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2億農民竟然幹不過這個彈丸小國22萬農民!不是日本~

中國2.2億農民竟然幹不過這個彈丸小國22萬農民!不是日本~

看完,感慨良多。

幾個月前,小編在一篇文章裡說過,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

不過,論起農業生產發達程度,有一個國家卻十分值得說一說。

它,國土面積只有4.15萬平方公里,差不多是1/3個福建大;人口也不過剛剛1700萬出頭,是福建人口的43%多一點。

但就這樣一個彈丸小國,農產品年出口總額卻超過1000億美元,超過巴西、德國等農業強國,僅次於美國,位於世界第2。

這個國家不是日本,而是:荷蘭

中國擁有幾千年的農業文明,瞭解荷蘭這個農業大國、強國,有著特殊的意義。

中國2.2億農民竟然幹不過這個彈丸小國22萬農民!不是日本~

我們知道,相對二三產業,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格外重要。

荷蘭很不幸,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先天不足”。

土地是農業生產的根本。荷蘭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人多地少。荷蘭耕地面積是2900多萬畝,合一個人不到1.8畝。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土地太低窪了。荷蘭西、北部瀕臨北海,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有海岸線1000多千米。這帶來一個問題是,土地低平,全國國土平均海拔只有30米,有一半低於或幾乎水平於海平面。其中,僅20%的國土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所以,荷蘭又稱“尼德蘭”,也就是低窪之國的意思。

中國2.2億農民竟然幹不過這個彈丸小國22萬農民!不是日本~

荷蘭與海平面示意(紅色為海拔1米以下區域)

農業生產還需要較好的水熱搭配。

荷蘭水是不缺,但是問題是水太多了。有人甚至形容,荷蘭是一年365天裡300天都在下雨的國家。加上地勢很低,導致荷蘭還

常常海水倒灌、雨水內澇,所以,從公元13世紀起荷蘭人就用風車來排水。

中國2.2億農民竟然幹不過這個彈丸小國22萬農民!不是日本~

風車現在已經成為荷蘭的重要象徵

也正因為多陰雨天,荷蘭全年光照時間只有1600小時左右,而在中國平均是2600小時。荷蘭夏季氣溫只有十六七度,冬季也有兩三度。氣候很暖和,但正像中國古話說的“不冷不熱,五穀不結”,荷蘭的氣候導致

光熱不足,其實是不太適合發展農業,特別是種植農業的。

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荷蘭農業基本上是不能自給的。

但根據荷蘭政府數據,2017年荷蘭出口了917億歐元(1048億美元)的農產品,比上一年增加了7%,還出口了91億歐元(104億美元)的農業機械、化肥等農業相關產品。

如今,荷蘭是歐盟最大的農產品、食品出口國,在全球也僅次於美國,但美國面積是荷蘭的230多倍。

考慮美國還存在大量農產品進口,如果從農產品淨出口(出口-進口)來看,荷蘭還要超過美國。

中國2.2億農民竟然幹不過這個彈丸小國22萬農民!不是日本~

荷蘭2017年農產品出口情況

荷蘭人在農業生產上把“揚長避短”的原則發揮到淋漓盡致。

其中,重要的是,調整產業結構,把有限的土地資源用來種植花卉、蔬菜,發展畜牧業,而像大田穀物種植比重就比較低。

荷蘭氣候孕育了很好的牧場,發展畜牧業是最合適不過的。

但荷蘭人還幹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建設玻璃溫室。荷蘭玻璃溫室面積高達93.24平方公里,是1.5個紐約曼哈頓的面積。

在玻璃溫室內,在溫室內,可以根據植物生長需要,提供人工光照,使作物24小時不停生長。

在荷蘭,玻璃溫室約60%用於花卉生產,剩下的主要用於果蔬類作物(主要是番茄、甜椒和黃瓜)。

中國2.2億農民竟然幹不過這個彈丸小國22萬農民!不是日本~

荷蘭Westland的玻璃溫室片區(來源:nationalgeographic)


