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犯人常常被发配宁古塔,那么宁古塔是什么地方,环境气候是怎么样的?

木头老罗


宁古塔不是塔,而是一个地名,大致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辖地大概在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地区,地靠日本海。满语中”宁古”是“六”思,“塔”是“个”,所以宁古塔的意思是"六个",据传

是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所生的六个儿子曾居此地。

宁古塔有新旧两城,相距约25千米。旧城位于今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城村,努尔哈赤曾在此驻军。康熙五年(1666),清朝营建新城,位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此后两百余年,这里都是清朝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

不管是新城还是旧城,都位于今黑龙江省,这地界的气温有多低的众所周知的,可谓苦寒之地,如果不是军事需要,清朝也不会将之设为重镇。再加上当时的植被覆盖率是相当之高,周边的山林那是豺狼虎豹横行,动辄伤人性命。

如此气候严寒的险地,却被清朝当作流放之地,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剧中看到清朝皇帝流放人一般都是流放到宁古塔,因为这种流放其实比直接杀人还痛苦,而且宁古塔苦寒人少,需要人员改造,这些“罪犯”再合适不过。

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两百多年,流放人员源源不断地被押送至宁古塔,说实在的,那些死在路上的人甚至能够用幸运来形容,因为在宁古塔等待他们的将是比死亡更艰难的生活。

宁古塔是满人发源的地方,也是宁古塔将军的驻地,这里有着许多满人,但他们是不怎么干活的,干活的是流放人员,满人的职责就是监督流放人员垦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皇族故乡的面孔。不过这些流放人员的基本权力毫无保证,不仅要忍饥挨饿,还要给这些满人做牛做马,忍受奴隶的屈辱生活。

流放犯人期限一般为十年,会让当地官员考察他们的表现,表现不错,皇帝批准返回,还能返回原籍。被判了终身流放,那也只能一直呆在这里,除非哪天皇帝忽然想起有这么个人,突发怜悯,不然一辈子都只能留在这黑水白山之间。


平沙趣说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宁古塔不是塔,而是黑龙江宁安市。宁安市距离中苏边境和中朝边境都不远,在古代就是绝对的边缘蛮荒之地。

这里是满族人的发源地之一,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口稀少,各种物资奇缺。

发配宁古塔,要过三关。

第一关,出关赶赴宁古塔。

在当年,犯人是没有交通工具的,完全依靠双脚行走,还要在狱卒的监视下和打骂下。

即便是北方人,从河北、山东走到黑龙江是什么概念?更别说清代东北大部分地区没有开发,连像样的道路都没有。

从关内步行到宁古塔的路上,一般老幼妇孺就有一半人送命了。

第二,到了宁古塔以后的第一个冬天

这里冬天零下40度,物资有奇缺。

犯人连营房都没有,要自己搭建草棚,储备粮食和木柴,不然冬天一到就活活冻死饿死。

在满清政府看来,犯人死不死区别不大,死了还省得麻烦。

所以大部分犯人,连第一个冬天都熬不过去,直接就死了。

第三,长期的苦役。

发配到宁古塔基本都是重罪,无论男女都必须为奴。

为奴,也就是俄国人那种苦役。

包括修路、砍树、采石、挖矿等等,均是重体力活。而发配到这里的很多都是中产阶级甚至富人、官员,根本受不了这种重体力活,很容易生病。

这里各种物资奇缺,也根本没有任何医疗可言,一旦生病就死路一条。

你如果想要逃走,方圆几百公里了无人烟,你能逃到哪里去?还会饿死冻死在路上。


所以发配到宁古塔还不如斩首来的痛快,属于折磨致死。


萨沙



怎么样?虽蒙皇恩浩荡,大发慈悲,赦免不杀活命之恩,如若发配别处尚可,但闻听发配宁古塔,莫不三魂七魄出窍,胆战心惊,伏地不起,大有生不如死之感,真的不若引颈一刀痛快!宁古塔,既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辖之宁安市。

清朝顺治十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设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

康熙十五年,宁古塔将军迁治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改称吉林将军,宁古塔改置副都统;清朝的首任黑龙江将军既由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升任。



宁古塔,与塔没有任何关系,是满语“六个”的意思,据说,早期有清皇室祖先兄弟六人居住生活于此而得名,你看,偌大的地方,仅有六个人!

