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購和高送轉新規來了 A股築底不會一蹴而就

記者 楊帆

本報訊 備受市場關注的回購與高送轉新規出爐!11月23日晚間,交易所發佈了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和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其中,回購細則明確了回購股份的處理方式、決策程序、資金來源和防範忽悠式回購的措施。而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在經過此前《徵求意見稿》的基礎上,僅修改了“相關股東所持限售股解禁期屆滿前後3個月內,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的條款。

回購新規的細則來了:明確回購數量或資金總額的上下限

11月23日晚間,上交所在其官網發佈《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細則”)。該細則作為新的股份回購制度的配套業務規則,遵循公司法《修改決定》總體立法思路,將《修改決定》及證監會相關意見和通知的內容落地,明確具體實施細則,方便上市公司實際操作。先給大家劃重點:

一、要求股份回購信息披露具備明確預期。針對個別公司在股份回購中預期不明、隨意變更的情況,《回購細則》要求上市公司在回購股份方案中,必須明確回購數量或資金總額的上下限,且上限不得超出下限的1倍,不得誤導投資者。

二、《回購細則》還在總結相關監管經驗的基礎上,對董事長、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提議人提議回購的時間、數量、價格區間、投票承諾、董事會意見等從信息披露上作出了規範要求,防範出現“忽悠式”回購提議誤導投資者。

三、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進行的股份回購,在持有半年並履行必要的決策程序後,可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賣出。允許上市公司在回購期間發行優先股。上市公司實施回購的期限由半年延長至一年。

四、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回購股份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實際控制人和董監高在回購期間不得減持股份。

對於上市公司在股份回購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上交所稱,結合已有的市場實踐,借鑑境外成熟市場的做法,做出了多項從嚴監管的制度安排。重點是,一方面嚴格規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實際控制人和董監高人員在股份回購期間的交易行為,堵住內幕交易和“拉抬”減持的通道;另一方面控制好回購的節奏和數量,避免股份回購影響市場正常的交易秩序。

滬深交易所發佈高送轉新規:不得配合減持操縱割韭菜

在回購新規細則發佈的同時,監管層也吹響了對高送轉加強監管的號角。11月23日晚,滬深交易所同時就高送轉發布新規。其中,上交所發佈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深交所發佈了《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引第1號——高比例送轉股份》。

如何認定高送轉?上交所表示,指公司送紅股或以盈餘公積金、資本公積金轉增股份,合計比例達到每10股送轉5股以上。深交所給出定義: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公司每10股送紅股與公積金轉增股本合計分別達到或者超過5股、8股、10股。

根據這兩份文件,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轉方案的,其最近兩年同期淨利潤應當持續增長,且每股送轉比例不得高於上市公司最近兩年同期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

這兩份文件規定,上市公司送轉股方案提出的最近一個報告期淨利潤或預計淨利潤為負值、淨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或者送轉後每股收益低於0.2元的,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

這兩份文件還指出,上市公司提議股東、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前3個月存在減持情形或者後3個月存在減持計劃的,公司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

上交所表示,高送轉屬於權益的內部調整,無法直接反映和提升公司業績,更無法直接提升上市公司價值。相反,高送轉與二級市場行為之間,還容易存在一定的利益鏈條,例如信息合謀操縱、內幕交易等違規行為借道藏身,掩護減持套現、對沖限售股解禁壓力等動機明顯。從既往表現來看,推出高送轉公司的股價雖然在短期內有所上升,但基本呈現過山車走勢,快漲慢跌、漲少跌多,中小投資者極易被“割韭菜”。可以說,嚴重背離公司經營業績的高送轉,往往容易偏離權益調整的本源目的,雖然滿足了市場中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但大多數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可能利益受損。

而此前發佈高送轉預案的正元智慧、正業科技雙雙收到了問詢函,監管層質疑預案與公司業績成長的匹配性,要求說明現金分紅的資金來源等。

築底過程不會一蹴而就 多頭尋找新落腳點

週五三大股指持續低迷,早盤兩市小幅低開,隨後市場單邊下行,近期強勢的創投板塊全線退潮,市場拋售情緒顯著提升,午後,三大股指繼續下行,滬指跌破2600點整數關口,盤面上個股呈現普跌狀態,兩市僅不足200只個股翻紅。截止收盤,滬指報2579.48點,跌幅2.49%;深成指報7636.70點,跌幅3.26%,創指報1308.74點,跌幅3.34%。

滬指失守2600點,市場到底為何大跌?機構認為,昨日市場可謂是泥沙俱下,主線熱點開啟了全面下跌模式,整個市場賺錢效應驟減。總結近期盤面特點:第一,金融股是推動本輪反彈最主要的力量,而殼資源、創投概念則是反彈的受益者,熱點相繼退潮,新晉領漲龍頭未現,反彈行情難為延續;第二,政策面平靜後,連續大幅上攻積累了較多獲利,短線市場有較強回吐需求,調整在所難免。

三大股指齊齊調整,很多投資者疑惑,說好的“底”到底在哪裡?匯豐晉信首席宏觀及策略師閔良超表示,近期積極的政策信號會進一步提升市場的風險偏好,A股估值依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只是估值修復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在前期超跌反彈之後,市場本身存在調整的需要,但維持目前市場處於相對底部的大判斷不變。估值修復的上半場倉位比個股重要,下半場則更需要去挑選行業和個股。

私募人士向《投資快報》記者表示,就指數單日較大幅度的下行看來,伴隨著成交量的放大,快速釋放了前期積壓的高位風險。目前市場的下方仍有“政策底”和低估值的雙保險,前期平臺經過反覆的打磨形成了有效的支撐。可以說,指數下行的空間不大,只是多頭資金需要重新尋找新的落腳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