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雪,如何養生少生病,有啥習俗,你知道嗎?

塵緣未斷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中醫吳蘭貞,以為有42年的中醫大夫,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為大家推薦中醫藥知識和健康常識!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小雪時節,天氣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小雪是進入嚴寒的起點,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會逐步達到0℃以下,長江中下游地區陸續進入冬季,人體感覺溼冷。那麼,明日即是小雪,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



小雪三候

一候虹藏不見:此時陰盛陽伏,雨水都凝成陰雪了,虹藏而不見;

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此時地面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

三候閉塞而成冬:天地閉塞,而轉入寒冷的冬天。


小雪養生,錯過就得等來年!

小雪是寒冷開始的標誌。小雪時節,自然界陽氣趨於潛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與天地相應,人體氣血由外向裡收斂,精、氣、神趨向伏藏,機體新陳代謝變慢,此時應順應自然收養、閉藏之勢。

冬三月,此謂閉藏……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逆之則傷腎”,依此古訓,小雪養生必得順應四時變化而養“藏”,如果我們能保護好陽氣,養精蓄銳,整個冬天就能健健康康,併為來年春天的生髮儲備能量。否則,錯過就得等來年!

養生要順應天時,只有順應外在的氣候變化來調適自身的正氣,才能讓人與自然達到和諧統一。根據氣候變化,小雪養生可從“一清一防一補”做起——清內火、防風寒、膏方進補。



一清:清內火

小雪時節雖然還未到嚴冬,但外面的氣溫已經相當低。冷空氣一到,人們就習慣宅在室內,用暖氣、空調取暖,連帶著添衣進補。這就導致體內的虛火還來不及清瀉,便被包裹在體內,人就容易生“內火”。比如,口腔潰瘍、痘痘叢生、大便燥結,這些就是內火的表現。加上天氣乾燥,容易引起肺火旺盛,從而出現咽喉幹痛、燥熱咳嗽、痰中帶血等不適症狀

因此,小雪時節,建議大家在飲食上以清火滋陰為原則,少吃麻辣香鍋之類的辛辣食物,多吃白菜、白蘿蔔等當季食物。白蘿蔔能清火、降氣、消食,生吃可清熱生津、化痰止咳,熟吃可益脾和胃、消食下氣,跟羊肉一起燉湯喝,既暖和又能滋補津液。

如果肺火旺盛,咳喘厲害,建議大家“生吃蘿蔔熟吃梨”,可以潤肺清熱、養陰生津、止咳平喘


一防:防風寒

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

在“六邪”(風、寒、暑、溼、燥、熱)中,冬季以風邪寒邪為最

風邪:“風為陽邪,其性開洩,易襲陽位”,就是說,風邪侵犯機體可致機體腠理疏洩開張,表現為汗出惡風之症;從病位而言,風邪多侵犯人體的上部、肌表、肺、腰背等陽位。

寒邪:“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陰盛則陽病”,“寒”是陰氣盛的表現,寒邪傷人後,機體的陽氣會奮起抵抗,但若寒邪過盛,陽氣不僅不足以祛除寒邪,反為寒邪所侵害,即“陰盛則陽病”。一旦陽氣受損,失去正常的溫煦氣化作用,就會出現陽氣衰退的寒證。


寒邪臨床表現

寒邪侵襲肌表,就會有惡寒、發熱、無汗、鼻塞、流清涕等症;

寒邪侵襲脾胃,就會出現冷痛、嘔吐、腹瀉等症;

寒邪侵襲心腎,就會出現惡寒蜷臥、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長等症。


因此,小雪時節,建議大家防風防寒,晚上睡覺前,可用陳艾葉加姜煮水泡腳,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改善睡眠質量等作用。


一補:補腎陽

補腎陽有兩層含義,一是補腎,二是養陽。根據四季養生的原則是:冬季對應五臟中的腎,順應天人合一,當以養腎為主。冬季人體陽氣收藏,氣血趨向於裡,皮膚緻密,水溼不易從體表外洩,而經過腎、膀胱的氣化作用,除少部分變為津液散佈周身外,大部分化為水,下注膀胱成為尿液,無形中加重了腎臟的負擔。其次,冬季陰盛陽衰,人體要注重養陽,以潛藏陽氣,為來年春天做準備。

補腎:可從飲食角度多加調理,黑色入腎經,可以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益氣血的作用,黑豆、黑米、黑棗、黑木耳等也都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養陽:多曬太陽,起到生髮陽氣、溫通經脈的功效;早睡晚起,晚起不是說睡到八九點,而是在太陽昇起的時候起床,此時天地間的陽氣開始慢慢積累,此時適度活動大補陽氣;熱水泡腳,利於陽氣潛藏,陰精積蓄;保護頭部,頭為陽經匯聚的地方,不能受寒,外出要戴帽子、圍圍巾,注意保暖護陽氣