有清一朝,东北被满清视为祖基龙兴之地,满人入主中原,大量进入北京及全国各地,但严禁移民进入东北,因而致原本就人口不多的东北人口骤降,尤其偏远的宁古塔一带,虽然不再是六个人,但也是人烟稀少,更是荒凉不堪,狼虫虎豹出没其间,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



宁古塔,
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加之长达半年冬季,常达零下30度极端寒冷的暴风雪肆虐的恶劣气候,夏季出奇大的蚊虫叮咬,基础生活设施极端简陋,衣食住行皆与关内生活无法比拟,令人很难适应,有生不如死的感觉。

加之路途艰险,有的差役不愿长途跋涉,竟然杀害人犯,以病死为由回去交差;既使差役良心尚存,沿途野兽袭扰吞食亦所难免。

甚有传言,宁古塔大站道,竟然有饥民争相杀戮人犯食之果腹的情况发生。

如此种种恶况,发配人犯甚至多有未达宁古塔,而死于苍茫遥远的危险旅途。

因而发配人犯一听“发配宁古塔”,与宋代人犯闻听“发配沙门岛”一样,九死一生,生还机会缈茫,令人不寒而慄,大有生不如死之感,不若引颈一刀痛快!
仅供参考。


z山海


宁古塔,原来在牡丹江市宁安县,现在叫宁安市,一座高三米多的石塔,形状有点像石灯,前些年把塔迁到宁安市渤海镇大庙院里,旁边还有四个石碑,石碑上都是满文,不信可以自己去看,现在还在那儿。

在那时候牡丹江一代基本上就是在往北面人烟稀少了,没有后来那么多的移民的,就是很荒凉的地方了,在加上十九世纪的时候气候和现在不一样的啊。

但是现在气侯没有那么恶劣。每年三月份开始转暖夏天最高气温三十多度。十月中旬后渐冷最冷也就那么几天能达到零下三十多度,冬天平常白天十多度晚上二十五,六度。 发往宁古塔,给守卫的人做杂役,种地,养马的,和沙俄流放到远东是一样的,能生则生,不能生则死罢了。


笑搞


随着清宫剧热播,宁古塔这个尘封于史书中的古地名,又重新回到人们视野中。电视里对那些作奸犯科的王公贵戚、达官名士,龙颜震怒之下,大多发配到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这些犯人听到这噩耗,都会瘫倒在地,一副生痛不欲生的样子,有的人甚至宁愿自杀,也不肯去宁古塔。



那么宁古塔究竟是个什么鬼地方,能让犯人闻之色变呢?其实,宁古塔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六个,它有新旧两个城,电视里多指新城,位于今天黑龙江省安宁市,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据说,努尔哈赤的曾祖父在此繁衍了六个儿子,这就是宁古塔的前世今生。宁古塔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保卫和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为了发展和建设宁古塔,皇帝会把犯人极其家属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做奴隶。


宁古塔在清朝时,是个穷山恶水之地,相当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它距北京有千里之遥,犯人迈着失落沉重的脚步,带着夹板,带着绝望,踏上生死未卜之路。大部分人在路上不是冻死,就是饿死,或者被野兽吞没,能最终到达宁古塔者不及二分之一。

当时宁古塔可谓耕者绝少,弥望无庐舍,完全是个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犯人在这里一年四季都做着高强度的劳动,耕种、修桥铺路,烧石灰,挖贡参等等,由于环境恶略,加上繁重的劳作,很多人四五十岁就客死他乡。这里的犯人从没有逃跑的记录,因为除了宁古塔外,其他地方是冰天雪地,人烟稀少,既是跑出去,不是冻死,就是成了狼虫虎豹的美食。所以披甲人无须看管犯人。


关内的犯人来到宁古塔,带来了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让这里原住民逐渐摆脱猎狩的生活,步入农耕文明。使宁古塔慢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成为关外的最富庶的地方。

当然,那些名人文士的待遇与普通犯人就有天渊之别,他们无须繁重劳动,是披甲人的座上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一股清流。他们中比较有名有:明末兵部尚书张缙,思想家吕留良,诗人吴兆骞等。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宁古塔,位处东北极寒之地是清朝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也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宁古塔也是清朝官员听着闻风丧胆的地方,为何呢?




因为宁古塔其环境气候非常恶劣,它地处边陲,常年冰封,环境严酷,人迹罕至,寸草不生,五谷不长,很适合罪犯改造!

