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舍得下“笨功夫”

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保证,在实现中国梦想的关键时期,要想成就复兴大业就要耐得住寂寞,舍得花时间多下“笨功夫”,在摸爬滚打中练就一身“真本事”。

舍得下“笨功夫”就是要踏实勤勉,不投机、不取巧。 “至勤至实”专注认真是做大事、成大器的真谛。一代名臣曾国藩读书,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任务,绝不睡觉;文化昆仑钱钟书,绝顶聪明,少人能比,弄起学问从不偷懒耍滑,《管锥编》就是他下了一辈子“笨”劲的结果;红学泰斗冯其庸不使虚招,不玩花活,为系统研究《红楼梦》各个版本的差异,将各个版本都找来,跟“庚辰本”一句一句地对比……由此可见,学习做学问没有什么技巧和捷径,只有凭借勤奋踏实的精神,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试玉三日满,修身十年功”,对年轻干部来说苦功是基础,要想成大才,就要做到既不浮躁也不赶步,沉心静气坐住“冷板凳”,如此才能修炼出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的纪律作风。

舍得下“笨功夫”就是要担职尽责,不推卸、不辞责。 “士不言政,则失其天下之责。”干部应干事,在位当有为。于党员干部而言,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应实实在在扛起肩上的责任,这既是职责所在,也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信任和寄托。现实中却有少数党员干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混日子不作为,出工不出力,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难题拖着办,遇到百姓往外推,甘愿当站桩度日的“稻草人”,这种“僵尸”作风贻害无穷,必然会败坏党风政风,带坏社情民风。进入新时代,对年轻干部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所以更要把使命放在心上,以“肩扛千斤、背负万石”的勇气和毅力履职尽责不推诿,积极主动不等靠,面对任务勇挑大梁,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面对邪气坚决斗争。

舍得下“笨功夫”就是要持之以恒,不停滞、不却步。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滴水穿石,在于它的韧性;厚积薄发,在于它的积累,成功更青睐那些在逆境里不断尝试、百折不挠的人,可以说坚持是一切成功的方法论。钟扬援藏16年,奔走高原50多万公里,收集4000多万颗种子,它以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基因”宝藏。而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如此接近梦想,也正是源于我们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愈是接近目标,前进的道路愈加艰辛。 “唯其艰难,更需坚守”,年轻干部作为梦想之路上的“生力军”,要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雄心、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 “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恒心和“乘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涉险滩、蹚雷阵,啃骨头,挺过“困难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