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駁殼槍在中國會受到歡迎?

利刃觀察眼


謝謝,駁殼槍(正式名稱應該是德制毛瑟C96型自動手槍)在近代以來的中國大受歡迎,其實就是近現代的中國軍隊戰術與裝備水平雙重低下的一種具體體現罷了。

駁殼槍這種東西在西方從來就不是主流,它的研發背景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動手槍開始發展,開始逐步取代左輪手槍的地位。而大規模投入戰爭的使用背景則是一戰末期德軍針對英軍的多層塹壕防禦體系組建的暴風突擊隊,暴風突擊隊由於需要以兇猛的火力在狹窄的塹壕裡對英法聯軍實施壓制,以撕開英法軍防線,因此急需一種短小精悍、火力兇悍的自動武器。這種情況下,毛瑟C96型手槍同後來著名的MP-18型衝鋒槍等自動武器一樣,被迅速投入戰場用於戰壕掃蕩作戰,但是由於它作為早期的自動武器,設計不甚成熟,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很快就被衝鋒槍取代了。自那以後西方的自動武器設計日臻成熟,衝鋒槍、半自動手槍的分野日漸清晰,毛瑟C96這種不倫不類的武器成了曇花一現。

但是這種武器在一戰結束後,隨著德國戰敗與西方各國對華實施武器禁運,反而作為德軍的剩餘物資被大量提供給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在這群大帥們看來,駁殼槍這種東西簡直太對胃口了——視覺衝擊力十足,槍身短小,最關鍵的是還可以駁接上木質槍套作為自動武器連發掃射,既有手槍的優點,又有衝鋒槍的優點,一槍兩用,便宜實惠,一舉兩得,比那群拿著手動步槍的兵痞們高到不知道什麼地方去了啊!因緣巧合之下,駁殼槍這種在西方處於非主流狀態的武器在當時的中國反而成為了精銳部隊的標準配置,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還廣泛配備於我軍敵後活動的小分隊、首長直接指揮的警衛分隊、中低級指揮員等戰鬥人員身上,承擔著現代意義上PDW的作用,成為了牆裡開花牆外香的典型。


軍武次位面


當你面對敵人,手上有一支威力大、彈匣容量大、體型接近手槍、又能連發/單發切換、而且還可以自行組合當步槍用的武器,你難道會不喜歡?

駁殼槍,正式名稱“毛瑟軍用手槍”,口徑7.63毫米,彈匣容量20發,射速每分鐘900發,有效射程50-150米。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一款自動手槍,1896年由毛瑟工廠正式生產。1912年即由北洋政府購買引進,而中國在引進過程,也開始仿製,現在已知的仿製工廠有:漢陽兵工廠、 鞏縣兵工廠、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等。

在民國軍閥混戰以及抗日戰爭時期,國內槍械製造水平及產量有限,日本控制西方對中國武器出口(駁殼槍作為手槍不在此列),大大小小軍閥爭相對外求購,而“毛瑟軍用手槍”正迎合了中國本土的特殊需求。

西北軍手槍隊

八路軍手槍隊(集成編隊用於突擊及警衛)

國民黨軍隊訓練照

德械部隊

在嚴重缺乏自動支援武器、近戰連發利器的中國戰場,可連發又具備大容量彈匣的“毛瑟軍用手槍”百分百完美在中國紮根,同時不斷被仿製。反觀生產國由於尺寸太大不能做為制式手槍,單價高、攜行不便等原因沒有大量裝備。

PS:捷克式機槍彈匣也才20發;


在中國重武器和自動火器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以及重視輕裝機動的中國軍隊中,駁殼槍正好彌補了這一重要崗位,為中國的抗戰立下汗馬功勞。

