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集体、一个人获省119消防奖提名

常州一集体、一个人获省119消防奖提名

机场专职消防员在停机坪训练

常州一集体、一个人获省119消防奖提名

机场专职消防队配备了现代化的灭火车辆

今年江苏省119消防奖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我市的常州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安全保卫部和港华储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敬江,分别获得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提名。

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常州机场是人员密集场所,港华储气属于易燃易爆危化品场所,事故风险与安全责任都特别重大。而正是在机场安保部和李敬江总经理常抓不懈的努力下,机场运营33年来平安无事,港华储气开工5年多来一起安全事故都没有发生。

常州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安全保卫部 33年无事故是我们最大的骄傲

作为常州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安全保卫部的业务负责人,周礼君每天都奔忙在跑道、航站楼和其他配套单位之间,确保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和乘客们等人身安全。

40岁的周礼君从空军退役到常州机场工作,已经11年了。10月29日,得知自己所在的安保部获得了全省119消防奖的先进集体提名奖,周礼君笑了:我们这么多年的付出获得了认可。

他们从未灭火,但抗洪除雪、摘马蜂窝、救助乘客全能

周礼君开了个“玩笑”:我们成立的“消防护卫室”有70多名专职消防队员,这相当于是支队的规模了。但是33年来我们又基本不出警,这算是最大的成功了吧!

玩笑归玩笑,作为意外情况的第一处置力量,安保部游刃有余。今年4月初的一天,航站楼里的一部观光电梯发生故障,将3名乘客困在里面。乘客按下报警铃,3分钟后安保人员到场,会同技术部一起解决了故障,5分钟后乘客安全脱困。

因为地处空旷,在一些装备区域里,常有马蜂筑窝,影响飞行敏感度和安全起降。每年安保部的一项任务就是清除马蜂窝。队员们穿上厚重的防蜂服,用厚口袋将马蜂窝连根摘除。今年他们就摘除了6个马蜂窝,其中最大的一个直径近半米。

至于每年夏冬,若遇大雨大风大雪天气,安保部更是全勤备战,一旦出现了雨雪侵袭跑道或大风吹落物品影响飞行,他们就要立即上前,不惜一切代价排水扫雪,确保航班飞行安全。

“水枪水带”变身“大车水炮”,装备升级提升战力

周礼君说,1985年刚成立的时候,安保部只有1辆车6个人,如今已有10辆救援执勤车、1辆后勤保障车共103人。从“水枪水带”变身“大车水炮”,装备的不断升级更新让他们信心爆棚。

“多年来,我们安保部一直秉承消防的优良传统,不是军人却发扬着军人的作风,不断创新保障模式。”周礼君认为,车辆和通讯设施是消防力量的第一保障,所以安保部一方面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建立装备维保平台,对应急救援器材、车载器材、通讯器材、接处警设备制定专门的维保手册;另一方面与消防支队战勤保障部门建立共建关系,对维保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难点、重点进行探讨和学习,使得装备完好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

此外,安保部还与市消防支队开展共建,旨在提高机场专职消防队员的技战术水平。双方每两个月开展一次交流学习,从队伍建设、技能练兵、预案制定等方面持续开展探讨;同时安保部与驻场消防队签订互助保障协议,旨在提高日常救援处置能力,从预案对接、技战术融合等方面作为切入点,持续推进双方队伍在应急救援方面的协同能力。

演练+巡防,平时事无俱细才能防患于未然

“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各部门、各驻场商户和单位,开展两次消防培训和演练,让大家都能提升应对初起火灾的能力。通过演练我发现绝大多数人的灭火技能显著提高,但也有些商户员工对消防重视不够,我会事后上门讲解消防知识,让他们真正从心里重视起来。”周礼君提起消防工作一脸严肃。

“我始终认为,光有我们冲锋在前是不够的,只有各部门各单位一起上,才能打造最好的消防安全网络”,周礼君说安保部采取了两手抓的办法:一手是立足自身的技术力量,安保部负责机场防火安全监督检查和对旅客、员工的消防安全宣教,每年要开展防火监督检查15次、消防宣教3次、“119”消防宣传日主题活动1次;另一手是借助消防、各设备维保单位对机场所属的自动化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测和检查,每天、每月、每季度各开展消防自动控制设备巡查5次、1次、1次,确保机场自动化消防设备运行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