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他的亲兄弟,为什么不杀李渊?

菩萨我想对你说


李世民可以杀自己的亲兄弟,但绝对不能杀父亲李渊。

第一、不敢。李世民即位之后可以改写历史,说自己有迫害妄想症的哥哥和弟弟联起手来想害自己,被逼无奈之下,他只能先下手为强了,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啊(反过来想想,李世民本人岂不是也有迫害妄想症?)。但是如果李世民在政变中把父亲李渊也给杀了,那历史再怎么写呢?说他爹想害自己,被逼无奈之下只能先下手为强?这在封建社会说不通啊,先不说杀父弑君之罪无法洗白,另外还有一条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呢!皇帝怀疑你要造反,要对自己不利可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杀父弑君就需要千万个理由才行。

第二、不必。李渊虽然有二十多个儿子,但是最有能力的就是李建成和李世民,而且李世民已经形成了自己庞大的势力网,并且在“玄武门政变”中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大臣们一个个猴精猴精的,谁不知道以后的天下是他的,还不好好战队!所以,这场政变已经把皇帝架空了,大臣们实际上已经开始聚集在未来的皇帝的身边了。那李世民还有什么必要除掉老皇帝?

第三、不忍。前两点都是基于投入与回报的方面考虑,也许我们把李世民想得太绝情了,凭近三十年的父子之情,他也不会忍心对自己的亲生父亲下手吧!


国史通论


玄武门之变主要兄弟之间的权利之争,皇位之争,且只要一方得势,另一方就必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杀死亲兄弟就顺理成章了,这时候李渊就剩他一个儿子,皇位都是他的,没必要杀李渊。

李建成咄咄逼人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 开始反隋的时候两兄弟还配合的很默契,直到建立唐朝,李渊登基称帝,李建成是长子,也就顺其理成章的当上了太子,李建成见李世民身身边能臣武将很多,又屡立战功,有点功高震主,李建成怕自己的太子位不保,就想把李世民除掉,联合李元吉三番两次的陷害李世民,李世民没办法只好先发制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带领自己身边的武将一大早就埋伏在玄武门里,就等李建成跟李元吉入城了,李建成一入城就感觉不对劲,立即掉转马头,可来不及,李世民一声令下就把他们团团围住了,就这样李世民把自己大哥三弟都给杀了。



李世民都当皇上了跟本没必要杀李渊,再一个李世民也是个大孝子,什么都听父母大人的,他手下的将领都是各路的英雄好汉,古代人最看重的就是忠、孝两字,如果李世民杀了李渊恐怕不能服众,该怎么看他,也将是他一生的污点,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导致,最后李世民不可能李渊。


历史三剑客


这个问题,该怎么说呢,问李世民为何不杀李渊,那么,反过头来再问,李世民又有何理由杀李渊呢?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了他的兄弟,原因不言而喻,因为兄弟间存在权力之争。且先下手为强,如果李世民不先下手,那么死的就会是他自己,所以他只能这么做。

但如果李世民杀了李渊,不就与其叔叔隋炀帝杨广无二了吗?如果连自己的父亲都杀,那么李世民将会背上一个污点!



李世民绝不会自毁形象,相反,他还会比以往更加恭敬,孝顺的对待李渊,这就是形象工程,是对自己的一种包装。

再者,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威胁到他继承皇位,李渊虽然会对他杀害手足兄弟而心生不满,但既已成定局,也无可奈何!
李渊总不可能下令杀了李世民吧,那么他们李家江山,又交给谁呢?皇家无亲情,李渊也不是不了解其中道理。


Ko蜀北一


大家好,先给大家唠唠“玄武门之变”这个故事:


唐高祖李渊继位之后,封皇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李世民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功赫赫,在群众中的威望极高,李建成一度觉得这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向来皇子争储是历史常情,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于是他和三弟李元吉密谋,从后宫嫔妃开始,向唐高祖进谗言,同时集结党羽,并多次明里暗里计划杀害李世民,私下还打算策反尉迟恭等人。因为他们的谗言,唐高祖对李世民的猜忌日益渐深。这就给本来心里就有争储心意的李世民一个非常合理的借口。


李建成他们迫害日盛,尉迟恭等人都力劝李世民要有所行动。李世民称手足相残实在有违道德,但在群臣们的极力劝阻下,最终终于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所以,玄武门之变,目的在于翦除自己的直接皇位竞争者:李建成。

而我们知道,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也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导致唐高祖李渊提前退位。而唐太宗又不用背上弑父的罪名。

我是钦同古史,爱好文史,愿与你分享每一本看过的书,每一个听过的故事。 欢迎骚扰


钦同古史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杀不了,一个是不能杀。当时长安城里的部队有四支,李世民一支1000人护卫,李建成一支1000人护卫,李元吉一支1000人护卫。这是大唐帝国的法律规定的每人只有1000人护卫,除此之外大军不得入城。而李渊自己有6000人御林军,从兵力对比上看,李世民就搞不定李渊的6000人御林军;而李建成的1000护卫与李元吉的1000护卫肯定是反李世民的,根据宋代的史料记载,李建成的一千护卫已经轰破李世民府,正在捉拿李世民妻小准备去跟李世民交换李建成,只是这时候尉迟恭请来了李渊御林军跟李建成头颅,由此可见李渊不是那么好杀的。

