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八年農村分地後糧食突然大增產,這突然增產都有哪些原因?什麼是根本原因?

空山新雨48935221


責任制後糧食大增靠的是農民實幹和增加了農業投入所取得的。在大集體的時候生產隊的經濟基礎幾乎為零,往農業生產上的投資更是微乎其微,那時生產隊沒有經濟來源,就靠那點糧食,如果年景不好除去口糧牲畜(牛、馬驢)都不夠喂,哪兒有錢往農業投資。再說生產方面,社員參加動都是出工不出力,因為多勞不多得。從大隊到生產隊有點職務就很少參加勞動,他們卻掙著全年最長的工分,嚴重影響了社員的勞動積極性。

責任制農民自由了,他們的首選就是走出去掙錢,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們有了經濟基礎,在多勞多得的刺激下加大了土地的投入,再加上大幹苦幹,二到三年的時間糧食將近番了一番。


手機用戶52088617679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一九七八年我國並沒有分田單幹,一九七八年全國農作物大豐收,這一年仍然是集體經營。

安徽小崗村的大包乾始於1978年的11月,當時18戶村民摁下了17個手印。我國大部分地區分田到戶是在80年及以後的年份。


實行聯產承包到戶,缺期內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生產的積極性。事實上農民從集體到單幹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好處。

糧食的增產和大包乾有聯繫嗎?

答案是肯定的,大包乾以後男女老少齊上陣,人人願意多出力,多流汗,產量的提高是理所當然的。


話說回來,糧食的大幅度增產不是大包乾帶來的,這種結果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七十年代底我國大量進口化肥的同時,也引進大批化肥生產線,化肥的普及應用是糧食增產的重要因素。記憶當中我們當地農村當時有挪威的尿素,美國的二胺和日本尿素。

七十年代的種子繁殖也取得突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從國外引進的小麥品種,雜交玉米的制種和推廣都決定了糧食產量。

綜上所述,當年的糧食增產的決定因素不是大包乾,它是科技的發展、應用的結果。


大包乾以後,農田水利設施遭到破壞,森林植被逐年減少,同樣的影響了動植物的多樣性,降低了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當時農村開始走向機械化,包產到戶的推廣直接延緩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霧中觀你


先來看一張統計圖表,應該不難看懂。

從這個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糧食產量建國後處在緩慢上升狀態,到1958年之後,有一個明顯的低谷,也就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但從1962年之後開始,又出現了一個比較快速的增長期,這個快速增長期一直持續到1972年左右,到1978年都處於比較平穩的狀態,沒有明顯的升降。

而且,這個圖表反映得非常直觀,從1962年到1972年的這十年中,糧食產量的增速明顯要比1978年到1984年這個時期快,因為圖標上前一個時期的坡度要比後一個時期更陡一些。但眾所周知,1962年到972年這個時期,是大集體時期,而1978年之後開始出現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帶來的紅利,普遍認為在1984年結束。

數據也許會遮蔽很多問題,但不會說謊。至少從這個統計數據來看,看不出來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效率比大集體時期能高多少,又在什麼意義上推動力中國的糧食產量增加。更能說明問題、暴露真相的反倒是中國的化肥使用量,從1962年之後一直在穩步增加,而且,化肥使用量在1978年之後的增速明顯加快了。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1978年之後的一段時期內的糧食產量增加,主要並不是由於聯產承包責任制,而是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帶來的效應。往前看,中國的化肥使用量在1970年之後到1978年這個時期,基本上處於平穩時期,沒有明顯升降,也和中國的糧食產量增速基本上同步。

到1985年之後,雖然化肥使用量的增速明顯加快,但糧食產量的增速仍然沒有太大的明顯增加,甚至在1990年代還出現了兩次明顯的糧食產量下降,這又是為什麼呢?總不能說這之後農村不搞聯產承包責任制了,又退回到大集體時代去了吧?這還要考慮到,在1980年之後,從國外引進產量更高的種子帶來的效應。

那麼,為什麼大集體時期的十年為什麼會比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的糧食產量的增速明顯要快呢?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搞了集體化改造,農村有了大集體,能夠進行一些大型基礎水利設施建設,改善種植條件,同時還可以利用農閒時間進行土地平整,以及開墾荒地等,增加可耕種土地面積,這都是有利於糧食產量增加的事情。

一般都認為,1878年開始實施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糧食產量增加是農民的勞動積極性提高了。也就是說,單位土地面積上投入的勞動更多了,所以糧食增產了。為了讓這個解釋成立,於是出現了許多在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前的農民在為集體勞動的時候,出工不出力、磨洋工之類的說法。但如果去問任何一個經歷過那個時期的人都不會承認,自己在大集體時期的勞動積極性有問題,出工不出力。

這同樣可以反過來解釋1990年代糧食產量為何一度止步不前,乃至出現了兩次明顯的下降。

正是因為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之後,大集體開始逐步瓦解。1980年代村集體還能夠動員村民參加植樹造林等集體勞動,但到1990年代之後,隨著外出打工者越來越多,農村越來越難進行必須的集體建設,比如修路、植樹、水利設施維護等,都無能為力了。因此,從1980年代開始,農村的基礎水利設施就開始衰敗,單位土地面積上投入的勞動也減少了,只能依賴化肥使用量增加和種子改良來提高糧食產量。