雙槍李向陽,絕對經典形象

解放戰爭時期軍人標準照

中國軍隊一直使用到朝鮮戰爭,在蘇聯54式手槍引進後,陸續退出現役,進入民兵、警察等單位使用到上世紀80年代。


河東三叔


德國造的駁殼槍對中國人來說,絕對非常熟悉,它斜挎在腰間,一遇到情況,抽出來可以點射,也可以連發,突突突突20響,殺傷力巨大,像一挺小機關槍,子彈打完,抽出彈匣,把裝滿子彈的新彈匣往彈槽裡一插,隨手一拍,上彈完畢,


抗日戰爭期間出盡了風頭,是我們八路軍,新四軍,地方游擊隊基層指揮員的標準配置,令日本鬼子聞槍喪膽。


周建華楊家將王者歸來


圖注:駁殼槍裝彈是使用橋夾往前置固定彈倉壓彈

駁殼槍一詞為中國獨創,它是對德國7.63毫米M96式毛瑟軍用手槍及其各種衍生型號的統稱。之所以稱其為駁殼槍,是因為該槍配有一個木製槍盒,可以駁接到手槍把上,作為肩託使用。除了這個稱呼以外,中國人還稱它為“匣子槍”、“自來得”,對其連發型號稱為“快慢機”、“二十響”等。

駁殼槍雖然是德國研製的,但因為該槍具有體積和重量偏大,攜行和隱蔽不便;使用彈倉裝彈方式,不利於快速裝彈;零件多,結構過於精密,環境適應性差;構造複雜,加工困難,造價高昂等缺點,所以並沒有在德軍中大量裝備,其他國家也沒將駁殼槍作為制式武器,在西方國家並不受青睞。

圖注:毛瑟M96手槍不完全分解圖

但到了中國,駁殼槍卻風靡一時,很受歡迎。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一直處於戰亂狀態,各派武裝力量對武器的需求量很大。國內生產的武器,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滿足需求,因此極其仰仗從外國輸入武器。但一戰後,西方列強卻對中國實行武器禁運,只有手槍不受限制,在眾多手槍中,駁殼槍裝彈多,火力猛,甚至可以部分起到卡賓槍和衝鋒槍的作用,自然大受歡迎。

圖注:槍把駁接上木質槍盒的駁殼槍

而且在使用過程中,國人用一些“土辦法”彌補了駁殼槍的一些先天不足。比如,連發型駁殼槍在射擊時槍口容易上跳,影響精度,國人便把其橫著打,這樣槍口上跳會讓子彈從左往右掃,反而擴大了覆蓋面積,提高了命中率。另外就是駁殼槍的重心過於靠前,想要單手平端,精確瞄準相當不易,國人便把槍斜著打,概略瞄準後甩手就是一槍,單發精度非常高。


兵工科技


首先並不是駁殼槍受歡迎而是沒得選,雖然駁殼槍一直使用到建國後。有記錄表明部分駁殼槍甚至在編制內被使用到90年代。不過這並不代表駁殼槍有多優秀也不代表中國有多稀罕駁殼槍。而是在手槍這個領域中國一直的匱乏。

(毛瑟軍用手槍)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中國方面一直與德國方面有軍事交流和貿易。不少德國製造的武器設備被引進。而駁殼槍這個彈容量大使用相對較大威力子彈的“盒子炮”很適合中國這種火器相對稀缺又對火力有相對追求的環境。

(毛瑟M1932駁殼槍)

不過有相當多的紀錄以及文獻資料都可以表明德國人在支援中國以及出售中國的武器中大多質量堪憂,很多將殘次品出口中國的事蹟。不過中國方面一來自行測繪仿製,包括漢陽兵工廠等製造廠都在自行生產或者部分製造這種雖然不優秀但是很好用的武器。

(加木託的毛瑟軍用手槍)

中國也通過多種渠道走私購買這種武器,在德國,西班牙等國家收購武器的過程中駁殼槍這種體積重量都大的武器顯然不適合作為自衛武器或者軍官配槍。在中國被當成近距離的壓制武器。

中國的一些修理廠在修理槍械的時候也會製造一些武器。而通過組裝還能使用零件以及自產部分零件用來修補報廢槍械等方式,中國也獲得了一些駁殼槍。這種裝備手槍彈,體積大,射程遠,彈容量大而且部分型號還能夠全自動射擊槍械在中國其實肩負了衝鋒槍的角色也肩負起了非正面作戰武裝人員的火力配置。

