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好人赵贤若、马益民和马琳的故事

【李世居采写】在大荔县城,提起赵贤若、马益民和小伙子马琳,几乎都认识,成为公认的好人,这些也都是我多年所采访的对象一二三,好人好在哪里,好在多年来不图回报、热衷于连续不断为社会做公益事业,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宗旨,就像他们挂在口边的那句话,让不老的心和青春为美丽大荔做点小小贡献,也算是锦上添花。请看:

全国劳模最美大荔人赵贤若

在大荔县的"大马赛"竞走赛、敬老院、学校.....等等场合都见到全国劳模,年过六旬,精神抖数的赵贤若大姐的身影,她带上"夕阳红"一班子人马在为美丽大荔建设出力流汗、行善事、做好人,不愧为"美丽大荔人" 先后荣获全国财贸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认识赵大姐那是在1970年,她当年担任安仁供销社新华村代购代销双代员,不怕脏不怕累,满腔热情为当地群众服务的精神和事迹在县上流传,恰好,中国商业杂志约我拍一张新闻照片,至今清清楚楚记得,我是骑了个自行车,20出头的我不到一个钟头就赶到安仁新华村参访了她,拍摄照片时,村上不少的妇女纷纷赶来看热闹,不时的对我说,贤若可是个好姑娘,你得好好的宣传呀,那年,我先后两次到她家,所拍摄的新闻照片先后被经济日报、中国商报、工人日报、陕西日报等诸多媒体刊发,从70年代到如今,大姐的精神也在感召着我,多年来一直跟踪采访。退休后,在县创建办的支持下,又组建夕阳红义工服务队,200多名中老年加入到志愿者服务大军,投身于县上举办的各项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义务劳动,敬老院老人服务,为军营官兵送温暖,一切都在情系群众之中,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做好事、做善事都在上百次,成为大荔县城瞩目的亮点。

75岁的退休老党员马益民和他的““东府同州民众乐协会””坚持为大荔县群众义务宣传精神文明15年 可真是奇迹

大荔县退休党员马益民老人,古稀之年,可他却每天奔波忙碌于各类志愿活动中。一跑就是15年。为了能更好地活跃老人们的文化生活,从1999年开始,老马便四处奔波把全县离退休爱好文艺的400多名老年人组织起来。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了“东府同州民众乐协会”带领大家编写、排练反映我县招商引资、计划生育、农业科技、戒毒禁赌、好人好事、移风易俗、平安创建等内容的精彩文艺节目进行义演和开展志愿者义务活动,先后组织文艺演出500余场,在全县四大街、四大广场以及各个小区开展的义务劳动、社会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达300余次,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被大荔县文明委授予首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年轻的理发师马琳成“名人”,其所以是名人,是因为他坚持100多次下乡,坚持5年义务下农村为老人免费理发而出名,不少的人都知道小伙子是好人。

着装新潮、发型酷炫,80后的的马琳一脸帅气、精干在他的身上彰显。今年29多岁的马琳,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有梦想,敢闯荡,14年前为了学习一门出色的美发技艺,他不远千里从老家走出农村来到南方打工,从最初的“小伙计”“洗头小哥”用了近十多年的时间的“修行”终得正果、出师后,在大荔县城,办起最新潮流的审美国际美发沙龙,创立了审美国际爱心公益组织,从那时起,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关爱老人,弘扬正能量为出发点:以免费为60岁以上老人理发为起始点,从头做起,从小事做起,坚持做好公益事业,被群众称为“最美理发师”。而用他的话来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服务老人更有意义,要用真诚和爱心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为群众理发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罢了。用手中的理发剪刀,理出了一缕默默的付出、不求回报和爱心,只为能够帮助更多老人理发,就感到很开心。

大荔好人赵贤若、马益民和马琳的故事

全国劳模最美大荔人赵贤若

在大荔县的"大马赛"竞走赛、敬老院、学校.....等等场合都见到全国劳模,年过六旬,精神抖数的赵贤若大姐的身影,她带上"夕阳红"一班子人马在为美丽大荔建设出力流汗、行善事、做好人,不愧为"美丽大荔人" 先后荣获全国财贸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认识赵大姐那是在1970年,她当年担任安仁供销社新华村代购代销双代员,不怕脏不怕累,满腔热情为当地群众服务的精神和事迹在县上流传,恰好,中国商业杂志约我拍一张新闻照片,至今清清楚楚记得,我是骑了个自行车,20出头的我不到一个钟头就赶到安仁新华村参访了她,拍摄照片时,村上不少的妇女纷纷赶来看热闹,不时的对我说,贤若可是个好姑娘,你得好好的宣传呀,那年,我先后两次到她家,所拍摄的新闻照片先后被经济日报、中国商报、工人日报、陕西日报等诸多媒体刊发,从70年代到如今,大姐的精神也在感召着我,多年来一直跟踪采访。退休后,在县创建办的支持下,又组建夕阳红义工服务队,200多名中老年加入到志愿者服务大军,投身于县上举办的各项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义务劳动,敬老院老人服务,为军营官兵送温暖,一切都在情系群众之中,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做好事、做善事都在上百次,成为大荔县城瞩目的亮点。

大荔好人赵贤若、马益民和马琳的故事

  75岁的退休老党员马益民和他的““东府同州民众乐协会””坚持为大荔县群众义务宣传精神文明15年 可真是奇迹

大荔县退休党员马益民老人,古稀之年,可他却每天奔波忙碌于各类志愿活动中。一跑就是15年。为了能更好地活跃老人们的文化生活,从1999年开始,老马便四处奔波把全县离退休爱好文艺的400多名老年人组织起来。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了“东府同州民众乐协会”带领大家编写、排练反映我县招商引资、计划生育、农业科技、戒毒禁赌、好人好事、移风易俗、平安创建等内容的精彩文艺节目进行义演和开展志愿者义务活动,先后组织文艺演出500余场,在全县四大街、四大广场以及各个小区开展的义务劳动、社会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达300余次,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被大荔县文明委授予首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大荔好人赵贤若、马益民和马琳的故事
大荔好人赵贤若、马益民和马琳的故事

  年轻的理发师马琳成“名人”,其所以是名人,是因为他坚持100多次下乡,坚持5年义务下农村为老人免费理发而出名,不少的人都知道小伙子是好人。

着装新潮、发型酷炫,80后的的马琳一脸帅气、精干在他的身上彰显。今年29多岁的马琳,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有梦想,敢闯荡,14年前为了学习一门出色的美发技艺,他不远千里从老家走出农村来到南方打工,从最初的“小伙计”“洗头小哥”用了近十多年的时间的“修行”终得正果、出师后,在大荔县城,办起最新潮流的审美国际美发沙龙,创立了审美国际爱心公益组织,从那时起,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关爱老人,弘扬正能量为出发点:以免费为60岁以上老人理发为起始点,从头做起,从小事做起,坚持做好公益事业,被群众称为“最美理发师”。而用他的话来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服务老人更有意义,要用真诚和爱心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为群众理发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罢了。用手中的理发剪刀,理出了一缕默默的付出、不求回报和爱心,只为能够帮助更多老人理发,就感到很开心。

大荔好人赵贤若、马益民和马琳的故事
大荔好人赵贤若、马益民和马琳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