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靠內幕消息炒自家股票,結果虧損2800萬,還被罰25萬

董事長靠內幕消息炒自家股票,結果虧損2800萬,還被罰25萬

文|林奇

靠內幕消息,炒自家公司股票,結果還鉅虧,這種奇葩事,在A股竟然還不少見。

身為春興精工公司董事長兼實際控制人的孫潔曉,在資金、信息優勢佔盡的情況下,不惜違法炒作自家股票,結果賠得一塌糊塗。

今年8月,春興精工(002547.SZ)公告,孫潔曉在春興精工重大資產重組之前,通過個人和信託賬戶,總計近3億元購入自家公司股票,想利用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利好獲利。

但令人尷尬的是,一番買入佈局完畢,孫潔曉發現重組利好公佈後,並沒有多少資金跟風炒作,之後還出現連續跌停。即使此次重組是分階段完成,利好並沒有一次放完,但股票依然下跌。4個月後,孫潔曉總計虧損了逾2800萬元。

近期,孫潔曉被證監會以內幕交易罪,採取25萬罰款和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在今年7月立案調查期間,他也因此被迫辭任了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

作為胡潤百富榜排名556的富豪,虧損的2800多萬對64億身家的孫潔曉來說也許不算什麼。但身為上市公司董事長,靠內幕消息炒股炒成這樣,也讓人啼笑皆非。

這樣內幕交易神操作,並不少見。

近期,證監會還處罰了上市公司漢鼎宇佑(300300.SZ)的董事長王麒誠,他也有過這樣炒作自家公司進行內幕交易並虧損的“神操作”。

2016年,漢鼎宇佑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王麒誠在重組信息敏感期內通過藉助好友、岳父的賬戶,共買入了1499.6萬元自家公司股票,期待自家公司的重組利好公佈後出貨,但最終卻虧損了48萬元。

近期,他被證監會處以40萬元罰款。8月3日,他通過微博進行了公開道歉。

前幾年,A股市場流行“炒殼”、炒重組,似乎每隻個股只要重組併購、股價就會一飛沖天。

但一位深圳的私募基金經理對《今晚財訊》表示:“從去年開始,主流資金開始迴歸基本面投資了。現在,重組就是雷。如今重組不管成功與否,消息放出來股價都大跌,漲的很少。”

今年9月27日,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北汽藍谷正式在A股借殼上市,然而,重組成功的北汽藍谷開盤就跌停。

對此,上述私募基金經理表示:“炒重組的套路玩多了,股民也學精了,沒多少人去抬轎。放利好消息等於掩護主力出貨,利好等於利空,不跌才怪。”

隨著市場監管逐漸加強,以往賭重組、賭資產注入、賭“借殼”的套路逐漸失效,哪怕你是公司董事長,也照樣跌在自己公司的股票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