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惊人的孩子,都在用哪些阅读技巧?

阅读量惊人的孩子,都在用哪些阅读技巧?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高效阅读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而且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一提到“阅读能力”,家长们总会下意识地与考试中的阅读理解联系起来,但真正的阅读能力并不是简单的解题能力,而是轻松高效阅读,并把阅读内化为自己习惯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之后,成绩的上升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我们总结了一些实用高效的学生阅读技巧,希望能给家长们一些借鉴。

01

安排固定时间伴读

在美国,许多小学和初中午餐后的20到30分钟是自由阅读时间。每个教室都是安安静静的,老师带头做榜样,手捧自己的书认真阅读。

一些学校也要求学生坚持每晚在家阅读20到30分钟。上学一两个月后,学生们就开始形成阅读习惯,一年以后,对有些学生来说,阅读已经成为和吃饭、睡觉一样的日常需要。

家长可以和孩子商定,每天固定一段全家阅读的时间,非紧急情况不要更改。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读书。另外,请家长不要打断孩子的阅读,让孩子在最轻松的状态下读书。如果想提醒孩子注意坐姿呀、调整好眼睛和书的距离呀、不要咬指甲呀等等,还是忍一忍吧。

02

广泛阅读,拓宽阅读面

曾经看到一个问题:“阅读能力差是什么体验?”最戳心的回答是:“考试连题目都读不懂!”

每个字都认识,组合到一起脑子就一片空白——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考场上,那就太可怕了。

要避免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拓宽阅读领域。阅读多种文本,如文学、科学、历史等等。这不仅仅能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还充实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这样,在未来遇到专业知识时,阅读才不至于成为孩子的障碍。

03

有效的“三次阅读”

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三次阅读”在语文课,尤其是小学语文课中常被使用,在课外阅读中却很少用。而美国的教学中已经形成了“三次阅读”的基本模式,并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阅读。

所谓三次阅读,就是指一篇作品的阅读要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也就是回答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遍阅读后,回答文本说了什么、故事的主题是什么、文本里的人物有什么特点、做了什么等问题。

第二遍阅读要理解一些疑难词汇在文中的意义,明白谁是故事的叙述者,文中某个部分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第三遍阅读要掌握文本是如何组织和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去比较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同一主题下不同文本的写作,要求学生从文本中找到证据,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观点或思想的。不过,文学类和信息类文本在阅读要求和程序上是有所区别的。

04

写阅读日志,交流思想

小编上小学时,每周都会有两节阅读课。那时候,老师也会要求写阅读笔记,但没有方法、没有实例,大部分阅读笔记都成了段落摘抄,然后跟着一两句的简单感想。

在美国,阅读是小学课堂上重要的教学活动。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喜欢在教学中运用大量的“reading log”,即阅读日志。这个阅读日志可不单单是打个卡,它还能帮助孩子进行深度阅读,让他们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

05

读完不是完,能聊才算好

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美国的老师经常与孩子们讨论他们所读的内容。老师会鼓励读同一本书的孩子一起“聊一聊”,谈谈喜爱和不喜爱的角色、情节,甚至可以畅想改写某个角色或某个情景。

有条件的话,一家人同样可以借鉴这个方法同时读一本书,并一起交流讨论,或者家庭成员可以分别介绍自己所读的书。聊书时不必拘束,家长和孩子可以边做家务边聊,自然轻松。

-End-

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菏泽书城

地址:菏泽市牡丹区中华路与解放街交汇

公交路线:3、4、6、7、15、17、56、101路,市政工程处站下。

服务电话:0530---5928160

阅读,让一切更美好!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