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得以成功,并非诸葛亮高明,而是因为对手的有意成全

说起《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他可是妇孺皆知的足智多谋的智者形象,他以在两军阵前善思虑、计谋多而出名。

说起“空城计”,更是神奇得不得了,诸葛亮在己方军队空虚的情况下,大开城门,命人在城门前从容洒扫,以迷惑对手司马懿,使对手疑窦丛生,恐有埋伏而撤退大军。空城计的成功上演,让诸葛亮再一次名声大振。

可是人们不知道的是,“空城计”能够得以成功实施,并非是因为诸葛亮有多么高明,而是因为对手的有意成全!

“空城计”得以成功,并非诸葛亮高明,而是因为对手的有意成全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极有能力的人,他们都擅长谋略,可谓是老相识,只不过他们二人是各为其主。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的才华出众,对他有忌惮之心,于是他先命人散播司马懿要造反的舆论,让曹睿中了反间计,才一心想要除了司马懿,在大将曹真的担保下,司马懿才保住性命,得以告老还乡,诸葛亮得此消息后,放下心来出兵伐魏。

诸葛亮为军师后,在战场上屡屡获胜,让曹魏一方无法抵挡住蜀国军队,在无奈中才启用老将军司马懿,曹魏很清楚,只有司马懿才能和诸葛亮形成制衡,扭转不利战势。

“空城计”得以成功,并非诸葛亮高明,而是因为对手的有意成全

司马懿果然是军事奇才,他不负众望,出山后迅速扭转败局,在斩灭蜀方马谡先锋部队后,又连克三城,使蜀军受到重创。

在这情况下,司马懿率领10万大军来到西城,由于来得迅疾,诸葛亮还不及撤退,城里只剩下两千多名老弱残兵。此时诸葛亮想出了空城计,结果是司马懿狐疑之下,撤军而走。

司马懿是因为猜疑害怕撤军的吗?分析一下就知道,其实并非如此。

“空城计”得以成功,并非诸葛亮高明,而是因为对手的有意成全

司马懿真不是因为害怕伏兵才撤退的,如果真有些担心,他大可以派遣先锋队进城试探虚实,而且退一万步说,即使有伏兵,手握十万军队,完全能把小小的西城围困起来,小小孤城被困数日,便可知到底有无伏兵。到时候生擒诸葛亮,是易如反掌的事。

可是司马懿没有这样做。

“空城计”得以成功,并非诸葛亮高明,而是因为对手的有意成全

这是因为,司马懿在这场军事博弈中,他想到的不仅是和蜀国的诸葛亮之间的对垒,还有曹魏政权和自己之间的关系。他这次被启用,正是因为诸葛亮北伐顺利,他司马懿的价值才被重挖掘。如果诸葛亮被他轻易生擒或杀掉,那么弱小的蜀国实力将会大减,丧失了抵抗魏军的力量,到那时,司马懿的价值就会打折扣,他的结局有可能是再次告老还乡,被打回原形。

在这种情形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明知“空城计”的实况,知道诸葛亮在制造假象哄骗他,他却顺水推舟故意上当,用以麻痹当时的魏帝曹睿,同时也成全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成全了对手的同时,更是成全自己,以图将来的大业。

“空城计”得以成功,并非诸葛亮高明,而是因为对手的有意成全

所以,空城计并非是诸葛亮的才智过人,实际上是高手与高手的过招,而且司马懿似乎更加棋高一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