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村50歲以上的人該怎麼生活?

跨過山的那邊去


50多歲是個尷尬的年齡,可對於農村人來說還是“壯年”:年老的父母需要去贍養,有的已經做爺爺奶奶了,卻不能過孫子繞膝的生活。其根本原因是種地只能餬口,家裡的生活開支、土地投入,“新農合”、“新農保”的費用還要交,再說子女也到了婚嫁、建房買樓的時候了,這一切都需要錢。50多歲的農村人未來一二十年只有

繼續掙錢。50多歲的人經歷了該經歷的,心裡既定的只是目標,而不去刻意追求有多少回報,做了就行,做到就好!在自我中尋找生活。

一、家庭養牛。眼下農村大都統一規劃和修建的“小康屋”,屋舍寬敞。養豬養羊受環保及草場的限制,是禁止的,但是家庭養牛政府大力是提倡的,而且還是農村“精準扶貧”主選項目,養一頭牛每年至少補貼2000元。再說農民山地種植,機械無法作業,還得靠牛去耕種,一畝地能掙120元。這正是50多歲農村人掙錢的首選。


二、出外打工。工地上50多歲的人很難找到活幹,而城市環保、綠化、保姆及門衛是青睞50多歲的人。因為這些不太費體力而是要是耐力與恆心,農村50多歲的人是有絕對的優勢。只要體檢合格,是樂意接受的,雖說一月一千來元,那可是“旱澇保收”的,怎麼說比種地強萬二八千倍。50多歲的農村人,千萬別錯過這個“就業”的機會。


三、種菜種旱菸。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注重,塑料大棚種植的反季節蔬菜,在農藥的一路“呵護”下,人們十分擔憂。倒是露天蔬菜在市場有很大的利潤空間。50多歲的農民是種地的行家,也絕不是種菜的外行。利用水澆地種辣椒黃瓜、栽植西紅柿蓮花白等大眾化蔬菜,就近上市銷售,價格比大棚萊高,銷路暢,收益遠勝於種糧,有的蔬菜品種還能一年兩茬去種去賣;農村老人都有抽旱菸的嗜好,這旱菸也是煙的一種類型,與烤煙的區別就是不用烤的工序,摘下菸葉、砍下煙桿,曬乾搗碎,或裝進菸斗,或捲起來抽,過“癮”又省錢,拿到集市兜售,一斤菸葉至少可賣20元,還有稍微低價的煙桿,半畝地頂得上十畝麥子的收入。


四、賣地攤貨。擺攤買貨也算做生意了。50多歲的人還真不敢搞大投資,一來沒錢,二來怕虧。不能不說人一旦上了50歲,都慣以“老”字相稱。何不“倚老賣老”呢,賣針頭線腦、菸斗菸葉、農具配件等等,凡是商店裡不太上眼的,農民需要而不易找的,都上貨買賣。賺頭大,出手快,省力又省時。

掙錢的道兒千萬條,50多歲只有“見縫插針”,最後一博。自食其力總比坐享其成,嗟來之食理直氣壯吧!

不過,也有家大業大的個例,對於他們,也只有盡享天倫之樂,只管提前過著盡善盡美的生活就是。


為生活而提神


不請自來,路過說兩句。

本人就是農村人,而且也正好半百,是不是很符合回答此問題呢?

有農村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在廣大農村,五十來歲的人,無論男女都是家庭裡的主力,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子女需要撫養,上學、娶妻、婚嫁、生子、接著就是帶孫子、接送幼兒園、然後再小學、中學……

哪裡有時間顧及自己咋辦,再說五十歲也確實還不能談老。五十歲的年齡,其實也可以說是中老年的起步階段,不敢與成功人士比收穫幾何,但是,敢說我們六零後共同經歷過那個年代,我們共同見證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變化,我們將繼續前行,見證一個個奇蹟。
照片為我們部分同齡,大年初四回鄉相聚,可惜我沒趕回去,下年一定參加。


平凡的幸福4114


既然問題出來了,那我就回答一下

1、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村老人養老的問題,所以現在農村社保養老保險正在普及到所有人。即使因為年齡錯過了,沒有交養老保險的老年人,國家每個月也會給予一部分養老金。

