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壇慧星李義庭

李義庭,1937年出生於湖北武漢市。12歲即開始學習棋藝,被譽為“小神童”。

在著名棋手羅天揚的指點下,於1954年嶄露頭角,在上海“大新遊樂場”曾同楊官

麟對弈4局,以2勝2負的戰績與楊平分秋色。當時的李義庭年僅17歲,因此而一鳴驚

人。

1958年獲第3屆全國個人賽冠軍,1959、1962、1956、1960、1964、1965年分別

取得第2至6名的優勝名次。十年動亂之後,李義庭闊別棋壇,專心致志地從事培養

新秀的工作,潛心鑽研棋藝,四方奔走搜尋人材,在新人輩出的時代,他退出比賽,

甘當人梯。

棋壇慧星李義庭

羅天揚的循循善誘,是李義庭成才的得天獨厚的條件,而李義庭對後來居上的

柳大華,也同樣熱心扶持,倍加栽培,正如人們所說的“長江後浪推前浪”。湖北

棋壇,人才輩出,後繼有人。

李義庭棋藝剛柔相濟,尤善運子取勢,以細膩沉雄著稱,殘局功夫出眾。曾著

有《中炮巡河炮對屏風馬》一書。現任武漢市政協委員、湖北省棋協副主席、合作

路燈光球場場長、武漢市業餘體校教練等職。

李義庭, 湖北武漢人,素有“小神童”之譽,從小由其父指導學弈,後與羅天揚等交流,棋藝剛柔相濟,精熟殘局,善於運子取勢,技術全面。先走擅長用用中炮巡河對屏風馬和順手炮橫車等開局。

1937年生,12歲即開始學習棋藝,如疾風突起,進展神速,棋風亦如長江巨浪氣勢磅礴,廣州棋壇高手曾益謙北上武漢,初見李義庭就曾預言“此子必將成國手無疑”。

棋壇慧星李義庭

後來在著名棋手羅天揚的帶動指點下,於1954年嶄露頭角於上海大新遊樂場,曾與楊官璘對弈四局,以二勝二負的成績與之握手言和,當時的李義庭年僅17歲,所以這個被報界稱為爆炸性的新聞使南國棋壇,人人震驚。

1954年到上海與各地名手交鋒,戰績頗佳。

1956年獲第一屆全國象棋賽第四名。

1958年,李義庭不負眾望,獲第三屆全國象棋賽冠軍,成為楊官璘之後第二位全國象棋冠軍。

1959年獲第一屆全運會亞軍。

1962年獲全國第三名。

1959年至1965年間多次進入前六名。

1960年獲首屆全國團體賽銅牌。1961年獲六省市象棋賽冠軍,1962年獲全國季軍。

1984年獲“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

文化革命之後,李義庭掛印封金,從臺前退到幕後,開始從事教練員工作,甘為人梯鋪路。湖北省象棋事業所取得殊榮,李義庭功不可沒,在中國象棋史上永遠有他的勝績和光彩。為我國的棋類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李義庭潛心鑽研棋藝,四方奔走搜尋人才,在新人輩出的時代,他退出比賽,甘當人梯,成為棋界共同矚目的楷模。

棋壇慧星李義庭

事實上,羅天揚的循循善誘是李義庭成才得天獨厚的條件,而李義庭對後來居上的柳大華,也同樣熱心扶持,倍加推崇,正如人們所說的“長江後浪推前浪”,湖北棋壇,棋星新秀,人才輩出,人才濟濟,後繼有人。

李義庭歷任湖北省棋協副主席,武漢市政協委員,武漢市業餘體校教練等職,1982年與1983年兩次擔任“三楚杯”大師級邀請賽的裁判長。

他著有《中炮巡河炮專集》一書,下集手稿寫成後,與文革期間遺失,遂成一憾事。

李義庭退出棋壇內情

在新中國象棋“棋王”當中,排行第二的李義庭,無疑最具悲情色彩了。直到今天,提起他當年才三十多歲就退出棋壇,不僅令人惋惜,還讓人感到難以理解。

棋壇慧星李義庭

出生於武漢的李義庭,十五六歲便開始在棋壇嶄露頭角。五十年代中期,他因兩勝楊官璘而名聲大噪,被譽之為“小神童”。是賽場裡最年輕的棋手。1958年,李義庭奪得全國冠軍,成為繼揚官璘之後第二位中國“棋王”。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他被下放到幹校,沒想到從此便告別棋壇。那時李義庭還不到30歲。

1972年,李義庭從幹校回到武漢。在市體委的支持下,他開了一個業餘少年象棋學習班,當時的小學員李智屏、陳淑蘭、李望祥、熊學元等,現在都以成為棋壇有名的大師,並挑起了湖北隊的大梁。

然而,讓人感到震驚的是,1974年全國個人賽重新恢復,,李義庭並沒有報名參加。對他為何正當英年便退出棋壇,過去棋界流傳著不同的說法。有說是因為其身體不佳,也有說是因為他受到了政治迫害。據說在文革期間,李義庭遭到了“造反派”的較大沖擊,身心受到很大的摧殘,為此他曾把棋書和棋子一把火燒掉,發誓今生再不下棋了……

毫無疑問,作為一代棋王,李義庭就這樣“無疾而退”,悄無聲息地結束了他傑出而又短暫的棋弈生涯,不能不說是中國棋壇一大憾事。光陰茬苒,轉眼30年又快過去,已60多歲高齡的李義庭應順德棋協的邀請,來粵參加象棋聯誼活動,藉此機會,筆者有幸請他講述了當年決意退出棋壇的真實原因。

棋壇慧星李義庭

滿頭銀髮、戴一副寬框眼鏡的李義庭表示,他退出棋壇與政治(因素)無關。他以一種讓人覺得有些小心慎微的語氣說:“當年我的確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衝擊,但我不下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身體原因。當時我患有嚴重的失眠症,比賽後常常睡不著覺,難以適應時間長達半個月的全國個人賽。這種身體狀況使我感到很大的壓力。我在比賽時,前七、八輪,積分總是領先,有時還領先不少,但到了最後幾輪,便因精力不足出昏著,該贏的棋贏不了,能和的棋又輸了。

另外一個原因,便是受感情因素的影響。當年我從幹校返回武漢,湖北省體委不肯接受我,後來是市委安排了我的工作。當時參加全國比賽,只能以省的名義參賽,所以我一氣之下,也不願再為他們(湖北棋隊)‘賣命’了。”

李義庭自從不在參加全國賽後,他就很少在棋界露面,棋界的事他幾乎不聞不問,而棋界裡的人,他也很少和他們打交道。像這次在公開場合下,應邀和香港棋王李鏡華對弈,還是多年來的第一次。“我雖說不再是棋手了,但對棋還是有感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