李渊不能杀!当时的天下实际上分为好多势力,李世民直接掌控的地盘不多。李建成并非庸才,在太原起兵的时候,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奉命组建部队。这三个人最终都拉起了十万人左右的队伍。假如李渊被杀了,那么跟这些部队就说不清了,他们肯定会独立分裂,比如幽州罗艺就是李建成的人,他后来反叛了,那么大唐的实力将缩减三分之二。而大唐很多是新收降的比如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的势力,一旦大唐实力锐减那么这些势力肯定会脱离中央管控。


优己


原因很简单,没必要,也不想。

古代有一种罪名叫做大逆不道,其中含有两个层次的意思,一是指叛国或造反,二是指弑父。叛国是重罪,往往要被诛灭九族,而弑父更为可耻,有违纲常伦理,人神共愤、得而诛之。
(李渊剧照)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对大哥和三弟痛下杀手,对10个侄子也是毫不留情,这样一来已经被后世诟骂了一千多年。虽然,李世民也许是出于无奈,迫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他的残暴和冷血的一面已经“深入人心”。如果他把父亲也杀了,那么任凭他在国史上怎么胡言乱语,一是后人不会相信他的鬼话,二是他也洗白不了自己。

从另一个方面讲,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死,李世民的威胁已经完全解除,没有人再和和他一争高下。虽然李渊还有好几个子女,但他们都是庶出,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而且他们都很顺从,甚至默默无闻。这样一来皇位就成了李世民的囊中之物,只剩下了时间问题。所以,他完全没有必要把父亲杀了,不顾背负千古之骂名而迫不及待地去当皇帝,除非他失去理智想当皇帝想疯了。
(李世民剧照)

还有关键一点就是李渊识时务、顾大局,玄武门之变后的一个月后就把政务全部交给了李世民处理,两个月后干脆把皇位也让了出去。试问:如此的主动让贤、顺从儿子的心愿、替儿子着想的父亲,李世民还忍心杀他吗?当然不会,否则的话李世民与衣冠禽兽有什么区别!

关于李渊的知趣儿和识相还有一个小故事:李世民集团控制了玄武门局势后,李世民就派尉迟恭去“侍候”李渊,李渊当时正在太液湖中与众妃嫔们尽兴泛舟,这时候手持长矛、身披铠甲,威风凛凛的尉迟恭突然闯入,来到高祖面前奏报到:“太子和齐王叛乱,秦王的士兵已经把他们杀了,恐怕惊动皇上,派我来保卫”!李渊急忙问左右大臣该怎么办,大臣们多会见风使舵,一致建议说将李世民立为太子,把政权交于李世民,这样就相安无事。于是李渊附和到“这也是我一向的心愿啊!”
(唐太宗李世民)


其实这句话是不出于李渊真心,大家心知肚明,李渊只不过是情急之下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因为他已经掌控不了局面。

谢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兄弟争位,如同一山不容二虎。双方都蓄谋已久,培植亲信,安插内线。精心策划,箭已上弦,刀早出销,兄不杀弟,弟必杀兄。只差时间、地点、导火索来引发事件。双方都手握大权,都有必胜的信心。双方都把地点选在“玄武门”,“玄武门”的守将就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都是百战沙场的将军,英雄所见略同,更不要说是亲兄弟所见。腰背手枪的老鼠,老早就想打猫。一个不但自己背了枪,而且带了一帮背枪的朋友。其结果可想而知。已杀兄再杀父,从火侯上来看没有必要,只要控制了老父亲,一切大功告成。请各位看官评述。


手机用户铁劲草


玄武门之变是李渊家族为了争夺权力,争夺皇位的家庭内部之争。

即使没有玄武门之变,也会出现别的变数。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没有了上位的竞争对手,即便不逼李渊退位,当上皇帝也是早晚的事!

正因为其父没有威胁,所以才没有杀害李渊;何况留下个象征对自己保住皇位也大有裨益。


雄关漫道A


李世民杀亲兄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声望对弟兄们造成了威胁,弟兄们要联合起来整倒他,李世民为了自保才绝地反击的,而且李世民确实有夺帝之心。所以才杀了其他兄弟,让李渊除了封自己为太子之外无路可退。

不杀李渊的原因有二:

原因一,李渊主动让位,当了太上皇,李世民的目的是当皇帝,没有必要杀李渊。

原因二,古代遵循三纲五常,且已根深蒂固,李世民如果弑父,会遭到天下百姓的谴责,丧失民心,导致江山不稳。


广龙子真


历史上许多事件发生,大多数不是偶然的,突发的,许多事件发生的前一时期,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玄武门事件是李世民集团谋化许久,经过深思熟虑,经多方面考虑才决定实施的一次重大行动,利益最大化,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是这次行动的最终目标,杀兄杀弟历来有之,老父李渊不可杀,罪名背不起,劝父退二线,不论那个儿子称帝,能落下最佳结局,李渊期盼的,做父的无力回天,只好听之任之。若李渊一意孤行,全力维护太子李建成,可能和李建成落得同样下场,李渊不憨,李世民不傻,玄武门事件的结局最聪明人的最佳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