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召开黔东傩文化教育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

经过精心策划与筹备,由我院主办的黔东傩文化教育传承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已经全面启动。5月6日上午,黔东傩文化教育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我院行政楼会议室举行,来自省教育厅、中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铜仁学院、市教育局、市文广局、市民宗委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德江傩堂戏国家级、省级传承人与我院黔东傩文化教育团队成员齐聚一堂,围绕如何更好开展黔东傩文化的教育传承、保护发展及开发利用展开了热烈讨论。

我院院长张景春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她代表学院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长期以来给予我院傩文化教育传承研究以大力支持和帮助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张景春表示,铜仁作为贵州省的傩戏之乡,在傩文化的研究传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铜仁职院在多年办学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五元文化”德育模式理论和实践体系也正为包含傩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肥沃土壤;学院积极落实落细中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部署和精神,以黔东傩文化教育团队和铜仁傩文化研究基地为依托,不断加强傩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和利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她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促进傩文化研究的交流与学习,同时相信在各位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和努力协作下,必将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傩文化研究持续发展提供强力引擎。

贵州省教育厅民教处副调研员詹中志对我院在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及傩文化研究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表示高度赞赏。他表示省教育厅将会一如既往地给予全力支持,并希望铜仁职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段超教授指出,铜仁职院办学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在诸多方面都彰显出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奠定了在全国职业院校中的引领地位,其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五元文化”育人模式等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中都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极具地域特色和推广价值;铜仁职院始终大力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出了品牌效应,不仅有专门的教育团队,同时还广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地方民族文化基地等建立起了密切联系,真正引领了职业院校的文化传承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价值。段超建议,学院应在傩堂戏的基础上拓展项目,深入挖掘适合与校园传承相结合的铜仁本土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提前布局,全面谋划,并探索完善相关财政制度与规定,以进一步扩大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活动的广泛影响力。段超表示,中南民族大学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民委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铜仁职院的重大决策,两校又签订有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彼此间更应深化协作,共同发展;与铜仁职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是中南民大的迫切需要,在交流合作中也学习到了很多经验做法,得到了帮助与提升。段超最后表示,此行受中南民大党委书记和校长的委托,向铜仁职院全体教职员工致以亲切问候,并预祝黔东傩文化教育传承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愿铜仁职院蒸蒸日上,越办越好。

研讨会上,我院黔东傩文化教育团队负责人谭子安汇报了黔东傩文化教育传承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柏桂喜教授就开展傩文化传承机制创新及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建设等内容进行了阐述;贵州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玉平教授回顾了贵州傩文化研究发展历程及未来教育传承的趋势;省文史研究馆员、铜仁学院廖延林教授指出了傩戏传承的艰难性,并呼吁重视傩文化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贵州省傩文化博物馆馆长唐治洲希望铜仁职院能够担纲主角,发挥人才优势,在黔东傩文化研究保护中起到主要作用;梵天文化产业集团总经理冉勇对黔东傩面具系列旅游产品开发与教育传承作了介绍;铜仁学院图书馆馆长梁正海教授提出铜仁本地两所院校应在傩文化教育传承方面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研究;铜仁市傩文化专家吴国瑜强调在傩文化教育传承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傩堂戏文化内涵的准确挖掘和大力发扬;铜仁市傩文化专家艾北方详细介绍了傩神闹灯的编创及其教育传承价值;德江傩堂戏省级传承人张连发则结合个人实践对研究保护与传承傩堂戏提出了建议。与会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各抒己见,对黔东傩文化的研究发展建言献策,并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

我院举办的黔东傩文化教育传承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还将陆续开展黔东傩文化教育传承系列讲座、技能竞赛、传承人进校园讲学授课及黔东傩文化教育传承成果汇演等活动,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巩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召开黔东傩文化教育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

各位读者,欲在头条上发布职业教育类相关信息,请关注并私信给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