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40組關鍵詞⑭:從“希望工程”到“建設教育強國”

“黑屋子、泥臺子、爛桌子、破凳子,坐著一群泥孩子。”這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鄉村學校尤其是偏遠山區學校的真實寫照。歷經四十年的變遷,當今中國的鄉村學校,早已舊貌換新顏:高標準的教學樓、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平整寬闊的操場、整齊劃一的校服……“村裡娃”像城裡孩子一樣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讀書、學習。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國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必然要求。

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伴隨改革開放的浩蕩春風,我國教育事業在超常規、高品質的道路上飛速發展,從“希望工程”到“實施義務教育”再到“建設教育強國”,其變化可謂翻天覆地、令人讚歎。

40年40組關鍵詞⑭:從“希望工程”到“建設教育強國”


希望工程:“讓貧困孩子讀得起書”


說到“希望工程”,人們總想起的是那雙大眼睛。1991年5月,7歲的蘇明娟是安徽金寨縣張灣小學的一年級學生。中國青年報記者到金寨縣採訪,蘇明娟那雙代表貧困山區孩子“渴望讀書的大眼睛”被攝入記者的鏡頭。照片中,女孩手握鉛筆,濃密的黑髮、尖尖的下巴,一雙求知若渴的大眼睛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

這幅題為《我要上學》的照片發表後,很快被國內各大報紙雜誌爭相轉載,成為“希望工程”的宣傳標誌。

上世紀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國每年有100多萬小學生因家庭貧困交不起幾十元的學雜費而失學。一些偏遠山區輟學率超過了90%,有的村子甚至二十多年沒有出過一名初中生。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上至黨和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幹部群眾;從花甲之年的老者,到幼兒園孩子,大家紛紛為“希望工程”慷慨解囊。

經過“希望工程”資助,蘇明娟考入安徽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銀行工作人員。2005年,她將自己的第一筆工資捐給了“希望工程”,之後每年定期捐款,從未間斷。

一棟棟美麗的校舍拔地而起,一間間設施完備的實驗室投入使用,一批批大學生和志願者們走進鄉村學校支教……“希望工程”在大山深處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現任河北省淶源縣東團堡鄉中心小學副校長的張勝利,是20多年前“希望工程”資助的第一個學生。

1987年張勝利10歲,爸爸生病,媽媽智障,家裡經濟狀況十分困難。

當父親告訴他,家裡沒錢負擔學費,甚至奪過他手中的書包扔進灶膛。張勝利不顧一切地從火堆裡拽出書包,眼淚奪眶而出。

1989年10月17日,中國青基會和淶源縣給張勝利辦了救助證,他得到了“希望工程”給予的200元的救助費。

在“希望工程”的資助下,張勝利讀完了小學和初中。1995年8月,中國青基會實施教師培訓計劃,張勝利被上海第一師範學校免試、免費錄取。

張勝利畢業後放棄了留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了桃木疙瘩村擔任村小教師,將這份希望繼續傳遞下去。

據瞭解,截至2017年底,全國“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捐款140.4億元,資助困難學生574.8萬名,援建希望小學19814所,援建“希望工程”圖書室29170套,培訓教師106558名。

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這是上世紀80年代末,一句幹部群眾耳熟能詳的口號。

改革開放之初,百業待興,國家財力不足,對教育的投入遠不能滿足教育的需求。從某種層面說,農村義務教育的“半邊天”是靠農村教育附加費和農民籌資撐起來的。

儘管如此,教育環境差、失學率高,依然是當時教育無法直面的傷痛,尤其是在一些貧困地區,上學對那裡的孩子來說依然很遙遠。1999年,著名導演張藝謀拍攝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反映的正是這種情況。

仇玉林是江蘇揚州的一位鄉村小學教師,在教育戰線工作了整整40年,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教育的巨大變化。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佈實施,明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但在義務教育實行之初,當地還是有部分農家孩子因為交不起學費上不了學,仇玉林經常和其他老師一起,不厭其煩上門做家長的工作。

仇玉林回憶,當時有家長把小孩藏在船艙裡,說孩子不在家,但孩子還是很想上學,她聽到老師的聲音,就在船艙裡敲船板,老師聽到響聲,打開船艙發現孩子就在裡面。後來班主任老師允諾家長,只要同意孩子去上學,學費由學校想辦法解決。

2006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奉新縣二中教師周麗珍在2007年全國兩會上說的“種田不交稅,上學不繳費,盤古開天地,這是頭一回”這句順口溜,立即成為當年許多報章雜誌引用的“金句子”。也正是在那一年,農村義務教育實現了免收學費。

自此,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全面免除城鄉義務教育學雜費的進程不斷加快,2008年,繼農村實行義務教育之後,城市義務教育也實現了免除學雜費,全國2.59萬所城市中小學的2821萬名學生都可以免費上學了。

建設教育強國:優先發展重點投入


從“沒學上”到“有學上”再到“上好學”,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教育大步向前,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謀劃國家發展的大局中,始終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強化頂層設計,推進深化改革,不斷加大投入,教育規模逐年擴大,使我國成為世界教育大國,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

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連續保持在4%以上。2017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達42557億元,比上年增長9.43%。教育投入越來越多,教育資源越來越優質。

經過40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各級各類教育的普及水平令人振奮。

今年7月,教育部公佈《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曬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40年間,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從1978年的不足12%提高到2017年的79.6%,達到了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小學階段淨入學率從1978年的94%、初中階段毛入學率66.4%、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33.6%,到2017年分別達到99.9%、103.5%和88.3%,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1978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為2.7%,在學規模為228萬人;到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45.7%,在學總規模達到3779萬人。40年間,研究生人數從1978年的10708人增至2017年的80.61萬人;畢業人數從1978年的不足百人,增長到2017年的57.8萬人。

通過一系列政策的推進,截至2017年,90%以上殘疾兒童享有受教育機會;80%以上的農民工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公辦學校就學……

數字的背後是中國教育發展的深刻變化:學前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成果進一步鞏固,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不斷提升,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教育總體發展水平已邁入世界中上行列,正向著教育強國邁進,中國教育事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40年的教育發展和中國的改革開放一樣,可圈可點。

改革開放40年,從“希望工程”到“建設教育強國”,中國教育創造出的奇蹟,舉世驚歎!(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李玉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