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為何與別的新造車勢力不一樣?

9月28日,位於浙江溫州甌江口的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迎來了重要的時刻:威馬EX5產品上市交付大會,正式開啟用戶批量交付工作。其交付儀式,不僅現場迎來了2000多人共同見證這一里程碑時刻,同時也獲取了汽車行業和全國各地廣大消費者的關注。能贏取如此廣泛的關注,或許,正是因為威馬和別的新造車勢力不一樣。

威馬為何與別的新造車勢力不一樣?

搶跑造車新勢力批量交付

在眾多行業外力量爭相加入新造車運動的大潮之下,“新勢力”的標籤一度被質疑等同於“不靠譜”。“新勢力造車最大的挑戰是真正意義上的交付,是交付給普通用戶。”對於新造車勢力而言,批量交付儼然已經成為一道分水嶺。“今天,威馬EX5的正式交付,兌現了威馬汽車智能電動汽車普及者的承諾,真正的將科技普惠於民,這不僅是威馬汽車發展的里程碑,也意味著造車新勢力真正步入量產交付時代。” 這在造車新勢力普遍交付困難的背景下,2015年1月才成立的威馬汽車似乎已經完成了批量交付搶跑。

打破智能電動汽車的高價壁壘

目前電動汽車遠高於同級別燃油車的價格,讓大部分消費者對電動汽車望而卻步。作為威馬汽車的開山之作,威馬EX5官方186,550元—247,300元的指導價,以北京市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為例,補貼後售價僅為112,300元—164,800元,突破了用戶對於智能電動汽車的想象。循著先把量跑起來的打法,威馬EX5的定價策略就不難理解。正如沈暉此前的承諾:“威馬要打造一款不依靠補貼,大眾消費者也買得起、用得爽的國民智能電動車。”

威馬為何與別的新造車勢力不一樣?

開啟“新智造”模式

在生產製造方面,威馬汽車開啟“新智造”模式,自建C2M客製化(按用戶需求定製化生產)智能工廠、自主管理供應鏈,掌握了以三電技術為核心的電動汽車正向研發能力和驅動整體智能化體驗的全車交互智能引擎。據悉,威馬汽車自建的C2M客製化智能工廠有幾個特點,其一是自動化率高,車身生產主線自動化率達到了100%;其二是大膽應用最新技術,也就是將所謂的後發優勢用足。

沈暉認為,每年10萬輛的產能才是汽車企業真正的及格線。而威馬的目標是今年交付1萬輛,明年是10萬輛;在三年左右的時間裡躋身世界第一陣營。到目前為止,沈暉和威馬所做到的一切,都在試圖讓外界相信,“我們和別人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