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轉自 彩雲的機械整備間

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4.7mm無殼彈也是北約第二次輕武器彈藥選型的競標項目之一,毫無疑問這是所有方案中最具科幻色彩、最大膽最騷浪一個,也最終奠定了它步子太大扯到蛋的悲劇結局。

1967年美國正式裝備M16步槍和5.56mmM193步槍彈之後,西德對小口徑步槍彈是有過關注的,在上一期文章中,彩雲也介紹過西德4.6x36mmDAG步槍彈和HK36突擊步槍。西德遲遲沒有換裝小口徑軍用步槍,並不是他們從根本上否定小口徑步槍彈的優點,而是他們認為小口徑步槍彈的提高是有限的,應當一步到位,直接使用全新的、劃時代的步兵武器,那就是G11無殼彈步槍。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G11無殼彈步槍

G11無殼彈步槍項目分兩個子項目,一個是步槍本身,由HK公司負責研製,還有一個是無殼彈,由那買特·諾貝爾公司(DAG)負責研製。

無殼彈,就是不使用金屬藥筒,直接將發射藥與彈頭一起壓鑄成型的彈藥。無殼彈在20世紀曾經有多個試驗性探索,G11步槍使用的無殼彈也經歷過多個設計方案,早期使用過4.3mm、4.9mm等多個口徑,後來確定為4.73mm口徑。最初的方案彈頭是突出在藥塊外的,後來的方案改成埋在藥柱內。最終定型的產品叫DM11無殼彈。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20世紀的幾種試驗無殼彈

DM11無殼彈外形與普通槍彈差異極大,為7.9x7.9x33mm的方柱形,為區分前後,方柱形四條稜靠近彈頭方向開有四個凹槽。整個方柱形彈體全部由發射藥壓鑄而成。在無殼彈研製早期,DAG公司使用過硝化棉壓鑄發射藥,結果發現硝化棉燃點低,又因為無殼彈無金屬藥筒,發射藥直接接觸彈膛,自燃問題非常嚴重,早期樣槍試驗中以3發點射的方式射擊,不到20發就會出現自燃。為此,DAG公司只能重新尋找耐高溫發射藥,最終選擇的發射藥成分說出來嚇死人,為猛炸藥奧克託今!這種炸藥猛度很大,比黑索金都大,主要用於破甲彈戰鬥部裝藥等對爆速要求很高的地方,而且價格昂貴。當然,奧克託今要作為發射藥不能直接用,得加入鈍化劑、粘結劑、纖維素(加強機械強度)等成分,藥柱外面還有一層可燃的防潮防黴阻燃層,用各種手段提高無殼彈發射藥的抗自燃能力。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DM11無殼彈與5.56x45mmM855彈對比

DM11無殼彈口徑為4.73mm,彈頭外徑4.93mm,為覆銅鋼被甲全鉛芯結構,重3.25g,長20mm,整個彈頭都埋在藥柱內。由於彈頭採用埋入式設計,為避免擊發時彈頭後方、前方的發射藥一起燃燒產生的推力互相抵消,DM11無殼彈彈頭前方有一個聚乙烯塑料帽,擊發時火藥燃氣作用在塑料帽上牽引彈頭前進,當槍彈飛出槍口後塑料帽被火藥燃氣吹碎降解。DM11全彈所有零件除彈頭和塑料帽外,都能在膛內燃燒完畢,所以不需要設計拋殼裝置。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DM11無殼彈結構

無殼彈技術有很多優點,它省略了金屬彈殼,全彈重量大大減輕,而且不需要在自動武器上考慮拋殼機構的設計,節約射擊自動循環的時間,大大提高射速,但是無殼彈也有很多在當時無法解決的缺陷,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發射藥對槍膛的燒灼和自燃,雖然採用耐高溫發射藥等一系列技術,自燃問題還是沒有徹底解決;再有就是因為使用奧克託今這樣高猛度的發射藥,G11無殼彈步槍膛壓很高,這對槍膛氣密性是極大的考驗。

G11無殼彈步槍裝填子彈的方式也很特別,無殼彈封裝在塑料盒內,裝填前撕掉塑料盒封條,直接往彈匣口套,塑料盒內的無殼彈就全部裝入彈匣,一個彈匣容量為45發(早期為50發)。彈匣在G11步槍上的安裝方式也很特別,平行安裝在槍身上方彈匣槽內,可並列裝3個彈匣,彈匣內的子彈都是頭朝下佈置的,進膛時需要旋轉90°。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G11無殼彈步槍的彈匣安裝在槍身上方彈匣槽內,可並排放3個(圖中放了2個)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把DM11無殼彈的透明塑料封裝盒往彈匣口一套,子彈就裝進彈匣了