而在2000年到2003年這個時期,糧食產量和化肥使用量甚至在數據上已經重合了。這意味著什麼呢?每產一斤糧食,就要投入一斤化肥。需要注意的是,對農民來說,化肥是要用錢買的,等於是投入,糧食是農民的產出。化肥使用量不斷增加,而糧食增產有限,這就意味著農民種糧的利潤空間在不斷減少,這也就是為什麼1990年代中後期會出現“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三農問題的原因。

從實際效果來看,堅持走集體化道路和分田單幹的村也是天壤之別。華西村、南街村等名揚全世界的村子,基本上都是堅持走集體化道路的,如今早已經實現了共同富裕。而最早提出分田單幹的安徽小崗村,雖然這些年來各級政府一直在不斷補貼,但至今仍然算不上富裕,只能說窮。而且,在1978年之後,聯產承包責任制在許多地方仍然是受到抵制的,最後是以強力方式推動才執行下去。比如《平凡的世界》裡的田保軍,後來就因為推動聯產承包責任制有力,被調到另一個抵制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地方去了。


蕭武


首先,1978年沒有分田到戶!77年至79年全國風調雨順!我記的78年大豐收,我村農戶家裡都吃上了白麵饅頭(座標河北冀州)。我們村是搞的比較好的,有55大拖一臺,:28大拖一臺,20大拖一臺,小四輪拖拉機5臺,大牲畜若干,村辦丶隊辦副業若干!這得益於集體力量,農業基本實現了半機械化!照這條路走下去,我村到2000年絕對能實現四個現代化中的農業機械化目標!但自81年分田單幹後,農民力量小了,加上原來水利設施的廢棄,到2010年左右才實現了機收機種!所以說小崗模式只能在小地方實行,假如再晚分幾年地,中國農業靠集體積累,完全比現在好!管窺之言莫見笑!


冀上布衣


我只想問問,突然增產了嗎?聽起來比神話還神話。返回去調查一下歷史,文字真是一把好劍啊!我是農村的戶口,88年,我還和城裡的同學借糧本買面吃,9元錢一袋麵粉。因為村裡自家承包的土地除去上交公糧後,留下的餘糧根本不夠吃,從我人生記憶中,78年~88年,是我最吃不飽肚子的十年,88年~98年,是我交不起農業稅的十年,然後,背起行李,進城,走進浩浩蕩蕩的農民工行列。請給歷史留下一點真實吧!


北斗西星


改革開放了,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制定了黨的好政策。不再確立以階級鬥爭為綱,把全國人民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上來。達到了公正,自由,民主一箇中華民族的安定團結的大好形式。在黨的好政策推動下,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大力發展了生產力。使農民在自己的包產地裡有責任,有信心,還有奮鬥的精神在支撐著,決定的因素在於是人。勝勢了糧食突然大增產。


來一兩二鍋頭008


英國牛津大學有一本通識讀物《全球經濟史》,這本書作者根據大量的數據進行計量分析,認為造成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糧食產量迅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50年代和60年代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

第二,從60年代後期開始,各種“奇蹟稻”(日本人的叫法,我們的品種要早於日本)、雜交稻、小黑麥等優良品種陸續投入使用;

第三,七十年代前期,中國引進了數條農藥和化肥的生產線,農藥化肥產量和使用量大增。

作者認為,根據他的分析,無法得出“包產到戶提高了糧食產量”這樣的觀點。



用戶61511321653


小編是在胡說八道,說些好聽的給誰聽呢?首先,1978年還是集體生產,你為什麼要把明明是在集體生產的情況下收成的增加說成是單幹的功勞呢?你要騙年輕人還可以,騙我們這些過來人可能嗎?其次,農業生產高產的因素許多評論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這裡就不再多說了,最後,單幹後,原來集體攢下的家產幾乎全部損壞,比如原來我們隊有一半的糧食產量是水稻,因為分田後,沒有人再管引水渠,沒有了水,怎麼種水稻?現在在農村幾乎全是50以上的人在種地,年輕人都進城打工了,他們不願意也不會種地,如果一旦工打不成了,他們就會沒有收入,而地也種不來,那時中國才真正是會發生最大的危機!


廖紅丁1


小編有嚴重的惡劣觀點傾向,害怕說真話,講實話。對不同看法,肆意刪回答!難道小編只喜歡吹虛,溜鬚拍馬,文過飾非,說瞎話嗎?!要不是以前打下水利建設、興建化肥廠、著手抓緊農作物的優良品種培育這個重要的根本基礎(這些根本基礎,從1975年就已經初見成效),從根本上解決制約糧食增產的根本因素,他單幹和1949年前的幾千年單幹有什麼兩樣?!小編你說說!!!


大漠孤煙夕陽晚風


啥也不說,長眼睛的自己看,有大腦的自己來分析,我只管報數字:

袁隆平雜交水稻研究成果:雜交水稻分一系,二系和三系.1975年,世界第一批雄性不育雜交稻在中國誕生。1973年,終於突破難關,在世界上第一個育成強優勢秈型雜交水稻,1974年和1975年在南方多處試種效果良好,1976年後開始大面積推廣。從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國家。國內外的生產實踐證明,在同樣條件下,雜交種比一般良種增產20-30%,高的達50%以上。1993年,我國研製的兩系法雜交水稻開始大面積試種,與原來普遍種植的三系法雜交水稻相比,平均每公頃增產15%。

到1976年底,全國水利設施已經基本完善。

那時,我國又花外匯從國外引進了兩條化肥生產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