(毛瑟軍用手槍設計圖)

其實如果中國有更優秀更方便生產的武器駁殼槍早就會被淘汰了,在中國仿製了蘇聯方面T33手槍之後迅速的替換了絕大多數其他手槍。所謂的大黑星54式手槍迅速的替換了其它手槍。而有些護林隊,林業局等單位因為需求不足或者地處偏遠等因素沒有換裝,這屬於經費問題,已經不是由於性能原因了。


軍情解析


毛瑟手槍當時之所以受到中國人的喜愛,主要就是其外形俊朗,威力大而且,彈容量高這些特點,綜合性能優秀,因此很受當時我國軍民的喜愛。

首先要說一個毛瑟手槍備受歡迎的原因,那就是選擇太少。當時一戰結束後,歐洲多個國家開始簽署協議,禁止對中國出口武器,但是德國等國沒有參與這個協議,因此能夠大量出口多種武器裝備,其中毛瑟手槍、MP18衝鋒槍等這些裝備就大量出口到了中國。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數量足夠而且供貨穩定的只有毛瑟手槍等產品,可供選擇的種類太少。

同時,毛瑟手槍不同於別的手槍,其最大的特徵就是外形俊朗,體積碩大,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往往這把槍一亮出來就能對別人產生巨大的震懾,不戰而屈人之兵。搭配其碩大的木質槍套,可以作為手槍,也能接上槍托作為卡賓槍,幾乎就是那個年代一名軍人的標準武器。當時很多著名將領也喜歡互相贈送毛瑟手槍,足以可見其地位。

此外就是彈容量大威力高。毛瑟手槍是10發彈容量,有的型號是20發彈匣,均要比當時絕大多數手槍多出數發子彈,而這幾發子彈往往在作戰中是很關鍵的。同時,其採用的7.63毫米手槍彈,威力同樣很強,停止作用較好。


前沿陣地


駁殼槍 在中國俗稱盒子炮。

毛瑟

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隔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在中國也稱為匣子槍;如配備20發彈夾則被稱為大肚匣子。其槍身寬大,因此又被稱為大鏡面。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自動手槍之一。

專業的東西就說這麼多,反正也沒人愛看。哈哈

粗淺的介紹一下盒子炮為啥在中國這麼普遍和受歡迎

南昌起義第一槍朱德將軍手中也是這把槍

個人認為在中國盒子炮如此收歡迎有以下的原因,歡迎補充指正

1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正處在水深火熱中,各派軍閥相互征戰,急需要武器進行作戰,而當時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國出口軍火,但駁殼槍作為手槍則不在此列,因此駁殼槍成為各派武裝的首選。

2 當時國內也進行了大量仿製,盒子炮相對結構較為簡單,性能也很穩定,工藝也不算複雜,中國生產了很多,以至於後來還出口到了美國。如果毛瑟生產一百萬把, 其他仿造的50萬來算, 中國便佔了幾近三分之一。

3 彈容量大 射速高,20發的連射確實很牛批。堪比當時的衝鋒槍,有時甚至可以用來進行火力壓制

馮玉祥

將軍甚至用駁殼槍裝備了一個

手槍旅

4 盒子炮外形簡單,也很實用。壽命長,命中率也極好。使用7.63或9mm的子彈,威力也很足。駁殼槍也是當時被日本武器禁運後中國能進口的威力最大的武器。

暫時能想到的也就這些。總得來說盒子炮在中國能這麼受歡迎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和國內情況下所影響的。在二次世界大戰上也發揮了非常出色的表現。


空港丶曲


這個問題你自己節目裡說過,簡單點說就是德國這種駁殼槍,作為手槍威力太大,作為衝鋒槍威力又太小,這武器當時不受待見,所以德國願意賣給中國,而其他國家對中國武器禁運,中國也願意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