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泥吧嗒

泥吧嗒:就是洛陽話,很地道的洛陽話兒,常說但會被忽略的洛陽土語:摔了一跌,弄了一身泥吧嗒。恁這樣說過嗎?房頂漏了,弄點泥吧嗒再糊糊兒.....這樣的話,恁聽過嗎?看到這裡的洛陽夥計可能感覺這句話兒沒多大意思,可不寫你不是會忘記了嗎,不寫不就失傳了嗎。

吧嗒bādā:是象聲詞,表示一種雙音的聲響。吧嗒一聲把門關上了;他吧嗒了一下嘴,一聲也不言語啦。俗語使用吧嗒的比較多。

實際我們想想,在蓋瓦房時,需要“麥秸泥”鋪頂粘瓦,怎麼把麥秸與黃泥融合呢?工具很難攪和均實,這就得脫鞋上大腳丫子踹啦,這時候的出現的聲響再看看腳下的泥巴,就不奇怪啦。一般這個時候:師傅都會囑咐徒弟:好好踹踹,搋(chuāi)勻實了啊。請注意這個發音啊:踹與搋音接近,意思接近,但用法不一樣。上腳了,自然是踹,畢竟這些泥巴還要使用其它工具,還要上手,所以,師傅的兩個發音是對的。“搋”字洛陽人過去也常說,比如:烙餅饃的工藝,需要彈水和反覆的搋麵,這樣麵糰勁道兒,烙出來的餅饃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