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中讀佳節話月餅

時間過得真快啊,彷彿才吃了元宵,就吃粽子,現在開始愉快地吃月餅了。

名著中讀佳節話月餅

月餅在古代書籍中的出鏡率不是很高,常常想這可能是作者不愛吃吧?

《三國演義》中提到了“中秋”,

中秋,傳說是起源於祭祀活動。

在書中,中秋夜裡,孔明在帳中設香花祭物,地上布燈,

拜祝老天爺延長他的壽命。

第六夜,闖禍小能手魏延一腳把燈踩滅;孔明生命垂危,交代完後事,第七日歸天。

《三國演義》中是沒有月餅的,相傳唐朝初年才有月餅。

然而在講唐代故事的《西遊記》中,有燒餅、蒸餅、麵餅、肉餅、烙餅,就是沒有月餅。

其實書中也有中秋節也賞月,寶象國的第三公主百花羞,正是在八月十五賞月的時候,被黃袍怪擄走。

同樣是傳統食品,粽子在西天取經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中,被安排在第五十六難朱紫國行醫,友情演出了在朱紫國王遇到妖怪時,留在國王肚子裡,等三年後孫悟空來處理。

到了宋代,吳自牧撰寫的《夢粱錄》、周密撰寫的《武林舊事》中都白紙黑字實錘證明“月餅”的存在。

名著中讀佳節話月餅

然而,在寫宋代故事的《水滸傳》中,明代的作者也沒有提到月餅。

在史進被逼反的那個中秋夜,開始是請少華山朱武、陳達、楊春八月十五賞月,酒席上沒月餅什麼事,人家準備的是羊、雞、鵝等。(“一腔大羊,殺了百十個雞鵝”)

在武松被陷害的那個中秋夜,張都監的酒席上也沒寫到月餅,只是一味地勸酒,開始是五七杯酒,換了大杯子,喝了幾杯,後來又是十數杯酒。

在《紅樓夢》中,月餅終於露臉了。

八月十四賈珍要妻子尤氏分派人送過節物資——西瓜月餅。

八月十五陪賈母賞月時,賈母說月餅好;賈珍說月餅是新來的一個專做點心的廚子,雖然賈府逐漸衰落,但是該吃吃,該喝喝,廚子都有專門做點心的,還是新來的。

賈母自己吃的月餅,是更加高級的“內造瓜仁油松穰月餅”,內造這可是宮廷食品啊,賈母一高興,送了個給前來助興吹笛的人。

賈母也是很大方的,其他下人都有賞賜,就連“凹晶溪館”上夜班的兩個婆子,在這夜裡也是吃了月餅果品酒食,吃得“既醉且飽”。

從賈母和賈珍的對話中,可以知道賈珍也是很孝敬賈母的,自己嚐了月餅覺得好,才送過來的。可見,月餅也有讓人覺得不好的時候。

確實,在清代富察敦崇撰寫的《燕京歲時記》中,提到京都最好的月餅是前門致美齋的,其他地方的都不值得吃。(“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

比如,在賞月時賈政講的那個冷笑話中,那個怕老婆的人說他想吐的原因,是昨晚吃多了黃酒,又吃了幾塊月餅餡子,今日有些作酸。

開始還覺得吃月餅就吃月餅嘛,怎麼吃月餅餡子呢?

後來才知道,以前一般的月餅是那種老式月餅(也有地方稱這種月餅叫“腳板皮月餅”),外面有一層一層的皮,裡面才是餡,有人不愛吃外面的皮,就只吃餡。不過也有人愛吃皮。這種一般的老式月餅,可能是不大好吃的。

名著中讀佳節話月餅

有皮有餡的老月餅

如今的月餅經過歲月的變遷,做得越來越好,越來越符合人們的口味。

只是也不能多吃,多吃了,還是會“作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