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大数据:出租车案发率约为网约车 13 倍!滴滴能就此洗白吗

最高法大数据:出租车案发率约为网约车 13 倍!滴滴能就此洗白吗

9月21日早上09:17,最高法在网站上正式公布了《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之网络约车与传统出租车服务过程中犯罪情况》。内容如下(链接文后附上,有兴趣可以查看原网页):

最高法大数据:出租车案发率约为网约车 13 倍!滴滴能就此洗白吗

让我们来看看这一份网约车与出租车犯罪情况报告究竟讲了些什么。

报告分为两大主要内容,犯罪总体情况和对乘客实施犯罪案件特征:

第一部分,犯罪总体情况分别从案件数量、犯罪罪名、犯罪诱因、有无醉酒、是否蓄意、犯罪时间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

案件数量:

2017 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该类型案件中,

网络约车司机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实施犯罪的案件量不足 20 件,网约车司机每万人案发率为 0.048, 其中,77.78% 案件的侵害对象为乘客;

传统出租车司机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实施犯罪的案件量为 170 余件,传统出租车司机每万人案发率为 0.627,其中,46.26% 案件的侵害对象为乘客;

传统出租车司机案发率约为网约车的 13 倍。

最高法大数据:出租车案发率约为网约车 13 倍!滴滴能就此洗白吗

犯罪罪名:

网络约车司机实施的犯罪排名靠前的罪名有:故意伤害罪(38.89%),交通肇事罪(16.67%)、强奸罪和强制猥亵罪(合计16.67%);

传统出租车司机实施的犯罪排名靠前的罪名有:故意伤害罪(27.43%),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16%),交通肇事罪(14.29%)、盗窃罪(9.14%),危险驾驶罪(8%),强奸罪(6.86%);

网络约车司机多发故意伤害罪,占比约四成;传统出租车司机暴力犯罪和涉毒犯罪占比高,合计占比超43%。

最高法大数据:出租车案发率约为网约车 13 倍!滴滴能就此洗白吗

犯罪诱因:

网络约车司机犯罪案件多为司机与乘客或其他人发生口角,占比38.89%,其中涉车费问题、行车路线和迟到引发口角位居前三原因;

传统出租车司机犯罪案件多为司乘合谋犯罪,司机提供运载工具,占比29.21%,口角为第二诱因,占比25.84%,其中涉车费问题、琐事和拒载引发口角位居前三原因;

网络约车司机犯罪多因口角,约占四成;传统出租车司机犯罪多为司乘合谋,约占三成,口角第二,约占两成半;口角纷争中,涉车费问题最为显著。

最高法大数据:出租车案发率约为网约车 13 倍!滴滴能就此洗白吗

最高法大数据:出租车案发率约为网约车 13 倍!滴滴能就此洗白吗

有无醉酒:

由传统出租车司机实施犯罪的案件,15.43%的案件中有醉酒情节,其中乘客醉酒占比51.85%,司机醉酒占比48.15%;

而在传统出租车司机侵害乘客的案件中,有醉酒情节的占比20.99%,其中乘客醉酒占比83.35%,司机醉酒占比16.65%;

网络约车司机犯罪案件中暂无醉酒情节;

最高法大数据:出租车案发率约为网约车 13 倍!滴滴能就此洗白吗

是否蓄意:

网络约车司机实施犯罪的案件中,61.11%为临时起意;

传统出租车司机实施犯罪的案件中,50.29%为有预谋的,比重略高于临时起意的49.71%;

最高法大数据:出租车案发率约为网约车 13 倍!滴滴能就此洗白吗

犯罪时间:

网络约车司机实施犯罪的时间段,夜间占比50%;

传统出租车司机实施犯罪的时间段,夜间占比29.71%;

夜间时段是作案高峰时段,网络约车司机50%案件发生在该时段,传统出租车司机近三成案件发生在该时段;

最高法大数据:出租车案发率约为网约车 13 倍!滴滴能就此洗白吗

第二部分,对乘客实施犯罪案件特征分别从年龄分布、犯罪地点、有无前科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

年龄分布:

网络约车司机犯罪时年龄集中在31岁至40岁,占比55.56%;

传统出租车司机犯罪时年龄集中在31岁至50岁,占比70.79%;

网络约车司机案发时年龄较传统出租车司机明显偏低;

最高法大数据:出租车案发率约为网约车 13 倍!滴滴能就此洗白吗

犯罪地点:

网络约车司机实施犯罪的地点中,起止点沿线地点占比最高,占比57.14%;

传统出租车司机实施犯罪的地点中,车内占比最高,占比45.68%;

最高法大数据:出租车案发率约为网约车 13 倍!滴滴能就此洗白吗

有无前科:

在服务过程中,网络约车司机实施犯罪,有犯罪前科记录的司机占比11.11%,侵害乘客的有犯罪前科记录的司机占比14.29%;

在服务过程中,传统出租车司机实施犯罪,有犯罪前科记录的司机占比6.18%,侵害乘客的有犯罪前科记录的司机占比7.32%;

传统出租车司机有前科记录多于网络约车司机,但侵害乘客案件中有犯罪前科的占比,较网络约车司机低7个百分点;

最高法大数据:出租车案发率约为网约车 13 倍!滴滴能就此洗白吗


以上为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可见网络约车安全性还是要比传统出租车稍微高一点的。

在网约车出现之前,出租车发生恶性案件的报道也屡见不鲜,抢劫强奸杀人都不少。

为什么当时没有出现像今天一样的大规模攻击出租车公司的情况呢?

因为出租车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平台或者公司,出租车在全国各地各自为政,甚至一个城市都有几家出租车公司。

发生恶性案件后,人们更多的将矛头指向作案者,偶尔也指责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公司呢,往往进行一定的赔偿了事,并不会发展成全国性的事件。

而网约车,都是全国性的大平台,一旦出事,各地的人们都能感同身受,承受全国性的大规模攻击是必然的。

事实上,网约车平台要提高安全性是更容易的,实名注册核实身份,检查是否有犯罪记录,全程有位置轨迹,需要面部识别,这种种措施都可以有效的提高安全性。

但是,这能代表滴滴就此洗白了吗?不能!

首先要明确一点,滴滴≠网络约车。

诚然,滴滴现在是我国网约车市场做的最大的一家,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网约车,但不能划等号,滴滴是网约车,但网约车并不只是滴滴。

所以,我们批评时,要分清楚是滴滴的问题,还是网约车的问题。

滴滴最近这几次出事,想必大家都应该清楚,就不多赘述了。

人们攻击滴滴的原因是什么?

是滴滴面对乘客投诉的无所作为;

是滴滴面对客户求助的反复拖延;

是滴滴面对警方办案的消极配合;

是滴滴面对生命消逝的无动于衷;

这些是滴滴的问题?还是网约车的问题?我想大家都明白。

网约车是适应时代的进步,确确实实的给人们带来方便,这些贡献是不应否认的。

但这不代表我们应该对滴滴存在的问题无底线的容忍。

我一直认为,滴滴现在的大部分问题都根源自接近垄断的地位,无对手的傲慢。

希望滴滴的竞争对手早日壮大起来,不管是北汽、曹操,还是美团、京东,需要让滴滴感觉到危机感,滴滴才会自发性的改进和提升。

有的选,才是消费者的幸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