2、國家現在在大力推廣新農村建設,屆時村裡的基礎設施完善。老人有老年活動室,敬老院。大家年齡相仿的一起聊聊天,下下棋,還有專人看護,好不愜意。



3、新農村建設帶來新的機遇,年齡50、60左右的可以在附近工廠或者養殖場等企業,做門衛,保安等工作,可以積蓄下一筆錢,養老沒問題。

如果以後行動不便了,兒女又忙,完全可以去村裡的敬老院嘛。


宇航農業


農村50歲以上還正是勞動年齡,現在建築工地打工者多數在50歲以上。農村人只要身體健康,從50歲到60歲從事體力勞動沒問題。這年齡段還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多數上頭老人健在,需要贍養。兒女正在讀大學,或剛剛畢業工作還不穩定。這種情況沒別的想法,一個勁兒掙錢是唯一出路。



要說擔心,只有到了60歲以後幹活吃力了,掙錢的飯碗不好找了,那才是難熬的日子開始呢。到那時自己已是老年人了,農村老人拿著每月八十元養老金,再跑到城裡給兒女看小孩兒。每天在小區裡面,聽著城裡退休老人八千呀一萬的嫌錢少。自己心裡有苦說不出,看著人家消費,還得承受心理不平衡的煎熬。就跟現在小區裡的六七十歲,農村來的老人一樣下場。


現在討論50歲老人,不如給他們一個自願多交養老保險的機會,讓那些有條件的50歲以上人群,可以自費給自己交納可以跟職工相比的社保。要不然到了60歲後更沒法交了。記得那是九十年代後期,有門路的都掛靠在原來工廠單位的名下,交了幾萬塊錢的保險。沒門路的想交也交不了。到現在還有人說風涼話,誰讓你們不花錢買呢。也不想想,沒後門的人往哪交哇。所以說,現在不到退休年齡的,社會層面應該給予一個自願多交養老保險的機會。讓農村50歲以上的人在掙錢養家的同時,給自己將來養老打下基礎。


如煙歲月


年過半百的農民,未來該怎麼生活?確實是一個既現實又難解的問題。在解放前,我國人的平均壽命不足50歲,現在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勞動條件的改善,對疾病的瞭解、預防和治療有了長足的發展,“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國現在人平預期壽命提高到了76.7歲,真可謂福大壽大,可喜可賀!我認為:現在50歲以上的農民要順利度完人生,必須分多種經濟來源確保其生活。首先,生活要自理。趁現在能掙錢,在完成兒婚女嫁後,自己兩老口存20~30萬在手中,俗話說的好“床頭一罈谷,死了有人哭;床頭一罈酒,死了有人守”。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當馬牛,畢竟生兒要靠媳婦,生女得靠女婿。其二,養兒防老,天經地義,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子女對其父母有贍養的義務,否則,若是不把父母敬,後來子孫照樣行。但父母老人也要體量兒女的艱辛,時代前進快,社會發展快,潮流更新快,有時兒女手長袖子短,一時照顧不周,要理解和原諒。有時也要反問老人自己,又對其父母大人盡了多少忠、又盡了多少孝呢?所以說,家和萬事興。其三,趁自在外打工掙錢,切莫荒田荒地,退耕還林兩全齊美,大而言之,提高國家的森林覆蓋率,小而言之,等自己力不從心,也有點經濟來源,栽茶葉樹有茶喝,栽茶油樹有油吃,老了在家種種菜,既可減少開支又可鍛鍊身體,何樂而不為?其四,出門在外,雖身不由己,但安全是第一位,重中之重,想吃果子要護牙,想保安全要自查,安全是對子女最大的財富,若是造成了殘疾,苦命就隨之而來,長病無孝子、久病妻也閒,到時後悔莫及,悔之晚矣。其五,農民老了,生活更要有規律,比如,一切有用的證件,銀行存摺和密碼,都要放在最安全處,切莫亂放亂丟,最好放在箱子裡鎖起來,免得失憶和有口難開之時,便於方便後人。其六,國家暫時沒有農民退休金,不要有老了靠國家這種想法,因為,國家還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和實力,不過國家對60歲以上農村老人有適當的補貼,過幾年補貼金額會增加這是肯定,但我們這一代農民得退休金很難。目前,國家已經對農民義務兵有可喜補貼,對民辦教師、代課老師,和下崗村支書和村長,有政策研究,將會首先對農村集體有特殊貢獻的人有補貼這是必須的。將來等國家條件成熟了,國家會更加照顧老年農民。總之,通過方方面面的努力,未來農村50歲以上的老人,將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和老有所樂!