荷蘭農業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對農業科技的巨大投入和廣泛使用。

荷蘭的教育科研投入佔到國家預算的近20%,其中,農業又是其中的大頭。比如,荷蘭名校瓦格寧根大學,它的農業排名世界第1。

而且荷蘭農業科學研究一方面“接地氣”,解決農業生產問題。另一方面,也在超前研究未來農業發展的前端問題。

在荷蘭溫室中,廣泛使用一種智能分苗系統,從育苗到移植到田間完全不需要人工,全部智能化。遇到長勢差、病苗,還能智能識別,自動剔除。與這相配合的智能灌溉系統,不同作物、不同生長環節,用多少肥料、配多少水,都智能控制。

下面是瓦格寧根大學的牛奶場,這個旋轉擠奶機幫助操作員1小時內為150頭奶牛擠奶。

中國2.2億農民竟然幹不過這個彈丸小國22萬農民!不是日本~

圖片來源:nationalgeographic

下面是瓦格寧根大學的研究人員Ruud Veloo,在觀察“光生物反應器”。光能促進微藻的生長,而微藻可以用來產生蛋白質和脂質,作為許多食物鏈的基礎。

中國2.2億農民竟然幹不過這個彈丸小國22萬農民!不是日本~

圖片來源:nationalgeographic

正因如此,荷蘭創造了許多農業生產上的“奇蹟”。荷蘭農業生產效率比歐洲平均水平高5倍。

比如,荷蘭西紅柿畝產高達37噸,位居世界第1,辣椒、黃瓜畝產也遙遙領先。

荷蘭每公頃蔬菜產出為54.4噸,而我國只有23.0噸。

中國2.2億農民竟然幹不過這個彈丸小國22萬農民!不是日本~

荷蘭部分農產品單產及比較

而荷蘭還在探索更加綠色、環保的農業生產方式。

荷蘭人幾乎不在溫室中使用化學殺蟲劑,自2009年以來,荷蘭家畜飼養中的抗生素使用減少了60%。

荷蘭Koppert Biological Systems公司是目前世界生物害蟲和疾病控制的全球領跑者。它出售瓢蟲幼蟲,買回去後就能成為蚜蟲的天敵。

還出售裝有5億條線蟲的盒子,它們能吃掉那些破壞蘑菇的蒼蠅幼蟲。

比如,荷蘭人還會把發電廠產生的熱量和二氧化碳,運輸到溫室內,既給溫室供暖,還減少了排放。

中國2.2億農民竟然幹不過這個彈丸小國22萬農民!不是日本~

荷蘭一家屋頂農場,下層養魚,魚產生的廢物滋養作物,作物又過濾水質


當然,荷蘭人雖說是商業民族,但是對土地、農業的熱愛也是超乎想象的執著。

荷蘭國土狹小,但是一半的土地用來發展農業和園藝。在荷蘭農業區,土地被嚴格保護,沒有深入天際的摩天大樓、生產工廠,更沒有城市肆無忌憚的擴張。

荷蘭農業從業者也願意在一個領域精益求精。

比如,我們上面說的Koppert公司成立50多年,一直專注植物系統健康,一心一意研究生物防治和純天然種植。

荷蘭布萊斯維克市一家公司專門研究和種植紅掌花卉,研製出40多個品種。班納克市的非洲菊生產基地,專門生產非洲菊,開發出不同顏色、不同花盤、不同花徑的50多個品種非洲菊。

下面是,荷蘭運用機械化採收鬱金香視頻。



荷蘭國雖小,但卻是不折不扣的全球農業超級強國。

歸根結底可以說是,誠心誠意地發展農業。

因為誠心誠意,才願意在農業生產上投入真金白銀,拿出寶貴土地資源。

因為誠心誠意,才能幾十年在一個細分領域做到極致。

因為誠心誠意,才會考慮長遠,去發展綠色農業,保護環境,保護人類自身健康,實現持續發展。

中國2.2億農民竟然幹不過這個彈丸小國22萬農民!不是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