封建王朝在西南地區的開拓可謂異常艱難和緩慢。封建王朝能夠成功拿下雲南已經實屬不易,想要越過雲南前進到緬甸和印度,對於中原王朝而言真的就是天方夜譚。

因為雲南的西部是橫斷山脈和緬北野人山,這裡森林茂密,瘴氣瀰漫,是人類的天敵。向西開拓需要中原地區提供後勤不濟。本來後勤到雲南就費勁,還要繼續向西,本身就不現實。

不過這種局面隨著貴州承宣布政使司的設立開始改變,隨即明朝開始改土歸流。不過大規模開始改土歸流是在清朝。隨著清朝平定三藩之亂,康熙趁機以追剿餘孽的藉口深入雲南,開啟了清朝改土歸流的大幕。到清朝後期,雲南已經和兩廣等地無異。

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具備了依託雲南向西開拓的資本。但是此時的英國已經登錄印度開始了對印度的殖民統治。英屬印度不僅包括今天的印度,還包括了緬甸,這使得雲南西部被死死堵住,清朝錯失了向西開拓的歷史機遇!

2、封建王朝重北輕南的外交政策

在我國封建王朝歷史上,從沒有主動向外開拓疆土的傳統,我國版圖的擴張,得益於我國和周邊政權的激烈衝突。

因為我國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小農經濟的生產力模式,這是一種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模式,由於自給自足能力強,因此這種模式天然地沒有對外交流的慾望,其穩定性成為我國封建王朝選擇它的最終原因。

但是,由於我國封建王朝佔據了最適宜耕種的地區,這導致封建王朝成為周邊少數民族的眾矢之的。

從秦朝建立開始,我國就開始了和周邊少數民族激烈衝突,尤其是北方的遊牧民族。

由於遊牧民族所佔據的蒙古高原地勢較高且緯度偏高,這導致這裡氣候寒冷且相對乾燥,根本難以發展農業,只能發展畜牧業。

獨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決定了這裡幾乎人人天生都是騎射高手。由於草原地區生產力水平低,所以抵抗天災的能力就低。一旦遭遇災年,走投無路的遊牧人群就會選擇南下中原進行搶劫。

我國的地形自北向南傾斜,由於地理位置關係,遊牧民族南下是高屋建瓴,而農耕文明北上則是艱難異常。由於遊牧民族基本以騎兵為主,根本就難以消滅乾淨。所以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北方的遊牧民族即使經歷了數次打擊依然能夠迅速壯大。即使被消滅馬上也會有新的遊牧民族出現,所以無奈之下的中原王朝只能選擇修建長城抵禦遊牧民族的進攻。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遊牧民族始終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而南方苗疆的西南地區,雖然也是土司遍地,但是由於地形崎嶇。雖然中原王朝對此地無可奈何,但是這裡也不可能北上中原威脅中原王朝的統治。

所以封建王朝將主要國防重點放在北方,對西南地區則採取了聽之任之的方式,這是元朝和明朝在這裡進行羈縻統治的原因。

為了確保北方無虞,對於雲南等地的照顧自然就少。

對於雲南照顧少,對雲南西部的緬甸和印度就更是鞭長莫及了。

歷史上緬甸對中原王朝關係都非常恭順,中原王朝幾乎沒有理由討伐這裡。再加上長久以來,中原王朝對土地的慾望要遠遠大於出海口。且東部廣袤的平原完全滿足了農業生產的需要,因此根本不需要從恆河流域尋找更適宜耕作的土地!

概括起來,中原王朝在西南方向的開拓不僅勉強,而且缺乏動力!正因為如此,才形成了今日的版圖格局!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這樣說肯定不對,首先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印度歷史上存續時間很長的莫臥爾帝國,就是蒙古人後裔巴布爾親手開創的,這個帝國前後存續了幾百年時間。(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再一個還說元朝,元朝把中國本土地區分置十個行中書省,行省下邊又分路、府、州、縣,而云南行省就是元朝諸多行省中的一個,另外還可以明確的一個問題時,古代的――也就是元朝的雲南行省,遠比現在的雲南省要大的多。

不但包括了今天我們理解的雲南省全境,還包括了貴州、四川以及廣西的一部分,再往南,則囊括了泰國大部、緬甸北部的範圍。

至於說為什麼沒有繼續推進,佔領印度洋出海口和肥沃的恆河平原,要說成吉思汗沒想過,或者說繼任的忽必烈沒想過,也不現實,唯一的一原因很可能就是喜馬拉雅山造就的自然屏障。


