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行政区划是否有调整的必要?

用户4474649658


需要,首先山西的行政需要调整,今年国家大手笔大同市区重新进行了划分,撤县改市的政策上怀仁市申请成功,侯马市做出调整,我们接下坐等一系列国家的政策。其次山西的行政区域存在较为不合理的布局,太原市由于东边和西边北边山脉的布局,发展空间只能向南榆次方向发展,榆次作为晋中市的市政府的驻地 ,虽然省政府退出同城化和大太原的建设规划,但是由于属于两个市毕竟区号,医保,市政存在交大的差异,只有合并成一个市才能利于同城化的建设。另外最后本人建议将榆次太谷划入太原市,作为太原市榆次区和农谷区,将榆社左权和顺寿阳昔阳东山五县划至阳泉市,壮大阳泉板块,将平遥,祁县汾阳介休,孝义灵石组建新的晋中市,市政府设在介休。


填报高考志愿


从建国以来,山西的行政规划就一直在调整,并会随着历史的发展继续调整下去。

从新世纪以来,国家基本冻结了行政区划的改变还有县级市的批复。但是从这两年来看,现在又开始了新一轮县级市的批复和行政区划的调整。比如大同市南郊区、矿区、城区和大同县撤掉,改成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怀仁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的县改市也终于成真,清徐县的县改区也已经批复了,还有长治的几个县前几天也批复成区了。所以大家热切期盼的太原榆次同城合并也在未来的某个日子或许美梦成真。当然,行政区划牵扯的利益太多,也需要付出很多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所以,明明知道合并也许更好,但是却迟迟不能行动。全国这种情况都存在,不仅仅是山西。像西安咸阳的同城化,长沙湘潭的同城化等等,非常多。

其实,我个人觉得未来的趋势还是要撤掉地级这一级,因为从古至今,我们的行政体制明清是国家—省—州府—县—乡五级再往前是国家—州—县—乡村四级,现代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是联邦—州—县—市或镇四级,大城市和小城市的级别一样,只不过是影响力不一样。而我们现在是国家—省—地市—县—镇—村六级,这样无形当中增加了ZZ成本和机构臃肿,所以未来的趋势应该是撤掉地级这一级,应该是国家—省—县—乡—村五级甚至是国家—省—县—乡村四级和美国一样,这样利于政策的上传下达,精简机构,当然这样就会有很多人失业,牵扯的利益太多太大,所以一直不能实施。不过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消亡的越来越快,国家也在引导移民搬迁,在镇里形成聚居,一个县或城市都在不断的扩大,乡村越来越少,以后乡村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到几个人手里便于机械化,乡村的人都集中到一起打工过上新城镇的生活,这也是历史的趋势吧。以后就会县直接管下面的村镇了,少一级体制。地级这一级也慢慢撤掉,下面的县城和原来地级的大城都是城市,就是影响力不同,这也是现在很多城市把县改为区的原因吧。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的区域就不需要重新划分,大家都是城市,就看谁发展的好了。

当然,这个可能一时半会也实现不了,那就还按照现在的行政体制来划分,便于经济发展,我自己先以我粗浅的认识划分一下,说得不对,大家海涵。

从北至南,大同现在除了云州区、平城区、云岗区,再把阳高和天镇合并成一个天阳县级市或者一个区,左云也改成区,再下辖浑源一县,然后把右玉归为大同,因为风俗差不多,这样大同就成为一个真正的四省通衢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便于发展。

在怀仁新设立地级市,把应县、山阴、代县划给怀仁,这样可以使怀仁成为一个比较大的城市,也便于雁门关一线旅游资源的整合。当然从风俗情感上来说,应该把怀仁应县划给大同,大同经济就更强了。

朔州除了现在的朔城区和平鲁区再把忻州的偏关、保德、河曲、神池划到朔州,忻州实在是太大了,占了全省六分之一面积,不便于管理。

忻州辖现在的忻府区、定襄、原平、静乐、岢岚、宁武、宁武,把定襄改为区,这样忻州就便于管理了。

在五台成立五台山市,市政府设在砂河,下辖广灵、灵丘、繁峙,这样一是便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也便于五台山在全世界的推广,和黄山、张家界一样。

太原除了现有的娄烦、阳曲二县还有几区外,再把寿阳、榆次、太谷、文水、交城划到太原,本来历史上这些地方也都归太原并州,这样一是整合资源,建成大太原,二来整个山西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到一起,也便于更好的吸引人才,创造财富。

阳泉除了现在区还有盂县外,把平定设为区,再把晋中的昔阳、和顺划给阳泉。

在平遥或介休设平遥市,平遥全世界有名,便于宣传,下辖现在的平遥、祁县、介休、孝义、汾阳、灵石、榆社,便于旅游资源的大力整合和宣传,也便于城市形象的进一步提升,当然,历史上也叫过汾州,这也是很多朋友心心念念想着立市的原因吧。

