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里的大“舌头”」市三院消化内科成功为一名患者摘除食管瘤体

近日,市三院消化内科收治了这样一位中年男子,健康查体时经胃镜检查发现食管入口处有一巨大隆起,并向下延伸,长约6cm,感觉食管里长了舌头一般......

食管里的大“舌头”

通过多方打听,该男子来到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诊治。入院后经超声内镜检查,隆起位于粘膜下层,约6cmx1.7cm,病变呈高回声。

瘤体巨大,占据食管管腔三分之一,位置高,就在食管入口处,内镜下切除空间狭小,内镜不易在食管入口处停留等因素造成镜下切除该病变困难。但若外科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花费多、术后并发症多、及改变解剖结构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等众多缺点。

经过再三讨论,并结合患者意愿,杨琦主任领导的医疗团队最终决定为患者进行食管巨大隆起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虽困难重重,但在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杨琦主任为患者成功实施了ESD术,微创切除了患者食管里的“舌头”。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进流食,术后病理结果为巨大食管纤维血管息肉。

「食管里的大“舌头”」市三院消化内科成功为一名患者摘除食管瘤体

食管巨大纤维血管息肉较为少见,男多于女,多见于食管上端1/3,带蒂者常见,少见且易漏诊、误诊,最严重的危害是游离部可返回至口腔,引起窒息甚至猝死。目前多采用外科切除。此患者用内镜微创方法切除了病变,祛除了巨大隐患 ,且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ESD可使消化道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良恶性肿瘤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胸或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具有创伤小,根治率高,可接受多部位多次治疗,可使医生获得完整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等优点,是解决消化道早癌一柄利器。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自开业来已成功开展百余例ESD。西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致力于用最微创,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解决广大患者的病痛!

「食管里的大“舌头”」市三院消化内科成功为一名患者摘除食管瘤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