蒙古鐵騎以騎兵見長,騎兵要跑起來衝起來才能發揮作用,這種騎兵在北方的大草原,那就是所向披靡,不可阻擋,但是到了崇山峻嶺的南亞,還真是有勁使不出。

在這種情況下,不是不可以繼續進攻,但很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比如說攻佔吐蕃,蒙古大軍就費了不少的周折。

明朝的時候在雲南方向的疆域上,基本上繼承了元朝的範圍,即使到了清代,中原王朝的政治延伸不但沒有縮小,受益於朝貢體系的建立,反而擴大了許多。

但不可否認的是,受歷史思維定勢的影響,傳統上很少有越過喜馬拉雅山進攻南亞的先例,加之元朝以後對領土渴望強烈的統治者缺失,使得最後沒有佔領印度洋出海口和肥沃的恆河平原。


歷史三日談


很簡單,你看一下中南半島幾個國家的人口分佈就知道了,再看看巴西人口分佈就知道了。

很明顯,人口大多分佈在沿海的山地和丘陵,而溫暖溼潤的平原地區,未必適合人類居住,連交通都不方便,土地無法開墾。

在熱帶雨林地區,高溫高溼,人跡罕至,幾萬年沉積的落葉腐爛,很容易形成沼澤和瘴氣,容易發生瘧疾,傳染病,寄生蟲病等,土地溼潤也不適合開墾種植,

有件事你肯定知道,野人山,當年四萬精銳士兵,進入原始森林,出來就剩幾千人了,他們面對的不是敵人,而是惡劣自然環境,沒有水,沒有食物,水土不服,寄生蟲等。

再想想,以前兩廣和海南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蘇軾就被流放海南島的,芒荒煙瘴之地。

滿清當年也這樣想過,於是就有了清緬戰爭,開始碾壓緬,後來呢?後勤補給和疾病問題,清軍就退了回來。

所以,即使是現在,這個問題依舊無法解決,這幾十年來,世界對中南半島的援助,很多都是醫療上的,也就是瘧疾,寄生蟲、結核病、等傳染病上,包括我國對他們的援助,


南朝四百八十寺


古代的羌人越過西南地區的高山深谷,在穿越緬甸的熱帶叢林,到達今天印度東北的曼尼普爾,在那裡安家落戶,繁衍生息,他們沒有什麼高科技,卻沒有因困難和不適而放棄。

要說環境惡劣,新加坡更靠近赤道,更為炎熱,更加低矮潮溼,如果還保持它未開發的狀態,那裡熱帶叢林應該比緬北的環境還要惡劣得多,但現在是怎麼樣的呢?

大英帝國崛起之時,他們本土的生活環境那麼舒適,卻有很多英格蘭人不顧旅途奔波、不懼艱險迎著風浪,穿越茫茫大洋,到遙遠的新大陸、大洋洲,甚至兩極地區去探索開拓,在他們的征途中留下了多少探索者的遺體?他們為什麼不呆在倫敦城裡,享受相對舒適富足的生活?兩相比較,你不難發現,國家民族的興衰有很大部分原因在於他們思想、精神方面的差距。

我們這個民族現有的和曾經擁有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記憶都值得我們珍視,再苦的邊疆都不應該放棄,別的國家和民族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來與你爭奪的土地,你為什麼要放棄?有些人總要把那些丟失的領土描述成不適宜居住,甚至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惡劣環境,說什麼“南方溼熱、瘴氣環繞、疫病橫行,北方苦寒之地,西部黃沙戈壁,還有什麼什麼高寒缺氧”,對丟失的故土和爭奪中的邊疆加以各種貶損之辭,那只是要為自己的無能找一堆藉口,更為惡劣者是想要玩窩裡橫集中精力搞內鬥而已。不要再編織那麼多借口,環境和風水都不是決定性因素,有能人的地方才可能有天堂。


金沙碧浪1


商周至明朝以北方漢族為主的統治力量,用上千年時間,南下鞏固,消化長江流域,江南地區及沿海南部廣大區域就非常不起了,當統治力量推進越南,老撾,緬甸地區,已經是鞭長莫及。地理及氣候的差異,造成經濟,文化,軍事的平衡點已達到極限。