中醫吳蘭貞


從小雪節氣開始,天氣更冷了,冬天的感覺也就更濃了,陰冷的天氣對人體身心健康都有不小的影響,那麼如何能夠在寒冷的冬天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其中所包含的內容是很多的。

①小雪之後,多吃清火降氣食物

小雪節氣以後,西北風颳得比較厲害,此時北方室內已經供暖,而室外天氣相對寒冷,如果說人們穿得過於嚴實,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就很容易生“內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容易上火,誘發口腔潰瘍,甚至臉上的疙瘩也比平日裡多了的原因,此外,在寒冷的日子裡,由於人們喜歡熱乎乎的東西,但是過於麻辣的食物更容易助長體內的內火,所以最好要少吃。在這個節氣裡,應多吃白蘿蔔、白菜等應季食物,不僅富含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更能夠清火降氣、消食。還可以喝些湯羹,如大骨冬瓜湯、黃芪枸杞雞湯、地瓜薑湯、羊肉白蘿蔔湯等,既暖和又滋補津液。

②保持一個好的心情,別讓天氣搗亂

小雪節氣前後,天氣常常陰冷晦暗,綠色植被和紅色花卉也日益減少,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特別容易引發抑鬱症,易出現失眠、煩躁、悲觀等症狀,特別是患有抑鬱症的人更容易加重病情。

③做好保暖,防止感冒

由於冬季氣溫驟降,防寒保暖做的不夠,人體很容易受寒感冒,因此感冒咳嗽多發於冬季。所以,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必須細緻。適當增添衣物、戴帽子來抵禦寒流;對於有晨練習慣的老年人來說,最好安排在日出後或午後進行;另外注意提前做好熱身。

小雪之後,氣候乾燥,天氣轉涼,注意飲食,調節心情,增添衣物,別給自己的身體增加負擔。

注作者信息:內蒙古營養健康促進會 副會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員 王思露


王思露營養師


今天5時22分,迎來冬季第二個節氣——小雪。

小雪為十月中,此時雪還未盛。雨遇寒,將霰為雪。雨凝先為霰,霰成微粒,霰為霏,飛揚瀰漫為小雪。

“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此刻,華北部分地區正雪花飛舞。冬天,你好!

小雪三候

虹藏不見:小雪之日“虹藏不見”。陰陽交才有虹,此時陰盛陽伏,雨水都凝成陰雪了,虹當然不見。

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小雪後五日“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天地各正其位,不交不通。

閉塞而成冬:再五日“閉塞而成冬”,冬為藏,冬為終。

小雪習俗,美味迎新年

忙醃菜,過年正好吃

南京有諺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小雪之後,家家戶戶開始醃製、風乾各種蔬菜,包括白菜、蘿蔔以及雞鴨魚肉等,以備過冬食用。杭州人往往也會趁著這個節氣開始醃製醬鴨、臘肉。

十月朝,餈粑碌碌燒

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小雪時節吃餈粑的習俗。有俗語說,“十月朝,餈粑碌碌燒”。

“碌碌燒”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語言。“碌”,是像車轆那樣滾動,意思指用筷子捲起糯米粉團,像車轆那樣前後上下左右四周滾動,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燒”,即是熱氣騰騰。吃餈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鬥(比較),才最有農家樂趣。

十月豆,肥到不見頭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刨湯肉,美味迎新年

“小雪殺豬,大雪宰羊。”包頭農村的風俗習慣是,每到小雪、大雪兩個節氣,村民們便開始殺豬宰羊準備年貨。殺了豬,東家要用醃酸菜、滷豆腐、寬粉條、沙土豆做一鍋豬燴菜,略備薄酒,邀請四鄰,寓意團結、和睦、萬事興旺。

少數民族也有類似習俗。小雪前後,土家族群眾就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小雪之後,這樣養生

1、多吃葉酸食物防抑鬱

小雪之後,進入抑鬱多發的季節,應常食菠菜、獼猴桃、牡蠣、橘子、黃豆和深綠色的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葉酸,可以幫助抵抗抑鬱。全麥麵包、粗麵粉製品、穀物、酵母、動物肝臟及水果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對改善不良情緒及抑鬱症也大有裨益。

2、防寒保暖要做好

從這個節氣開始,東北風颳得多了,由於氣候雖冷卻還沒到嚴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和圍巾,這樣往往容易遭受風寒。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此應多備幾件冬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對於老年人,應選擇柔軟、光滑的棉織或絲織內衣、內褲,儘量不穿化纖類衣物,以使靜電的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3、早睡晚起,睡前泡腳

