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鴻傳》:這不是一部能讓你笑到最後的喜劇

《鳴鴻傳》昨晚收官。

這是一部乍一聽很正經,乍一看卻又很不正經的喜劇,這也是一部剛看的時候忍俊不禁,看到最後卻忍不住流淚的悲劇,這是一個架空世界的奇幻武俠故事,卻也是一個離現實很近的成長故事。


《鳴鴻傳》:這不是一部能讓你笑到最後的喜劇


致敬經典,讓我們笑也讓我們哭


不管是白客翻唱的《一生所愛》,還是那句經典的“我愛的人,一定是個蓋世英雄”,以及王詩詩和月兒同一肉身兩個靈魂的設定,甚至是劇中各種看似時空錯亂的佈景和臺詞,在《鳴鴻傳》中,處處都有向《大話西遊》致敬的細節與設定。

作為無厘頭題材的經典之作,《大話西遊》在癲狂搞怪的劇情和臺詞之下,深藏著因人性而造就的悲劇以及深刻的感悟,這也使其得以經久不衰。而在內地市場,《鳴鴻傳》則是對這一類悲喜劇難得的一次探索和實驗。


《鳴鴻傳》:這不是一部能讓你笑到最後的喜劇


在喜劇部分,萬合天宜把所擅長的網感搞笑發揮得淋漓盡致:腦洞大開的道具,正經臺詞裡突然出現的方言和口音、各種“反套路”的劇情設置、以及妙語連珠的嘴炮,不管是彈幕區還是評論區,都是笑聲滿滿。

然而隨著鳴鴻之謎的解開,以及主角之間前世因緣關係的明朗,觀眾們已經按捺不住要給編劇“寄刀片”的衝動,而最終劇中六對有情人全部不能終成眷屬的結局也使有的觀眾感嘆:“前面有多甜,後面就有多虐。”

《鳴鴻傳》:這不是一部能讓你笑到最後的喜劇


《鳴鴻傳》試圖以一個奇幻武俠的故事來表達反思現實的悲劇內核,比如人妖之爭的源頭是對清潔水源的需求,水資源保護作為觀眾很熟悉的環境問題,讓人和妖的種族之爭有了更實在的理由。

劇中,反派廖無色的貪得無厭,皇帝的好大喜功,甚至初為妖王時劉星雨對責任的逃避,可以看出《鳴鴻傳》用了足夠的心思來構造每一個不完美的角色,以講述一個有關人性的悲劇故事。

《鳴鴻傳》:這不是一部能讓你笑到最後的喜劇


鳴鴻是上古的一件兵器,後來落到人間,化身成為王詩詩和月兒兩個共享一個肉體的靈魂。

圍繞著“鳴鴻”這件神兵利器,既有人性黑暗面的暴露,卻也同時看見了“愛”的偉大,劉星雨與王詩詩,沈十五與月兒,兩位“至尊寶”各有自己的“青霞”和“紫霞”,在《鳴鴻傳》裡,他們沒有錯過他們的一生摯愛,但為了天下蒼生,他們同樣選擇了在大愛面前犧牲小我。難怪有豆瓣網友表示,在《鳴鴻傳》之中,看到了一份情懷,一份俠義。

少年成人,誰沒有愛過笑過也痛過


在大結局的兩集中,最令人揪心的無疑是沈十五將劍刺進月兒心口的一幕。大戰之時,在廖無色自以為將已經沒有人身的鳴鴻淨化之後,作為鳴鴻人身的月兒和王詩詩卻沒有消失,在最後一刻幫助自己的愛人取得了勝利。

對比第一集和最後一集,小混混成了妖王,小捕快如今是大英雄,但他們形單影隻。汴安城熱鬧依舊,卻是物是人非。非常清楚年輕觀眾笑點的主創團隊似乎同樣熟悉這一群年輕人的軟肋。雖然在大戰之前,也不乏人物之間的插科打諢,但在一切恢復平靜之後,觀眾們反而笑不出來了。


《鳴鴻傳》:這不是一部能讓你笑到最後的喜劇


月兒和詩詩大無畏地犧牲,留下的是沈十五和劉星雨痛失愛人之後,無法排解的孤獨。沈十五放棄神位,在空無一人的房間裡大哭,而劉星雨身為妖王,在妖界的狂歡慶典裡只能強顏歡笑。劇情完結,但他們的使命遠卻未結束。雖然沒有點明,但通過足夠的敘述與積澱,觀眾們已經能夠與角色產生共情,感知他們的命運。