大王19966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壽命都在延長。咱們就說說農村的老人吧,八十到九十多歲的人每個村子裡都不少吧?我媽今年八十五還自己做飯照顧他有病的兒子。身體很健康,以前,人們都說人過七十古來稀,現在人們怎麼說,人過七十不算老。這就說明五十歲到六十歲還算年輕,沒有你說的那麼嚴重,怎麼生活,是一種心態,不要人沒老,心就老了。可以找自己的愛好,特長,讓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我也五十多歲了,還在工廠打工,一個月還比有些年輕人拿的工資高。我也沒感覺自己有多老,我一個鄰居的大哥今年快七十歲了,還在批發市場做搬運水果的活,一年也掙五六萬,養一家人,兒子還在上大學,一家人還在指望他掙錢呢。咱農民就是活到老,幹到老,心態好,身體好,就是福。

如果到了七十歲體力不支幹不動的時候,在農村自家地裡種點菜,做做家務,做些力所能及的活,鍛練鍛鍊身體不也挺好的。自己尋找快樂,哪裡熱鬧到哪玩。

國家在推動農村建設,會在農村建設養老院,娛樂,設施都會齊全。國家社保每年也會補發一些養老金,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人活在當下,跟進時代,生活只會越來越好。


天道酬勤7362044242710


不說未來就說現在,因為未來已經到來,就在觸手可及的現代。很幸運恰逢其時的趕上這個千載難逢的時代,尤其是農村,生活水平已經遠遠超過現代都市的生活水平,從吃喝玩樂到衣食住行都洋溢著新農村翻天覆地的風貌。站在新時代的座標上我們已經看到未來農村的發展遠景,那個時候五十歲的人不算老也不算年輕,是介於青黃不接的那種年齡,這種年齡的人是不能安度晚年的,因為還沒有安度晚年的資格,他們需要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到新農村的建設,給土地除除草,給公園清掃垃圾或者管理一下花花草草,當然五十歲的農村人也是爺字輩的人了,停下外出打工的腳步,為了子女們能夠安心工作,他們將會承擔起給子女照看孩子的保姆的角色。五十歲的農村人大多是經歷過飢餓的一代人,他們出生的年月註定了他們這輩子要經歷的磨難,他們傾聽過舊社會的悽風苦雨,吃過難以下嚥的樹皮和矸土,五十歲的農村人是一部書,做為他們的子女,請好好善待他們,因為他們的身上曾經揹負過一個時代的沉重的縮影。他們該怎麼生活不是子女們要關心的,他們是一頭牛,春耕犁耙,不用揚鞭也知道奮蹄。



主編隨筆



路虎160595444


在農村一般五十歲以上的,只要身子骨還硬朗的都閒不住的,平時以輕鬆點的活為主,混點生活費還是沒問題的。

一、種地養豬,農村什麼都缺,就不缺地,很多老人在家都會種地的,然後養幾頭豬,給在外打工的兒女減輕負擔,回家也不愁吃的。


二、放羊或者放牛,歲數大了,重體力活幹不了了,除了種點菜園外,很多老人還會養上幾隻羊或一頭牛。每天在山上悠哉悠哉的,生活還是很愜意的。
養羊的老人以歲數小一點的為主,因為羊喜歡到處跑,特別是養羊多了,管理上難度要

高一點,歲數大一點的一般會選擇養一頭牛,牛的脾氣溫順,不容易亂跑。
三、編織竹製品,很多老人除了放牛放羊以外,還會捎帶著編織竹製品,比如竹籃、揹簍等,賣了換取生活費。

所以農村老人生活方式很多的,不同的老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總之沒有一個會閒著,閒著的幾乎都是不能動彈的。


同城快遞聯盟


50多歲按照中國傳統的說法是知天命的年齡,也就是人的一生基本也就定格了,自己孝敬父母教育子女的人物也基本完成了,不用太奮鬥了,開始規劃自己的養老,醫療,休閒等餘生的生活了。

但是在農村,50歲的年齡挺尷尬的,農民種地沒有年齡界限,啥時幹不動啥時再說,兒女大多數不在身邊,或是求學,或是在城裡打工,再苦再累的活也指不上,有個感冒發燒的也不願意告訴兒女,怕兒女分心。只有老兩口相依為命,照看著土地,照看著家,還得孝敬自己的父母,晚上就老兩口,用孤苦伶仃來形容也不為過,這一切都是源於貧窮。

50多歲的農民沒有休閒,沒有娛樂,沒有旅遊,很多農民直到老去也沒走出農村這個小圈子,沒有時間和精力去享受外面豐富多彩的世界,就這樣在農村慢慢老去,唯一的希望就是兒女能過得好些,給兒女多攢點錢,這就是農民的生活,為了活著而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