在步槍子系統方面,G11步槍也大躍進,使用了很多超時代的技術:

1、旋轉彈膛

由於G11無殼彈步槍不需要抽殼,所以槍機沒有必要前後運動,而是直接旋轉運動,進彈時槍機旋轉對準上方彈匣口,一發子彈從上方入膛,隨後槍機旋轉90°對準槍膛發射。由於不需要做往復運動,不需要拋殼,G11的旋轉槍機完成一次射擊循環的時間極短,當進行3發點射時,理論射速高達2000發/分,打完一個3發點射只需60毫秒。但是這種旋轉自動機的結構實在是太複雜了,它通過導氣裝置驅動齒輪,把導氣裝置的前後運動變成圓周運動,槍機複雜如同鐘錶。要說世界上槍機結構最複雜的武器,G11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G11無殼彈步槍的旋轉槍機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由於槍機是旋轉工作的,所以G11步槍的首發上膛工作不是拉槍機,而是扭轉槍機。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G11如同鐘錶般複雜的槍機

2、浮動自動機

傳統的自動步槍,自動機在機匣內往復運動,射擊一次往復一次,在自動機後坐終了撞擊機匣尾部時,把後坐力傳遞給射手。理論上說,單發射擊的時候等後坐力傳遞到射手肩膀上時,彈頭已經飛出槍口,後坐力對射擊精度沒什麼影響,但是連發射擊時,第一發子彈的後坐力傳遞給射手,槍口上跳,槍口還沒恢復到原先位置時第二發又打出去了,隨後是第三發、第四發……連發射擊時上一發子彈的後坐力會影響下一發子彈的射擊精度,這是傳統自動步槍無法徹底客服的,即使是使用中間威力步槍彈或者小口徑步槍彈,也只是儘可能減少這種上跳。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G11步槍的浮動槍機示意圖,在單發射擊和連發射擊時,每射擊一次浮動體浮動一次,在3發高頻點射時,一次點射發射3發,浮動體還是浮動一次,射手只在最後一發射出後感受到後坐力。

而G11使用的是一種叫做“浮動槍機”的技術,它的槍機裝在一個浮動體上,當單發時,浮動體不動,只有槍機在轉,和普通自動步槍差異不大(唯一的差異就是槍機是在旋轉,不是往復);在進行3發點射時,浮動體會前後浮動,3發點射以2000發/分的極高射速打出去,3發全部出膛後浮動體才會後坐一次,把後坐力傳遞給射手,射手會感覺到輕微的後坐力,此時3發子彈早已出膛,第1發的後坐力沒有影響第2第3發的射擊,因此3發點射的散佈

(理論上)將非常密集。

除了步槍,G11還有一個輕機槍型,G11輕機槍的子彈儲存在槍托裡,DM11無殼彈在裡面疊得方方正正,共有300發。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G11班用輕機槍和它的彈箱結構

西德政府和HK公司對G11無殼彈步槍系統一度是非常樂觀的。他們認為北約第二次輕武器彈藥選型只是一個過渡,最終G11無殼彈步槍將憑藉壓倒性優勢走上人生巔峰,成為北約統一的未來步槍系統裝備所有北約國家,但現實卻慘淡得突破底限。1980年代改進後的G11無殼彈步槍(口徑改為4.92mm)參加了美國先進戰鬥步槍(ACR)項目競標,結果運用了浮動自動機、超高速點射技術的G11,其中距離短點射精度居然還不如M16A2步槍,原因是彈頭太小太輕,受風偏等因素干擾太大,距離一遠散佈就明顯加大。最後ACR項目黃了,G11無殼彈步槍什麼也沒撈著。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G11無殼彈步槍參加美國ACR項目競標的照片

美國不要,西德自己用,再怎麼滴,G11無殼彈步槍總比還在使用大威力步槍彈的G3步槍好吧?折騰到1986年,西德宣佈G11步槍通過測試,“將”於1987年開始試生產,又在1990年宣佈,西德國防軍正式開始列裝G11無殼彈步槍。但就在這一年,冷戰結束,東歐劇變,柏林牆倒塌,德國面臨的軍事壓力驟減,此時德國再也沒有動力拿出那麼多錢去砸這個項目了,最終G11無殼彈步槍項目下馬。

因為G11無殼彈步槍項目的窮折騰,德國國防軍成了北約國家中換裝小口徑突擊步槍最晚的國家,兩德統一後懶得再折騰的德國國防軍選了HK公司一個保守的活塞短行程導氣式步槍作為制式步槍,也就是HK公司的G36步槍。

番外篇:西德G11無殼彈步槍和DM11無殼彈

G36步槍是德國放棄G11無殼彈步槍後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