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都,它深受國內外無數遊客的喜愛,尤其是對於歷史文化有所研究或感興趣的人一定是不會錯過這座古老的朝都。雖然城市風貌已不見秦唐,但以秦唐為主的歷史文化卻深深顯露。

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在西安,人文景觀勝過自然風光,各大博物館是瞭解這座城市前世今生最直觀的地方,各朝各代所留下的珍貴文物為後世訴說著前朝風雲。

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倘若瞭解一百多萬年的文明歷程,西安的陝西曆史博物館是最不能錯過的地方。這裡每天除了吸引大量國內遊客,還有許多外國遊客團,每逢週末還會迎來眾多國外留學生以及志願者。教我羨慕的就是這些志願者,他們不僅熟讀歷史,更是針對性某一件文物尤為了解,彷彿於人群中與歷史對話。

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這座城市先後有周、秦、漢、隋、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豐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而具有盛唐風采的陝西曆史博物館更是將這十三朝古都的大多數文物聚集一起。但具體更有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

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館藏文物多達171.795萬件,一級文物762件,國寶級文物18件,其中2件為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而這2件重量級文物是《大唐遺寶》展中最不能錯過的,也是許多講解員最先與遊客分享的珍貴寶物。

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一件是鑲金獸首瑪瑙杯,這件瑪瑙杯是用一塊非常罕見的五彩纏絲瑪瑙雕刻而成,杯體模仿獸角,獸嘴處鑲金,其實就是酒杯的塞子。這樣的一個酒杯子的造型就已經非比尋常,但令其稀有的還是這酒杯材質本身。

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另一件是為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壺身是由一塊完整銀板捶打製成,壺蓋帽為覆式蓮瓣,頂中心鉚有銀環,環內套接長14釐米的銀鏈與提樑相連,教人稱奇的是這壺腹的舞馬,前後兩匹相互對應。

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但在《大唐遺寶》展的館藏精品遠不止這兩件,幾乎每一件文物都足以令人觀摩半天。其中唐代赤金走龍,共12件,體型很小,但尤其精緻,有說法這可能是投龍祭祀儀式中所用的法器。 這是我一眼觸及就是眼前一亮,比鑲金獸首瑪瑙杯更引人注目。

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但若論精美,可見大唐盛世氣象的話,兩件鴛鴦蓮瓣紋金碗不可錯過。其中一件金碗刻有繁複精美、造型多樣的蓮花瓣,使其造型猶如一朵綻放的蓮花。仔細瞅這蓮花瓣更有出彩,上刻有狐狸,鸚鵡等珍禽異獸,還有各種花草。

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碗裡頭裡還有唐代人寫的字,這“九兩半”意為金碗的重量。

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不過在所有館藏的文物中,唯一令我駐足半天不肯離去的是一個長得特別萌,形似蝸牛的文物:日己觥。第一眼看到的它的時候,它正被一群人圍觀,所有人拿著手機將其拍下,甚至錄像,有的人甚至額頭緊貼玻璃框,勢要看清它究竟是什麼。我也好奇,這對我而言像是發現了一件“屬於我自己的大唐遺寶”似的,十分激動。

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它有動物的觸角,動物的尾巴,動物的眼睛,上半身與腦袋很像蝸牛,實際為為雙柱角夔龍頭,後端作虎頭形,中脊為一隻小龍,兩側各飾長尾鳳鳥紋。

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觥最早出現於商代晚期,是一種盛酒器,而眼前這萌噠噠的日己觥則是西周時期的作為祭父的酒器,器蓋有銘文,記守宮為祭父辛作器。而其名源於銘文記載:天氏為亡父日己鑄造祭祀。

博物館之旅:館藏文物跨越百萬年,其中兩件禁止出國展覽

由於整個陝西曆史博物館的文物實在太多,一天根本看不完,若想搞清楚某一件物品的歷史背景一天時間也不夠,但相信每一個走進這裡的人都會被其中的某一件或幾件文物所吸引,而這座博物館依舊每天為每一個遊客講述歷朝歷代的所有風雲,它所展現的不僅是古都西安的深厚歷史,更是一百多萬年的人類文明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