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退款崩了”?這個“雙十一”,你被商家套路了嗎?

“雙十一”還未開始時

有不少小夥伴們就表示

即將開啟吃土模式

“淘寶退款崩了”?這個“雙十一”,你被商家套路了嗎?

不過“雙十一”剛過完

就聽說有很多人後悔了,搶著退貨

“淘寶退款崩了”?這個“雙十一”,你被商家套路了嗎?

於是,11月12日一早

“淘寶退款崩了”就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

“淘寶退款崩了”?這個“雙十一”,你被商家套路了嗎?

網友們發現

“雙十一”大促期間

只支持12日零點後

對未發貨訂單退款的淘寶退款系統

在零點過5分時便已經被“擠爆”

於是,大家紛紛吐槽:

11日零點大量付款湧入都撐過來了

怎麼退款反而崩了?

退款系統在12日凌晨崩了

“11月12日零點過5分,淘寶退款界面持續崩潰中。”11月12日零點15分,微博ID“獨孤酸酸”在新浪微博上感慨,“搶的時候沒崩潰,這時候居然崩潰了。”在她曬出的這張截圖中,界面提示“系統繁忙,稍後重試”的內容。

“淘寶退款崩了”?這個“雙十一”,你被商家套路了嗎?


11月11日,三湘都市報記者體驗發現,在“雙十一”當天,如點擊已付款訂單的“退款”按鈕,則被提示“未發貨訂單的退款服務將於11月12日凌晨恢復”,無法進行即時退款申請。而在普通經營日內,訂單無論在付款前後均可申請退款。

“淘寶退款崩了”?這個“雙十一”,你被商家套路了嗎?


淘寶買家“依某熙”說,自己在“雙十一”凌晨拍錯了衣服的尺碼,想退款重拍卻發現系統並不支持,“原本計劃12日凌晨再申請,一覺醒來卻發現賣家已經發貨了,只好等到貨再申請‘退貨退款’。”

淘寶買家“cindyXXX”的消費者也向三湘都市報記者介紹,當晚嘗試了退款,可能因為同時發起退款的人多,好幾次都沒有成功,“但是後來多試幾次,最後還是成功了。”

饒有趣味的是,11月12日上午9時,“雙十一成交額2135億”和“淘寶退款崩了”同時登上微博熱搜,且後者的熱度位列第3,其受消費者關注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商家套路多,消費者直呼傷不起

從“全場五折”到“購物狂歡節”,到2018年的“雙十一”,淘寶締造的這個全民購物日走過了十年。儘管每年都會有不同的商家套路被警示,但來年似乎又會出現不少新花樣,讓消費者直呼“傷不起”。

預售價更划算?

付了尾款卻發現“雙十一”價更低

11月12日,上述買家依某熙告訴記者,在今年“雙十一”開放預售的第一天,便支付50元定金在費雪牌官方旗艦店內預定了一款“琴琴健身器+聲光安撫小海馬”禮盒,“11日凌晨,算上各種優惠券及拼單後的購物津貼補貼,最終成交價為310.23元。”而當她付款後卻發現,這款商品在的“雙十一”的售價算上所能享受的優惠券、補貼,價格比預售價還低了3元。

“淘寶退款崩了”?這個“雙十一”,你被商家套路了嗎?

預售價格

“雙十一”當天的到手價

而長沙市民胡小姐也發現,她以3188元的價格預定的華為P20手機,其“雙十一”的到手價則為3088元。在胡小姐提供的網頁截圖上,三湘都市報記者看到,該款商品的預售頁面提示“到手價為3188元起”,而“雙十一”當天,該款商品則提示“到手價為3088元起”,比預售價格低了100元。

“明明宣稱‘預售更實惠’,現在卻變成了這樣。”胡小姐感覺自己被商家欺騙。

去年的貨賣到今年,價格還漲了100多元

想趁大促入手一件棉服的付同學看中了森宿旗艦店內一款大紅色連帽外套抽繩棉服,其“雙十一”促銷價格顯示為499.8元,可享受天貓50元購物津貼,即成交價為459.8元。

“淘寶退款崩了”?這個“雙十一”,你被商家套路了嗎?


而在翻看該款商品評論後,她卻發現,留言時間顯示為2017年11月21日的淘寶網友評價,“雙十一的活動價再加上用券價格為351元。”細算下來,今年的成交價較去年高出108.8元。

“淘寶退款崩了”?這個“雙十一”,你被商家套路了嗎?


對此,付小姐認為,去年的款式可以賣到今年,但這價格至少要低一些才說得過去吧。而三湘都市報記者調查發現,11月11日,除實行“雙十一”價格外,該店正在做“滿1000元減500元”的促銷活動,這也就意味著,為了推行看上去誘人的大額滿減活動推高銷量,商家在單個商品的售價上“做了文章”。

你以為是優惠價,其實沒有“雙十一”

一般說來,儘管還有“返場狂歡”,但大促時間節點一過,商家將活動商品售價上調才符合正常的商業邏輯。

“淘寶退款崩了”?這個“雙十一”,你被商家套路了嗎?

“淘寶退款崩了”?這個“雙十一”,你被商家套路了嗎?


而市民周小姐卻發現,她在“雙十一”期間看中的“曼婭奴2018冬裝針織裙”的“雙十一”售價為99元,到了11月12日,該商品購物鏈接依然顯示,商品價格為99元,價格並未變化。

而三湘都市報記者也發現,尚三月旗艦店內銷售的平頂毛絨盆帽在11月11日和11月12日的售價同為39元,天貓國際官方直營銷售的澳洲Bio island孕婦DHA的兩天售價也僅有1元之差。

提醒

及時索取購物憑證、保留相關證據

面對“雙十一”、“雙十二”等商家大型集中促銷,消費者應如何避免掉入商家的“溫柔陷阱”?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躍文提醒廣大消費者

在購物時應首先選擇正規網站、網店;

在購物時,要及時索取購物憑證、服務憑證;

消費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的正當權益受到侵害,要學會保留相關證據,並立即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舉報。

記者手記

理性一喊再喊

誰在推動這場消費的狂歡

儘管每年“雙十一”前後,提醒消費者理性購物的言論層出不窮,但是十年來,淘寶“雙十一”的銷售卻屢屢創下新高,更在今年達到了2135億元的新高。

回顧電商大促的歷史,火爆起來大約源於2012年8月,由京東CEO劉強東的一句“大家電三年零毛利”而誘發的京東、蘇寧、國美三家電商平臺於8月15日第一次在電器網絡銷售上的“價格戰”。同年的“雙十一”,阿里巴巴原本小打小鬧的“雙棍節”促銷也開始向著“購物節”發生轉變。

從那時開始,關於“大促貓膩”的投訴便時時傳來。然而,儘管充滿詬病,但每年一到節點,消費者們的購物熱情依然有增無減,究竟是誰在推動這場消費的狂歡?

事實上,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促銷戰”裡,平臺、商家,甚至是後方提供服務的快遞等行業,均能從中分得一杯羹,無論是爭議還是叫好,只要能炒高熱度,便始終樂見其成。

但需要提醒站在利益天平另一端的消費者們的是,在大促的喧囂中始終保持冷靜的心態,謹防掉入商家的溫柔陷阱,才是“吃瓜”、“看熱鬧”、“大搶購”之外更重要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