吕梁除了离石区,还有就是现在的临县、兴县、岚县、柳林、中阳、石楼,这样可以集中精力来抓这几个县,尽快发展经济,把前面几个发达的县都划给别得地方,估计会被吕梁的人骂吧。

成立霍州市,历史上霍州本来就是一个州府,现在是县级市,把交口、隰县、永和、汾西县划给霍州、再把长治的沁源、沁县也划给霍州。

临汾下辖现在的尧都区、乡宁、大宁、古县、安泽、吉县、浮山、蒲县,再把洪洞和襄汾变为区,这两个离临汾近,而且经济也发达,洪洞如果太大的就恢复为洪洞和赵城两个区。

成立侯马市,把翼城、垣曲、河津、新绛、绛县、稷山、曲沃、闻喜都划给侯马,当然也可以叫绛州,自古以来就是这么叫的。

运城就是现在的盐湖区、永济市、芮城县、万荣县、夏县、平陆县,话说万荣、夏县、临猗都是两个县合并来的。夏县原来的安邑多么牛的县啊,禹帝的都城,而且我看明朝和清朝两朝全山西安邑出的进士最多,都是六十多个,全省第一。山西有的县一朝是0个,还有很多不超过5个。

长治除了现在的区划,不过正把城区和郊区撤掉改为上党区,把屯留、潞城、长治县都划为区,下辖黎城、武乡、平顺、长子、襄垣、壶关,再把原来晋中的左权划入。沁县和沁源划给霍州。最好是把壶关也划为区,离那么近。

晋城保持现在的区划不变,除了城区外,还有泽州、阳城、陵川、沁水四县和高平一个县级市,应该把泽州和城区合并划为两个区,最好是叫建州、泽州。

这样全省就有十五个地级市,更好的去发展经济,整合资源,要知道,相邻的河南和山西国土面积差不多大,但是河南有17个地级市,当然人口多也是一方面。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薄认识,权当娱乐了。


戍边高山卫


晋南行政区划需要调整,侯马市升格地级市,也可以说是恢复侯马地级市,因为侯马最早设市的时侯为地级市级别,后因各种原因而降为县级市至今。但侯马的工业经济基础雄厚,商贸物流发达,且辐射力极强。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继太原,大同之后为山西第三大铁路交通枢纽中心,也是全国重要铁路交通枢纽中心之一。侯马不仅拥有海关,商检,口岸及无水港,还有即将要升为国家级的侯马开发区,更有走出国门发往欧洲的中欧班列。可以说侯马的综合能力和作用(工业经济,商贸,城市第三产业,交通优势)已超越省内部分地级市,完全具各升格地级市,而且大城市框架已初步形成(侯马市区与曲沃城区和新绛城区基本上成一体),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城市公共交通完善,所以侯马升格地级市已迫在眉睫,为了侯马,为了晋南也为了山西更好更快的发展,调整山西晋南行政区划,侯马升格地级市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建议侯马升格地级市可辖新田区,乐昌区,铁西区及秸山,万荣,河津,闻喜,绛县,垣曲,翼城三区七县,形成大侯马市,以便更快建成晋南最大城市,与太原,大同共同构建成山西三个大型城市,引导山西快速发展。


明月千里


山西的行政区域确实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全国很少有在市一级层面推行犬牙交错,更多是山川形便。

1、山西地理特殊性与行政区划特殊性

在国内行政区划上,省一级层面沿袭了历史传统,基本是犬牙交错,安徽、江苏、湖北的交接就可以看出来。但市一级层面上基本是山川形便,不再搞犬牙交错。

(长江流域各省基本都是犬牙交错)

山西基本是反着来的。表里山河的山西是一块完整的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行政划分上也依据了山川形便的道理。

(完整的地理单元)

但在市一级层面上就犬牙交错了。诸如雁北地区分成了大同、朔州。晋中盆地归属于太原、吕梁、晋中三个市。晋中还管辖着本来更应该属于阳泉的五个山区的县。

可以发现,山西的行政区划和全国基本是反着来的。

2、市一级的犬牙交错不必要

山西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河谷与盆地。汾河沿线形成的两大块,晋中盆地与晋南,晋东南上党盆地。忻州也在汾河沿线,大同在河谷与山口地带。

(对照地形图就会发现山西地形犬牙交错)

可见山西本身就是比较分散的地理单元,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如果再进行犬牙交错,更不利于全篇整合。

