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去世全民哀悼,為何他的武俠夢無人能替?

在10月的末尾,在那平凡又普通的一天裡,全中國的人們在同一天失去了他們的江湖締造者——金庸。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加上《越女劍》,就是金庸這一生創作的15部作品。

金庸去世全民哀悼,為何他的武俠夢無人能替?

金庸逝世,江湖夢碎

10月30日下午5點,多家港媒報道武俠泰斗金庸去世,享年94歲。

之後的一個小時裡,隨著各方消息的傳來,而熱點菌從最初的不敢相信,到後來不得不接受這個悲痛的事實。

金庸去世全民哀悼,為何他的武俠夢無人能替?

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海寧,1948年移居香港,是新派武俠最傑出的代表作家,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金庸筆下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

金庸去世全民哀悼,為何他的武俠夢無人能替?

看過金庸的人都會好奇,金庸到底跟他筆下的哪個人物比較像。是機靈圓滑的韋小寶?老實憨厚的郭靖?還是優柔寡斷的張無忌?

雖然因創作出許多豪氣萬丈的大俠形象而被稱為“查大俠”,但是金庸卻覺得這個稱謂實在過譽:“如果在我的中選一個角色讓我做,我願做天龍八部中的段譽,他身上沒有以勢壓人的霸道,總給人留有餘地。”

全民哀悼:大俠走好

一代武俠夢隕落,熱點菌跟眾多網友一樣都發文緬懷。

10月30日晚,襄陽古城燭光閃爍,一群人齊聚城下,為金庸先生送行。

金庸在其經典著作《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中 260 多次提到襄陽,用大量筆墨描寫了襄陽城、襄陽保衛戰,其中郭靖和黃蓉堅守襄陽數十載,最終喋血襄陽城的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

金庸去世全民哀悼,為何他的武俠夢無人能替?

金庸去世全民哀悼,為何他的武俠夢無人能替?

當晚,還有2名金庸迷趕到醫院,其中一名粉絲更是在現場播放起了《笑傲江湖》的主題曲《滄海一聲笑》。他說:“大師就這樣去世了,希望老先生能聽到這首歌。”

10月31日,正在非洲出差的馬雲發文悼念金庸。馬雲寫道,只因一個“俠”字,結緣半生。若無先生,不知是否還會有阿里。希望阿里變成金庸留在這個世界的另一種遺產,走完102年。

金庸去世全民哀悼,為何他的武俠夢無人能替?

馬雲自幼便崇尚武俠,也是金庸的鐵桿粉絲,其花名“風清揚”來源於《笑傲江湖》。在2016年2月,馬雲曾專門給金庸錄祝福視頻說,金庸充滿浪漫主義和俠義精神,這對自己及阿里企業文化影響深刻。

馬雲的辦公室叫“光明頂”,會議室也叫“桃花島”,價值體系先後被稱為“獨孤九劍”和“六脈神劍”。

不少飾演過金庸改編電視劇的演員也都紛紛發文悼念。

金庸江湖為何無人能替代?

金老的武俠影響非常深遠,雖然已過去半個世紀,然而金老的武俠故事時至今日,依然盛行。那麼,查良鏞先生的作品,為何會如此受歡迎?為何現在都無人能替?

這個話題,也曾為很多學者研究的對象。武俠到金庸這裡,已經不再只是茶餘飯後的小人書了,它已經有了成為經典的資本。

金庸去世全民哀悼,為何他的武俠夢無人能替?

關於這個話題,金老其實在早先的一檔電視欄目中回答過。他說了一句話:“戰則,均以簡單為佳。”是的,為何金庸如此受歡迎,如此經典?金老的這句話給出了最權威的答案,秘密也只有四個字“簡單為佳”。

金庸用17年的時間創造了很多義膽豪情的俠客,以15部經典作品為華人世界定義了“武俠”。

金老的武俠理念是,武俠並不是表面上會點武功或者一些奇怪的技能,武俠精神在俠,是俠不是這個武字,俠就是犧牲自己利益去幫助人家主持正義,這種精神在社會上永遠存在,永遠有的。只要人與人之間有關係,這種俠的精神永遠存在的。

金庸去世全民哀悼,為何他的武俠夢無人能替?

而這正是現在很多武俠所缺失的一種精神。互聯網時代都在講究快,速度與數量是主要追求,品質成為了次要。

1992年,他以12億港元資產名列香港百富榜第64位。封筆之後,版權收入仍源源不斷。收入不菲,金庸也慷慨施財,捐贈香港中文大學1000萬港幣,2007年8月向北京大學捐款1004萬人民幣,將1400萬人民幣造價的“雲松書舍”捐贈給杭州市……

他這一生都在用行動貫徹自己“俠”的信念,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熱點菌想說,斯人已逝,但其創造的江湖會一直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