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百年的李鸿章,临终前耍了个花招,为国家留下最后一点尊严

在晚清末年,有一位迟暮的老人为了国家的命运背负了无数的骂名,他就是被称为清末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李鸿章。李鸿章这个人顶着卖国贼的名头为腐朽破败不堪的清王朝延续了五十年的寿命。其实他很不容易,白白担了这么多年人们的谴责。

被误解百年的李鸿章,临终前耍了个花招,为国家留下最后一点尊严

在五十年代末的时候,他的坟墓还遭到后世人的破坏,腐烂的尸身被人拉出来撕裂,落得个尸骨荡然无存的下场。在他去世之前,更是为了清王朝做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情彻底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被误解百年的李鸿章,临终前耍了个花招,为国家留下最后一点尊严

当外国侵略者来到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时候,面对眼前繁华富庶的一切,他们无一不暴露着赤裸裸的贪念。为了保命,慈禧不敢和洋人碰面,不顾朝堂和百姓的安危,逃到了西安继续过着衣食无忧的快活日子。在洋人枪炮的逼迫下,清王朝的大臣们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和他们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泱泱华夏大国曾经人才辈出,现如今竟然沦落到无人可用的地步。

被误解百年的李鸿章,临终前耍了个花招,为国家留下最后一点尊严

这个时候,已经重病缠身的李鸿章毅然地站了出来,他知道自己所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就想舍弃自己一个人的荣辱得失,尽快的签下条约,让国家有暂时喘息和休养生机的机会。在谈判席上,李鸿章作为代表和洋人们交涉时,他们的态度十分傲慢,看不起留着辫子的中国人,一张口就是要清朝无偿赔给他们10亿两白银。

被误解百年的李鸿章,临终前耍了个花招,为国家留下最后一点尊严

这就像一个天文数字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此时的清王朝已经签过很多割地赔款的卖国条约了,这个数字的银两实在是拿不出来。经过几次的唇枪舌战,最终决定以我国4亿5000人的人头一人支付出一两银子,就是4亿5000两,这是对我们全民族上下的侮辱。

被误解百年的李鸿章,临终前耍了个花招,为国家留下最后一点尊严

可是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国力衰弱,打不过别人,就没有话语权。这充分地体现在了谈判桌上,洋人们步步紧逼,让我们退无可退。

被误解百年的李鸿章,临终前耍了个花招,为国家留下最后一点尊严

最终,双方商谈好一切的条陈要签订合约了,本来签字这件事情是轮不上李鸿章的。可是李鸿章却推开了原本要签订合约的人—庆亲王奕劻,李鸿章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剩下的时日不多了,谁签订了这次的合约,谁就会背上卖国的骂名,遗臭万年,所以思前想后这件事情他来最合适。

被误解百年的李鸿章,临终前耍了个花招,为国家留下最后一点尊严

为了保全清王朝最后的一丝尊严,就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因为他是“肃毅侯”,所以签自己名字的时候就竖着写,这样三个字连起来就像是一个“肃”的形状。洋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拿到了想要的钱财,才不会管李鸿章到底写了什么东西,又是什么样的含义。

被误解百年的李鸿章,临终前耍了个花招,为国家留下最后一点尊严

签完条约,在回家的路上,李鸿章的身体就支撑不住了。他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过了没几个月就在家里去世了。虽然他有心报国,但一个人终将不能挽回这个满目疮痍的清王朝现状,他只能带着满腔的愤懑和遗憾离开了这个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