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淡村商貿城經營戶被強收數萬元現金,交了錢沒票據還不知是誰收的

近日,南寧市江南區五一路淡村商貿城的多名經營戶說,他們被要求交納幾萬元至20多萬元不等的費用,且只能交現金,不能轉賬,也不能使用微信和支付寶,交錢後還沒有任何票據。雖然不知道收錢的人是誰,但他們不得不交,否則就難以在市場裡經營下去。對此,該市場管理方回應記者稱“不清楚此事”。江南區物價局表示,將瞭解情況,並向上一級部門彙報。

南宁淡村商贸城经营户被强收数万元现金,交了钱没票据还不知是谁收的

該市場的新攤位裝修好後,一些經營戶將搬進來。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程浩楠攝

問題

交了錢卻沒有票據

該市場一名經營戶告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11月中旬的一天,市場的保安通知他們去開會。平常,經營戶們開會都是在市場辦公室二樓的收費大廳,但當天開會的地點改在三樓。他們來到三樓後,看到兩名男子,一個50多歲,另一個30歲左右,對方拿來一張該市場升級版的圖紙,叫經營戶選攤位,並稱選擇頭攤(即第一攤位)的經營戶需交20多萬元,第二天就要交清,且不接受微信、支付寶和銀行轉賬,一定要交現金。

據介紹,當時,有人問交了錢有沒有票據,對方回應說“你們不要吵,交錢就可以了。”另外,經營戶交了這筆費用後,才能交5000元定金確定攤位,這5000元則有收據。

該市場另一名經營戶說,他交了10多萬元現金後,沒有收到任何收據與發票,之後又交了5000元預定攤位的定金,拿到了定金的收據。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在經營戶提供的一段視頻中看到,為數不少的現金擺放在桌面上,一名女子點過後用皮筋紮好。另一段視頻中,桌面上有成捆的現金,收取現金的是一名男子。

南宁淡村商贸城经营户被强收数万元现金,交了钱没票据还不知是谁收的

經營戶交納的現金。受訪者供圖

另外,一份在經營戶之間流傳的傳單顯示,該市場以整改的名義收取攤主8萬~25萬元不等的費用,並明確了豬肉攤、牛肉攤、水盆雞鴨攤、魚攤和海鮮攤等需要交納的具體金額。

走訪

不少攤主左右為難

11月20日上午10時左右,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走訪了該市場的豬肉行、牛肉行、熟食行、凍魚行、魚行、海鮮行等攤位,眾多經營戶均表示他們被要求交納不菲的費用。其中,鹹菜酸品行每名攤主要交3萬~5萬元,水盆雞鴨行每名攤主要交6萬元,田螺鵪鶉行每名攤主要交8萬元,魚行和海鮮行攤主要交的費用較高,從幾萬元到20多萬元不等。這些數據與上述傳單裡的金額有些出入。

這筆費用非得交嗎?對此,不少經營戶說,他們在這裡擺攤經營,並沒有籤合同,如果不交錢,到時候就不能在這裡擺攤了。因此,他們既不想交這筆錢,也不想失去目前的攤位,感到左右為難。

水盆雞鴨行一些經營戶稱,他們簽有合同,雖然合同還沒有到期,但也要交這筆錢,“等新建的攤位搞好了,我們就會搬到一路之隔的新攤位。如果不交錢,就不能搬進去,舊攤位也沒有了”。

調查

莫名費用令人困惑

一名經營戶告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他們接到的只是口頭通知,並沒有任何書面文字通知。交錢時,他們是在距離市場辦公室不遠的一間房屋裡交的現金,收錢的人也未對收取的這筆費用作說明,他們只知道“不交的話就不能在市場裡擺攤”。

那麼,這筆錢究竟用於何處?有的經營戶稱這是市場升級改造、重建舊攤位的費用,有的則稱是贊助費,更多的人則表示不清楚。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在該市場走訪時看到,與水盆雞鴨行一路之隔的地方,正在建設新攤位,多名施工人員正忙著裝修。

“我們每個攤位都交了這麼多錢,連一個收據和解釋都沒有,感覺很沒有保障,擔心出問題。”一名經營戶說,他在這裡擺攤很多年了,從來沒有一次交過這麼多錢,難免心存疑惑,希望市場方給一個明確說法。

市場方

不清楚收費一事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在淡村商貿城收費大廳裡看到,3名經營戶正在排隊繳費,他們交了5000元定金後都拿到收據。記者向收費人員瞭解經營戶反映的問題,對方稱不知道此事,還稱到這裡交費的經營戶都會拿到收據。

隨後,在該市場管理辦公室,相關人員也稱不知道經營戶反映的收費一事。

南寧市江南區福建工商質監所位於淡村商貿城市場管理辦公室對面。該所工作人員告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他們不清楚市場收費的事,這個問題也不歸他們管。

當天下午,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多次撥打淡村商貿城經理汪先生的手機,無人接聽。記者通過短信聯繫汪先生,並把採訪內容發給他,但他未回應相關問題。

11月21日上午,記者撥通了汪先生的電話,他表示人在外地、正在開車,便掛斷電話。

部門

將進一步核實調查

一名經營戶說,為了交這筆費用,他們東拼西湊,有的人甚至要貸款,“我們的錢都是起早貪黑辛苦賺來的,來之不易,希望有關部門介入調查,確保公平合理,讓我們能安心經營”。

11月21日上午,針對此事,江南區工商質監局建議記者與城區物價局聯繫。

江南區物價局有關工作人員稱,已有經營戶向他們反映情況,他們需要進一步核實這筆費用是否為市場方正規收取的費用。如果是正規收取的費用,一般都會有名錄及收據;如果是打著市場方名義的非正規費用,則是存在問題的。

該工作人員還稱,農貿市場的收費是放開的,如何進行收費主要由市場管理方和經營戶協商確定。如果經營戶交了費卻不明不白,也沒有任何票據,經營戶要注意保存證據。目前,江南區物價局已向南寧市物價局反映這一情況,具體的處理辦法還在溝通中,至於何時能處理好,尚不能確定。

律師

收取費用應當公示

對於此事,南國法援公益律師劉凱中說,收取任何費用都應當說明理由,並與經營戶簽訂相應的合同,說明費用屬於什麼性質。即便公共設施升級換代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其開支也應該公示,比如整個市場改造花了多少錢,這筆錢具體花在哪些地方。在徵得全部經營戶認同後,再分攤到各個經營戶。

劉凱中認為,任何交易行為都應當由收款一方交付票據。收取費用只收現金、不開票據,已涉嫌偷稅漏稅,經營戶可以向稅務部門反映。

另外,很多經營戶沒有籤書面合同,但市場管理方收取租金且允許他們在此經營,就說明市場把攤位租給經營戶。如果雙方之前已經商定好租金,現在又增加其他條款才能擺攤經營,就涉嫌侵犯經營戶的合法經營權。經營戶可以向工商部門投訴,由工商部門處理。

來源丨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程浩楠 實習生 黃小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