小雪節氣要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最好不要遲於22點休息。

每晚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足底穴位,或者抽空做做暖腳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防止凍傷,並能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4、多喝水防內熱產生

多飲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還能降低血液粘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蜂蜜水可潤燥解毒,白蘿蔔水能清熱利尿,梨水可以潤肺止咳,都是這個時節不錯的選擇。

另外,可以自制清肺去火茶

取蒲公英根、蘭菊、桔梗、玉竹按2:2:1:1的比例,製成玉竹桔梗茶,每日用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蒲公英具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能夠消除口腔炎症,有廣譜殺菌的效果,是“八大金剛”之一。並且有著“天然下火草”之稱,去火消炎,效果顯著!

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等功能,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本草通玄》說:桔梗之用,惟其上入肺經,肺為主氣之髒,故能使諸氣下降,世俗泥為上升之劑不能下行,失其用矣。

玉竹可治咽乾舌燥,對肺陰虛所致的乾咳少痰,咽乾舌燥,對肺結核咳嗽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並且可以生津止渴,提高免疫力。

蘭菊可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增強免疫力,還可以護肝排毒,改善血液循環。

小雪過後,雖然氣溫更低,但積極鍛鍊也不要放鬆。慢跑、快步走、跳繩、跳迪斯科、打太極拳等,能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循環。但也不可運動過度,大量的出汗會“發洩陽氣”,起到相反的作用。


文字的純淨


“小雪”為冬天開道

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而小雪則成了寒冷開始的標誌。 中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由於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節氣習俗醃臘肉

民間小雪節氣習俗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餈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的小雪節氣習俗,還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吃刨湯

小雪前後,土家族群眾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小雪時節,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空氣的溼潤對於呼吸系統的疾病會有所改善。但雪後會出現降溫天氣,所以要做好禦寒保暖,防止感冒的發生。

陽光防抑鬱

小雪節氣裡,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鬱症,所以應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 多曬太陽,多聽音樂。清代醫學家吳尚說:“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傳統醫學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人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曬太陽,更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從西醫角度說,冬季多曬太陽,可以補充維生素D,有利於人體對鈣的吸收;陽光能幫助合成5-羥色胺,有利於克服抑鬱。

保暖防感冒

小雪已是初冬季節,天氣較為寒冷,起居要做好禦寒保暖,防止感冒的發生。平日可做幹浴按摩功,兩手掌相互摩擦至熱,先在面部按摩64次,用手指自前頭頂至後頭部,側頭部做梳頭動作64次,使頭皮發熱,然後用手掌搓兩腳心,各搓64下,最後搓到前胸、腹背部,做乾洗澡,搓熱為止。此方法適用於預防流感。

小雪過後,北方地區開始供暖,室內溫暖如春,穿著也是厚衣加身,因此就很容易上火,這時就需要飲食調理。

少辛清內火

這個節氣裡,室內暖氣都開始供暖,外面寒冷,人們穿得嚴實,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就容易生“內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容易上火。經常聽說周圍的人出現口腔潰瘍,甚至臉上的疙瘩也比平日裡多了,這些就是內火的表現,雖然寒冷的日子裡,人們喜歡吃熱乎乎的食物,但是醫道君告誡大家,過於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這會更助長體內的“內火”。

養腎按太溪

如果在寒冷的冬天我們能夠掌握一些養生小技巧,用自己辛勤的雙手,給身體注入一些能量,秉著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強身健體就指日可待了。

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分別對應五行木、火、土、金、水,而五行相對應的自然季節是春、夏、長夏、秋、冬。因此不同的季節所需要重點保養的臟腑也就有所不同。所以四季養生的原則是: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季則應當以保養腎臟為主。

堅持泡腳抗寒

據悉,小雪節氣前後,三類疾病的發病率較高。第一類是哮喘、肺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感染類疾病,這類疾病多與氣溫不穩定、忽冷忽熱導致身體受涼有關;第二類是心血管類疾病,這類人多與氣溫驟降有關;第三類是在10月-12月高發腹瀉,患者多為6個月至3週歲的嬰幼兒。

建議,小雪節氣要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中醫認為,冬季應該早睡晚起,最好不要遲於22點休息。如果超過1點還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節氣後氣溫下降明顯,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其次,應該多吃溫性食物。平時的菜餚中可以多加入一些蔥、姜、蒜,每天喝一杯熱牛奶,適當吃芝麻、花生等有助補腎的食物。水果類可以多吃些橙子和橘子,但要注意的是,橘子屬性略溫,一次吃太多容易上火。再次,每晚用熱水泡腳(患有不適合泡熱水的足部疾病者除外),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足底穴位,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