清朝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朝流放人员的接受地:有罪之人专门留放之地。关押在那里犯人要么服劳役干苦力去开荒、种田、修桥补路,要么就是被送给边疆兵卒当奴隶。女性被发配宁古塔更惨,都是难以想象的屈辱,基本都要沦为妓女,多半都是被折磨致死,有去无回。







当然当时也有很多著名文人、诗人如金圣叹家属、吴兆骞、吕留良家属等等,在那里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当地人民的文化交流和沟通,还教他们一些先进的农耕、和经营方式,还有教学,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可见当时的残酷政治制度也给后代也留下不少宝贵的资源!


荰尒二0716


发配宁古塔是一个优待,并不是电视剧里形容的那样悲惨。宁古塔就在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南面,是一个风水极好的地方,早期满人的发源地就在这里。

我1987-1995年在牡丹江市工作8年整,对牡丹江一带非常了解。牡丹江位于黑龙江省的最南边,是黑龙江省冬天最暖和的地方,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风调雨顺,物产丰富,林木丰茂。林木是现成的财富,伐木来钱快,与欧美发达国家一样,盛产木材的牡丹江是当时黑龙江省最富饶的地方。

牡丹江城市规模在1950年代就属于大城市了,城市街道正,环境卫生好,在1950年代就是全国卫生城。由于发达比较早,经济状况在解放后几十年间都比较好,所以饭店菜都比较好吃,人们都比较爱吃,在外吃的频繁,有时为了省钱,就坐火车到相距20公里的海林市去吃,菜量大又好又便宜。海林是著名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战斗现场,有著名的英雄杨子荣墓。

满族人少,即使犯重罪,也不忍杀掉,发配回条件比较好的老家宁古塔,实际上就是保护起来了。


美食家145852835


宁古塔作为满清的发源地,龙兴之地,清朝几百年也是一直在发展宁古塔的。宁古塔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现在来说牡丹江市发展的还是很不错的,那么在清朝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多人一听到宁古塔就感觉怕的要死呢?

首先这里地处东北,气候环境太恶劣了,现在人们都是暖气,社会发展的很快,生活条件好了,觉得去东北还能旅游,但是在清朝的时候,这里是然烟稀少,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气候太寒冷了。有谁愿意住在这天寒地冻的地方呢。

当然如果是老百姓在这些地方生活还是不错的,当时宁古塔作为清朝吉林三边之首,也是清朝统治东北最重要的城镇。宁古塔将军的驻地就在这里,是清政府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就这些个名头觉得生活在这里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这个只是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还算不错,但是我们都知道当时关内是没有人愿意去的,去的都是什么人呢?都是一些朝廷重犯,发配过去的。这些人到了宁古塔那就是做苦役的,开荒种粮,修桥修路,挖山凿石。说白了就是派去发展宁古塔的。

在东北这个地方,冬天零下三四十度,在家都受不了,更何况在外面干活呢?而且毕竟这些都是犯人,所以这里的守将也是对这些人丝毫没有人情可讲的,去了就是没日没夜的干,因为来到这个地方的犯人基本上不可能回关内了,都是重犯。

更何况当时的交通条件来说,都是走过去的,从北京走到牡丹江市,想想是多远,几千公里的路,一走几个月才能到,有几个人能受得了。很多人在路上就死了。

所以说宁古塔可怕,一方面是自然环境造成的,另一方面就是做苦役对于这些一直生活在京城的达官贵人来说那就是地狱。


小伍讲历史


顺治十五年,江南一个才子——吴兆骞,本应沉浸在中举的喜悦中,却因为一场莫须有的科场案,举家被发配宁古塔。

宁古塔,这个让多少汉人胆战心惊之地,就这样迎来了一个满腔怨屈的才子。吴兆骞并非第一个被发配宁古塔的,亦不是最后一个。之所以在这里说他,是因为他携家发配宁古塔期间,其子留下了一卷《宁古塔纪略》,为我们了解那个苦寒之地,提供了最直接的材料。


1、宁古塔位置与名称由来

宁古在大漠之东,过黄龙府七百里与高丽之会宁府接壤,乃金阿骨打起兵之处,虽以塔名,实无塔。相传昔有兄弟六人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尤言六个也。

2、最初感受

所谓寒风如刀,热风如烧,大于舟之鱼,大于屋之木,獉獉狉狉,荦荦确确,固不可以中土之境求之。殊绝之域,亦不可以古人所称道概之。

3、城池概况

有木城两重……去旧城六十余里,内城周二里许,只有东西南三门,其北因有将军衙署,故不设门,内城中惟容将军护从及守门兵丁,余悉居外城,周八里,共四门,南门临江,汉人各居东西两门之外。