相对而言,再市一级层面,山西进行一定的行政区划调整是应该的。晋中太原可以一回事,并把吕梁在晋中盆地的管辖过来。朔州、大同继续成了一回事。晋东南一回事。晋南一回事。忻州依托五台山。吕梁、阳泉两个就称为山区主打的地域。

3、省一级层面被其他地区带动

《皇权旁落的山西——集权政治与地域文化》就提到了山西古代的区域划分与区域文化,经典论断就是周边大城市对山西的辐射。

(关中城市圈)

今天也是如此,晋南被纳入关中城市圈,晋东南被纳入中原城市群,晋北和张家口一样被纳入京津冀发展中。这样很符合山西的长远发展。

(中原城市圈)

山西重点发展晋中盆地与吕梁、阳泉即可。符合历史规律,也负责西安、郑州、北京三个国家级中心城市的辐射。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应该把太原,晋中,阳泉,和吕梁河西四县(汾阳,孝义,文水,交城)合并,组成一个大都市,取晋中,阳泉各一字叫晋阳市,这也是古时晋阳府的辖地,可以重现古晋阳的荣光。同时也可以提高省会的首位度和竞争力,这样晋阳市就有1100万的人口,太原450晋中360阳泉130吕梁四县170总计1110万。面积26000平方公里左右。GDP7000亿,这样就和西安,郑州成为一个档次了,再向外辐射忻州,长治,临汾,吕梁三几市1400万人口,晋阳经济破万亿也是指日可待。再向东组成石太城市群联系济南都市圈成为华北城市带,与京津冀组成大华北城市群。


熊头光头强


应尽快撤晋中市愉次区,建太谷市。管辖原晋中市所属县市。

山西太原和晋中市的主城区榆次区两城市的距离已连接在一起,为体现大太原都市圈,应该尽快撤销晋中市愉次区,把晋中市的榆次区纳入太原大都市圈范围内,与此同时,应重新确定一个城市履行地辖市的任务,而太谷位于原晋中市的中心,历史悠久,是晋商文化核心区域,交通发达,文化繁荣,应列为首选。


剑茗2


忻州西六县划归朔州,怀仁,应县复归大同,吕梁市交的城文水汾阳孝义,晋中的灵石介休平遥祁县太谷榆次归太原,寿阳和顺左权昔阳归阳泉,榆社归长治,侯马成立副地级市,辖翼城曲沃新绛绛县,这样山西各地相对比较均衡,还能实现大太原经济圈,省会太原在全国排名就会考前,城市建设也大有前途,建设太原五环不是梦。晋中本来就在太原盆地,合并解散也是情理之中。



211416982


精兵减政,山西有必要重新组合,减少行政人员,减少政务开支,扩大省城经济圈,实行撤区并县,减少行政机构,解决人浮于事,

第一,省管县,撤销地级市,大县管辖。

第二,晋中归太原,吕梁东五县归太原。朔州归大同,临汾运城并,长治晋城并,黄河边属吕梁,太行山脉归忻州,个人看法,大家议。


仼双贵


阳泉市区划最不合理,站在全市行政地图前,看到全市五个县区,一个盂县就占到几乎全市面积的一半?!平定占到全市面积的三分之一,矿区、城区在面积狭小,几乎快忽略不计了,但城市人口却大量居住在城市区当中!去年五月以来,在托管原来郊区的18个农村和1个乡镇之后,矿区、城区依然增幅不大,不具备一个正常县区应有的行政职能和手段,区划调整已经迫在眉睫!否则,这种畸形的县域设置,无法体现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也会继续为当地群众所诟病!











风中笛声1


非常有必要!我在网上看到不少关于山西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网民反应热烈也非常关注,这说明我省行政区划调整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一个行政区划是否合理?所在行政区划首府所在地地位如何?我个人认为主要看以下几个因素一、中心地理位置。二、经济文化辐射引领作用。三、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便利和联系密切性。四、历史传承文化习俗同一性,还有历史传统行政区划管辖范围。五、现代经济分工整合和城市发展需要。山西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网上流传有很多版本,主要的重点太榆同城化拆解晋中,将晋中东山五县归阳泉市解决阳泉小市尴尬,又能发挥中心作用。晋中盆地其他县市部分归太原,一部分与吕梁市部分重新组合建立新晋中市,去年公布汾孝介平灵城市规划也符合当前的要求,也属历史上汾州府统领之地,会成为晋中盆地南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也是省会城市副中心,一南一北相呼应相互补一定会促进晋中各项事业发展。祁县文水以北各县历史一直属太原府统领之地,地理位置相挨,文化习俗相同,受太原影响大,对太原城市发展升级都一定好处。另一说法将晋中盆地县市全部归太原。因为我在晋中盆地县,比较关注这,其他不甚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