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有趣的古老建筑文化之一,村里人几乎都生活在“地洞”中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传承了许多的精粹文化和传统建筑。在我国的黄土高原之上,有一种独有的建筑群落——地炕院。地炕院是我国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一种遗留,到今天已经有了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建筑文化了。在2011,“地坑院营造技艺”已经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河南省三门峡陕州境内,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地坑院,它们是一种不断的传承。从高空俯瞰下去,这一片地炕院非常的壮观、震撼。

地炕院一般都是由家里的男性负责在黄土地上挖坑建造出生活空间,而女性则负责在炕洞里面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一般来说,地炕最早是由父辈或者更早的一辈建设好的,最开始一般是四孔,后面随着人口的增多增加到九孔。

地炕院都是独门洞以及独院,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二进院或者是三进院。当人们要进入地炕院的时候就要穿越门洞。

地炕院作为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建筑文化,自然是有很多优点,首先,居住在地炕院中,能达到一个冬暖夏凉的效果,相当于有一个天然的空调。其次,在地炕院里,还能去起到挡风隔音的作用。

相信很多人都比较关心,在地炕院中,如何解决用水的问题。实际上,在窑洞内的一侧外挖一个拐窑,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直径1米的水井,加一把轴辘就可以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更方便了。

地炕院的饮食也非常的有意思,这里主要是“八大碗”以及“十大碗”,无论是红事还是白事都是如此。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这种伙食非常具有人情味,在很多农村都有类似的风俗。

地炕院传承的,其实可以说是中国老百姓的智慧,也是中国社会的风俗以及一种生存的哲学。虽然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地炕院里生活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这些建筑应该被时代所铭记下来,它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时代的产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