橋下淺草1


最主要的原因,要從地緣上講,我國中心核心區在中原平原,因為條件最好,人口最多,且無明顯的分線,從河北平原最北端北京到南邊平原最南。這一塊地誰都要,且好。所以為了保住這,就要把旁邊高點佔領。所以一些間隔較小的關中平原也一體了,就是西安周邊。然後就是武漢周邊的平原了,還有就是東北平原。這三塊平原與中原相比,較小,有間隔就是各種關,但不是太遠,為了確保中原穩所以這幾塊也必須跟中原一體。所以包括周邊土地也得放在手上,確保穩定,比如山西守西安平原的關口,湖南守湖北平原的關口。安徽,山東,浙江,遼寧這些在中原邊上也只能長期一體化發展。因為古代農業是根本,所以這些中原邊上的小平原也只能被中原吞併,不能為為獨立的地塊。但是,四川盆地卻是個例外,儘管沒有中原地大,但是跟河南的這個中心卻也是遠,所以很容易形成獨自勢力,但又不遠,所以是必須與中原競爭,但卻是又競爭不過,所以天命如是,不怪劉備。中原只要分裂,實力下降,四川就能有自己說話的實力。但只要中原一統,四川的實力就不得不回收。再說中原必須收四川,只因周邊只有四川盆地大一點,又不太遠,可能挑戰中原。所以歷代都必須收四川。但是四川周邊卻是也要收回,主要為守好四川關口,於是雲南,貴州就也長期因四川的歸屬而歸屬。雲南下面的地方因為卻是沒幾處大的平原,所以也就不會為中原而取。但是兩廣卻是因為越南北部這個小平原而一直成為咱們長期的中原王朝的必取之地。紅河平原,與中原與四川之間的西安漢中平原,和湖北的江漢平原一樣,不可能挑戰中原,但也不是太小。但紅河平原太遠了,最近的平原在湖北,中間有湖南,還有兩廣。這塊紅河平原,在猶如雞肋,不取,卻又在身邊,取了,卻又太遠,還必須把越南北部周邊也取下來才能,守得住,所以只有個別時候取了越南北部,但因北部平原周邊不取,又守不住,所以也基本失敗,最後,只取越南北部平原的兩廣作為世代守門將。

舉例:中原猶如中國皇位的太子,為法定繼承,而四川卻是二皇子只有理論繼承權,西安平原和武漢平原是臣子只有投票權,而越南北部平原卻是外嫁女子只有名義參與權。太子一人,皇子和臣子也只能受管,女子也就偶爾回回老家。但,太子如有兩人還鬧,那麼,皇子就開始也噹噹太子的感覺了,臣子就隨風而變吧,女子就自己耍去了。如果太子不止兩人,那麼皇子想當太子也不行,因為臣子也想當太子,沒有一個臣子支持皇子,所以在外的女子也來佔個兩廣當個太子過過癮。

所以,現今我國的領土也是比較穩定的,也是自古都基本是一體的。當然現今這個社會,平原已不是最重要的了,但卻任然是比較重要。交通也越來越方便了。如果分析未來,卻是必須取越南北部平原和附帶的周邊,但卻因泰國中部平原的實力也必須吞併,但是代價太大,且又不具備挑戰實力,所以不到太順時刻也就這樣,讓其讓慫就好。反之,緬甸卻是不一樣,儘管緬甸中部有平原周邊是高地,自成一體比較穩定。中國古代因太遠所以從沒動他。但現今交通方便,不是問題。問題是背後是一個有實力的印度,這是一塊很有潛力的地塊。再舉例:這次中原指中國,而二級實力卻從四川變成了印度,中南半島卻是猶如江漢的關中平原一般。如果印度吃透印度半島,那麼我們付再大代價也要吃緬甸,不然就會搶中南半島的投票而與咱們PK。還好印度有巴基斯坦牽制,一旦真解決與其矛盾,西孟加拉國也是順勢而為,接著就是與咱們競爭中南半島而相互對抗了。就看雙方實力了。所以只因印度在,緬甸是必取之。雲南作為橋頭堡,在咱們的交通要道上,是必須給力的,高鐵也是優先聯,只因四川盆地的後援不給力,經濟高地不高,帶不動,一旦經濟內部問題解決,第一步是收回臺灣只因最易,第二步取朝鮮半島和外蒙古守好中原,第三才是取緬甸防印度得中南半島的勢力。第一步都沒解決,其他的也只能是經濟交流交流,混個臉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