4、日常生活

被流放至此的汉人多被编入官庄做苦力。

每一庄共十人,一人为庄头,九人为壮丁,非种田即随打围烧炭,每人名下责粮十二石,草三百束,猪一百斤,炭一百斤,石灰三百斤,芦一百束,凡家中所有,悉为官物。衙门有公费皆取办官庄。其苦如此。

5、气候状况

其地寒苦,自春初至三月终日夜大风,如雷鸣电激,尘埃蔽天,咫尺皆迷。七月中有白鹅飞下便不能复飞起,不数日即有浓霜。八月中即下大雪,九月中河尽冻。十月地裂盈尺,雪才到地即成坚冰,虽白日照灼不消,初至者必三尺袭裘,久居即重裘可御寒矣。至三月终冻始解,草木尚未萌芽。

6、物产情况

江中有鱼,极鲜肥而多,有形似缩项鳊,满名发禄,满洲人喜食之,夏间最多。……又有一种生于江边浅水处石子下者,上半身似蟹下截似蝦,长二三寸,亦鲜美可食。……亦有鲟鳇鱼,他如青鱼、鲤鱼、鳊鱼、鲫鱼其最多者也。
冬则河水尽冻,厚四五尺,夜间凿一隙,以火照之,鱼辄聚,以铁叉叉之,必得大鱼。

动物有虎、豹、猪、熊、獐、狐、鹿、貂、兔、海青、野鸡等。特产有人参、乌拉草等。

《宁古塔纪略》书影

更多关于清初宁古塔之地的概况,尽在此书中,竖排繁体无句读,读着很有感觉。

需要此书的,可关注@熊二History,也可留言索取,欢迎一起阅读分享。


历史宝藏


看清宫电视剧,常听到“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这句话,是说清廷把犯人流放到东北的宁古塔,宁古塔是个什么地方?

其实宁古塔是一个地名,连塔影儿都没有,它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宁古塔记略》载:相传兄弟六人,占据此地,满语称“六”为“宁古”,称“个”为“塔”,故名“宁古塔”。可能它与后来的满清皇室扯得上远亲关系,是满人老祖宗。如此说来,这儿可是满人发源地呢!

清廷规定:挟仇诬告者流放宁古塔。发配宁古塔大多都是宫廷内部,勾心斗角的失败者,文人不小心沾上了文字狱,科场案等,有全家流放的,有祸及九族的,流放的老百姓少之又少。

顺治年间,宁古塔开始成为流放地,清朝人最怕去的地方就是宁古塔。

《研廷见闻杂记》说,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它是人间地狱,流放者去了,往往在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饿昏了被当地人分而食之,能够活下来的不多。

宁古塔是个不毛之地,蛮荒之地,常年冰封,人迹罕至,罪犯在那里垦荒种地,修桥筑路,还要忍饥挨饿,为本地满人做牛做马,改变着满清故乡的落后面貌。

其实,发配去干什么先定好了,有的赏给出力兵士为奴,也有男的换马,女的为娼,最好的就是在官家做苦力,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就是围猎,烧石灰,烧炭,没有半点空闲。

随着“文字狱”的兴起,宁古塔便成了获罪官员和文人的噩梦。

据《柳边纪略》载,第一个流放到宁古塔的汉人是著名文人、吏部给事中陈嘉猷,他与妻子携1女3子及3仆人来到这里,当时此地尚无汉人。

后来可就多了,如福建总兵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著名诗人吴兆骞、佛学家函可、文人张缙彦和浙江扬越、杨宾父子,以及大文豪金圣叹的家属、思想家吕留良的家属、安徽方拱乾、方孝标家属等,大都是因文字狱被流放到此地的。

其中清朝诗人吴兆骞被发配宁古塔23年,他奇迹般活了下来,还在冰天雪地中写了好多诗,他的诗作慷慨悲凉,独奏边音,有“边塞诗人”之誉。后经朋友顾贞观,通过纳兰性德及其父亲明珠关系,花钱赎还,归来三年后逝世。

最后一个有记载被最发往宁古塔的人是爱新觉罗·载澜,道光皇帝的孙子,光绪皇帝的堂兄。八国联军要求严惩首祸之一的载澜,慈禧太后迫于洋人的压力将他发配乌鲁木齐,新疆巡抚对他百般呵护。辛亥革命爆发后,载澜跑回宁古塔躲避战祸,袁世凯不允许载澜离开宁古塔了,死时61岁。

清朝灭亡后,流放人大多在宁古塔安家落户。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掉相关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