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北方澡堂子里的那些趣事儿

爱上网的人的叫“网友”,爱旅游的人叫“驴友”,爱泡澡的人叫“泡……”,叫“澡友”。

北方,尤其京津地区爱泡澡的人很多,想找个“大众浴池”还是挺容易的,随便找个老居民区,扫听扫听,准有知道的。前两年还和朋友去过一两次,感受了一下老澡堂子的气氛,但是和小时候比,真是少了不少乐趣。

7、8岁时,住平房。家里没卫生间,别说在家洗澡了,就是早晨上厕所,都要走6、700米,去胡同口的公共厕所排队。记得当时厕所对面就是炸油条的,胡同里的叔叔大爷们排队拉完屎,紧接着排队买早点。这一大清早不够他们折腾的。婶子大娘们蓬头垢面端着痰桶往地沟倒尿,老爷们儿端着豆浆、豆腐脑往家走,小窄胡同里来来往往,那叫一热闹。过去的人,确实“脏”,但日子过的有意思。

20年前,北方澡堂子里的那些趣事儿

我小时候洗澡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在家洗,我家有个大铝盆,衣服脏了用来洗衣服,我脏了用来洗我,因为什么都洗,所以盆底总有很细小的砂子粒,冲不干净,一坐在里面就沙沙愣愣的,屁股一挪,砂子就在铝盆上“嘶嘶”的划,弄的我浑身不自在;还有个锥形“浴帘”,蓝色透明塑料材质,顶端挂在挂日光灯的钩子上,下摆连大铝盆捎带着我爹和我,一起扣在里面,我爹给我洗完之后我倒是见干净,他忙活一身汗,塑料罩子里忒闷,所以他不爱给我在家洗。

第二种就是跟我爹去澡堂子了。

澡堂子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别管你是蹬三轮拉煤球的,还是提笼架鸟的纨绔子弟,一进池子都一个样。

以前去澡堂子的配套设施不像现在这么讲究,有句俏皮话叫“澡堂子的拖鞋——没大没小”,那地方的拖鞋都得现配对儿,绿的蓝的呼呼啦啦一大片,蹲那先挑,跟玩连连看似的,其实比连连看难度大,因为实在挑不着一样的。好不容易找着两只拖鞋,号码一样,颜色也一样,鞋带没断,鞋底也没裂,再一看,俩右脚的。不过这也难不住总去洗大澡的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先随便穿两只,到了池子边上,再偷穿别人的……

20年前,北方澡堂子里的那些趣事儿

印象中的澡堂子标配拖鞋

过完“连连看”这关,就该脱衣服了,现在都一个一人柜子放衣服,那时都是用筐盛,名为“脱筐”,脱筐里里铺张旧报纸,显着干净。但千万别掀开那报纸,因为保不齐下面有什么……反正我是见过落单的臭袜子和红裤衩。

准备工作就绪,准备下池子。池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温水池,一种是热水池。池子边的墙上一般用红油漆写着“有皮肤病者严禁下水”和“请勿在池子里洗衣服”等等标语。

下池子有讲究,直接蹦进去的一看就是外(傻)行(逼),尤其冬天,北方冷,身上还凉着,进温水池也烫得受不了,你得“试着下”。

池子上砌的白瓷砖很凉,人们或蹲或半跪在池子沿儿上的,也有站在池子外的,先拿手往沿儿上撩热水,把瓷砖弄温乎了,再面冲池子坐下,俩脚在池子里扑腾扑腾,体会一下大海的感觉。等脚适应了水温,就站起身,往池子中心挪两步,一边挪一边用手往身上撩水。等身上湿了,后退一步,慢慢往水里坐,坐的时候嘴里不能闲着,随着水与身体接触的面积越来越大,要适当发出感叹词,比如:“嗬~!”“美~!”“舒~服~!”“好~水儿~!”等等等等,这玩意自由发挥,那会要是郭德纲火了,我估计大多数人得喊“噫~!”。但这喊声必以兜紧丹田、破口而出为最妙,我就特别爱听大爷们这声喊,透着一股子生活气儿,过瘾的很。

我那时候年纪小,洗美了的时候都是唱一首学校里教的儿歌,类似“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这种……年纪大了再去澡堂子,人少的时候偶尔哼哼两句京韵大鼓、流行歌曲什么的,因为澡堂子里雾气昭昭,还有回音儿,自带混响,这舞台效果太好了,实在情不自禁。

等身子泡透了,大部分人都要搓个澡。

北方澡堂子搓澡的分南、北两派。南派搓的比较细,手劲比较小,搓完还给你按摩按摩;北派搓澡劲头匀,手劲儿比较大,搓完之后浑身通红,跟胡萝卜似的。我极少搓澡,因为我有痒痒肉,师傅一碰我我就咯咯笑,而且搓澡时候连蛋蛋下面都要搓,我受不了这个,也怕他伤着我……

20年前,北方澡堂子里的那些趣事儿

搓完澡来到外屋的小床铺上歇会,这时有的人还要进行其他项目,比如拔罐、刮痧、修脚、掏耳朵等等。

像我和我爹这种,最多算“澡界”的票友,偶尔洗一次,搓个澡。而澡堂子里的另一种人,是拿泡澡当日子过的,天天腻在澡堂子里,一天不泡大澡浑身难受,此类人名曰——“堂腻子”。

堂腻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专为泡澡去的,一大早,带上中午饭,顶着门去,泡到下午再回家吃饭。另一种泡澡其次,是为了玩而去的。

玩,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玩牌的,一类是玩虫的。

玩牌当然不是玩扑克牌,澡堂子里都是蒸汽,纸牌都捻不开。他们玩的是“牌九”。

20年前,北方澡堂子里的那些趣事儿

牌九的玩法我一直不会,也不想学,因为这玩意多用于赌博,所以与其说“堂腻子”们是为了娱乐,不如说是为了耍钱。有时他们嫌一局一局玩的太慢,会直接用牌九“比大小”,本身牌九就是由骰子演化过来的,“一翻一瞪眼”,这样玩速度快,有的人分分钟就输个干净,骂着街就回池子里接着泡去了……

澡堂子里玩虫的人也很多,但一般都在夏秋两季,尤其秋季更甚。他们有揣着蝈蝈、油葫芦听动静的,也有斗蟋蟀的。在甲骨文中,“秋”字的字形就是蟋蟀。

20年前,北方澡堂子里的那些趣事儿

说是斗蟋蟀,其实也是赌博。不挂彩谁耽误这工夫啊!

除了这两类,还有一种喜欢“静”的堂腻子,他们一般会要上个青萝卜,再沏一壶酽茶,躺小床铺上眯着眼打盹儿,或听相声、或听京剧,兴起时会跟着哼哼两句,有板有眼。90年代,连萝卜带茶可是不便宜。高消费,咱不敢想。毕竟澡堂子门票也就两块钱。

为什么北方人爱泡澡堂子?

个人觉得,一方面是北方天气较冷,泡澡比较容易快速取暖。

第二是因为北方沙尘大,重工业比较多,人比较“脏”,泡澡洗的干净。

第三是因为北方,尤其京津地区的人玩心比较重,爱热闹,澡堂子就是这类人的聚集地。

比起现在的洗浴中心的豪华装修,我更愿意回到20年前,听听池子里老大爷的那声喝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