成長是《鳴鴻傳》中最現實的主題,在成長裡,有嬉笑,也有背後的無奈,有抗爭,也有命運的妥協。劉星雨不想當妖王,沈十五也沒有要回歸神位的意思。但他們身上有這樣的能量,在大敵當前的時候,他們必須揹負拯救世人的使命。


《鳴鴻傳》:這不是一部能讓你笑到最後的喜劇


劉星雨和沈十五經歷了許多事情,他們得知了自己的前世,也突然被告知了自己身上揹負的責任。他們得以完成自己心中的一個英雄夢,但造化弄人,他們也不會料到,要實現這個英雄夢,代價就是犧牲自己的心愛之人。

雖然我們沒辦法知道自己的前世是神還是妖,但在我們作為人的這一輩子,我們總會有一個目標,並且為了這個目標努力拼搏。我們會迎來無法逃避的命運和責任。而在我們學會承擔責任的過程中,總是要面對艱難甚至痛苦的選擇,以至於不可避免地需要犧牲曾經珍視的東西。

《鳴鴻傳》:這不是一部能讓你笑到最後的喜劇


這兩個角色就像是這世界上千千萬萬的年輕人的化身,在一個奇幻武俠的框架裡,這兩個角色相當精準地喚起了屏幕前年輕觀眾的共鳴。不僅讓他們有了一部“下飯劇”,更讓他們在熒屏裡看到了自己的成長和青春。

網絡迷你劇、大電影到長喜劇,萬合天宜長大了


2013年,《萬萬沒想到》系列在網絡上的迅速爆紅,讓“萬合天宜”成為了網絡喜劇界一塊獨特的招牌。從優酷的五毛特效迷你劇開始,到由國際團隊製作的電影,萬合天宜以令人驚異的速度從一個小團隊變成了有著數百人的成熟影視公司。


《鳴鴻傳》:這不是一部能讓你笑到最後的喜劇


2015年,在《萬萬沒想到》電影收穫3.2億票房後,萬合天宜似乎進入了一段“思考人生”的時期。不同於兩年前系列作品應接不暇的產出,在今年的《鳴鴻傳》出現前,白客、小愛出現在了《建軍大業》里正兒八經地演著革命人士,而“萬合天宜”這個名字,也只在幾部電影的海報上看到。

在短視頻app攻佔市場的情況下,萬合天宜賴以起家的迷你劇逐漸失去優勢,但坐擁現實題材的原創喜劇劇本,以及其中天馬行空的想象,荒誕不經的人設,仍舊是萬合天宜不變的優勢。

《鳴鴻傳》:這不是一部能讓你笑到最後的喜劇


在今天玄幻類IP俯拾皆是的情況下,萬合天宜仍舊選擇自己構建一個世界的原創精神值得鼓掌。而在演員的選擇上,除了最具代表性的白客,在親子綜藝上圈粉無數的張亮,因出演青春電影為人所知的陳都靈,都各自受到不同圈層觀眾的喜愛。這樣一個彷彿打破“次元壁”的陣容,讓《鳴鴻傳》既讓人熟悉,又不乏驚喜。

比起《萬萬沒想到》直接以荒誕的劇情和臺詞,對某一個社會痛點進行諷刺,《鳴鴻傳》裡有兩世三界,有人妖兩族的矛盾,也有人類世界裡兩個國家的對立,支撐著這個龐大又複雜的世界觀的,自然是萬合天宜打造新喜劇的野心。

喜劇難拍是一個共識,尤其是在千變萬化的互聯網時代,年輕觀眾每天接觸大量的信息,因此更加求新求變。這對喜劇創作者的要求更高,一個段子用一次能惹人發笑,說第二次就已經是老梗了。

《鳴鴻傳》:這不是一部能讓你笑到最後的喜劇


根植於網絡時代的萬合天宜骨子裡就有一種能觸動年輕人的喜劇基因。而在《萬萬沒想到》裡,整個創業團隊輪番披掛上陣出演各式各樣的角色。隨著劇作的走紅,整個團隊作為一個整體,被觀眾認可。不同於其他影視公司,“萬合天宜”這四個字,已經聚集了一大群忠實的粉絲。

沉澱、積累、變化,萬合天宜用了三年來完成自己的成長。而《鳴鴻傳》則是其對於成長的檢驗,也是對如今影視市場的一次大膽試水,也是對新老粉絲的一次致意。

未來,開始拍長喜劇,甚至是悲喜劇的萬合天宜,如何再次在大浪淘沙的影視圈裡殺出一條屬於他們自己的道路,令人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