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病情穩定了,為什麼醫生還總讓我定期複查?

有病友問:馬醫生,我吃抗病毒藥物治療慢性乙肝,2年了,肝功能正常了,HBVDNA也轉陰了,為什麼還要每3個月複查一次呢?

而且,每次結果都差不多啊?我能夠1年查一次嗎?有這個問題的朋友不在少數,說明大家還不是很瞭解乙肝治療規律,今天和大家聊聊。

正如:

波瀾不驚,不代表深淵無龍;

萬里無雲,下一刻可能雷霆萬鈞!

首先,抗病毒治療的目的真的不只是HBVDNA轉陰,肝功能正常,這些都是表象。

真正的目的是,通過有效抗病毒治療(包括核苷類似物和干擾素),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複製,減輕肝細胞炎性壞死及肝纖維化。

最終目的是延緩和減少終末期肝病(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等)及其他併發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的發生,達到乙肝病情不會影響正常生活,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

很拗口哦,簡單的說,就是,抗病毒治療目的是讓您在未來不得肝硬化,肝癌。那麼,回到問題:為什麼病情穩定了,還需要定期複查呢?

乙肝的病情穩定了,為什麼醫生還總讓我定期複查?

1.監測病情是否在進展

對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攜帶者,通過肝穿刺活檢檢查,我們發現約30%的乙肝攜帶者,存在明顯的肝炎活動,需要抗病毒治療。

臺灣學者對1932例非活動性表面抗原攜帶者(即肝功能正常、並且乙肝病毒水平較低的人群),進行了13年的隨訪,發現非活動性表面抗原攜帶者,仍然有進展為肝細胞癌的風險。

因此,肝功能正常、低病毒量不代表乙肝不會活動和進展。

同樣,經過有效的抗病毒治療,肝炎仍有進展的可能,只是進展速度被顯著減緩,發生肝硬化、肝癌的機率大大降低。因此,病情穩定後仍需要定期檢查。

2.副作用安全性

相比干擾素的不良反應,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副作用是比較少的。

但是部分病友在未來是可能發生副作用的,比例比較低,但是對於我們個體來說,都有機會發生。

如,口服藥物阿德福韋酯和替諾福韋酯的腎損害和骨密度降低。

替比夫定的肌酸激酶升高,肌肉損傷肌炎、罕見的橫紋肌溶解,肌炎;恩替卡韋有乳酸中毒,重度脂肪肝等。

這些副作用如果出現,都需要及時處理,如果沒有定期檢查,可能會貽誤時機的。

乙肝的病情穩定了,為什麼醫生還總讓我定期複查?

3.耐藥監測

目前我國乙型肝炎病毒的耐藥現象比較突出。除了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耐藥比較少見外,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韋酯在治療的1~2年都有許多病例出現耐藥。

一旦出現耐藥,很快乙肝病毒就會大量複製,隨之而來的是肝炎的活動。因此需要密切監測。

定期複查,還有利於對治療療效的及時評估。如表面抗原HBsAg、HBeAg會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逐漸下降。

定期檢查,提供連續的數據鏈,有利於預測轉小三陽,甚至表面抗原轉陰的時間。

對HBsAg、HBeAg滴度的監測,是評估能否停藥的重要指徵。

如果一直是大三陽,即HBeAg持續陰性,是絕對不可以停藥的。因為停藥後招致肝炎迅速發作。

乙肝的病情穩定了,為什麼醫生還總讓我定期複查?

新的藥物不斷在開發,新的療法也一直在研究。定期檢查,利於對自己體內乙肝病情的全面瞭解,一旦有合適的時機,醫生可能會建議你更換更好的方案。

如,HBsAg滴度如果低於10IU/ml,建議使用干擾素聯合治療,促進HBsAg的轉陰,追求金牌效果!

總體來說,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乙肝,副作用少,控制病情快。雖然,乙肝很快變成囚龍,但是,它的狡猾性,我們不可太大意。

更多專業靠譜醫學建議,請微信搜一搜【石榴雲醫by七樂康】(qlk-patie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