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立冬

立,建始也,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这个时候,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始结冰,土地表层开始冻结。人们要开始准备过冬了。

而在各地,对于立冬,各地习俗大不同。中国有东南西北之分,韩国也独具特色。

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是个重要的节日,历朝历代的帝王一般都要率领文武百官到都城北郊设坛祭祀,这是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则更注重立冬的吉祥意义。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酿黄酒,去冬泳

在哈尔滨,立冬之日冬泳,庆祝冬天的来临。

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

过去立冬,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今天,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此迎接冬天的到来。另外,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也都用冬泳这种方式度过这一天。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倭瓜饺子 涮羊肉

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补”是冬季食俗一大特点。

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立冬讲究吃饺子。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有的地方立冬有吃南瓜或软枣的风俗,在天津河东“老天津卫”聚居地,人们吃倭瓜馅的饺子。

夏天买的倭瓜经过长时间糖化,在立冬这天做成饺子馅,蘸醋加蒜,与夏天的倭瓜饺子不同,别有滋味。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立冬之日,交子之时

至于清代宫廷,立冬的规矩是吃涮羊肉,因羊肉属温补,有利五脏。后来民间也热衷此道。老北京的涮锅讲究铜锅炭火,汤底澄清,只需加入姜片、葱段等。炭火烧得锅里清汤滚热,拿着筷子夹着红白相间、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汤里这么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酱料里那么一蘸,入口即化,酱香肉香合二为一。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熬草根汤,舂交冬糍

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草根品种众多,配方也多种多样,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这一天,漳州的乡村人家要舂“交冬糍”庆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舂得韧韧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地揉成团;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细细的,与白糖拌在一起。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摆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南京人还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这句老话挂在嘴边,为了入冬后的健康,南京人此时也学着北方人吃起了生葱。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不过南京人毕竟是南方人,吃起生葱远没有北方人那样豪爽潇洒,但也不失勇敢和睿智。只要一到立冬时节,家里的餐桌上就多了个小碟子,平时里面只留有香醋什么的,可一到开餐前主妇们就会添上绿白相间的剁碎的葱末,再滴上诱人的香油。再有烧肉、烧鱼装盘后不忘特意撒满一层南京特有的香葱,要想吃鱼或肉那鲜葱花就一并下肚子了,既吃了美食,青白玉般的葱儿又送来冬季里的健康。

立冬食蔗 齿不痛

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上述不论南瓜糯米,还是羊肉大葱,在传统养生学中都属于温热的食物。在汕头,人们立冬吃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这些也都是温热的食物。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姜母鸭

在台湾,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中医讲究“热则寒之”的食疗方法。因此,吃羊肉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凉性蔬菜一般有冬瓜、丝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莲藕、茭白、笋、菜心等;而红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羊肉炉

在福建的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在福建潮汕地区,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

以前在当地乡下还有劈蔗的游戏活动。参加者手握一根完整的甘蔗,把蔗节上的芽和气根削去,然后站到板凳上,左手按住蔗秆,使其稳立在地上;右手拿着刀,刀背朝着尾稍,听到一声:“一、二、三、开始——”的号令后,迅速把刀口翻转过来,疾速朝蔗秆中心直劈下去。只见刀光一闪,势同破竹,转眼一根甘蔗直刷刷地被劈为两片,先完成者为胜。

韩国

韩国:立冬时节,进入“泡菜季节”

冬天第一场雪,考证过,韩国之前的历史上真心没有初雪的时候要吃炸鸡啤酒这个传统,都是星星惹的祸……但是韩国人觉得和恋人约在初雪的时候见面是比较浪漫的一件事。在《冬季恋歌》和《建筑学概论》中都有关于初雪约定的桥段。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韩国人很爱喝酒,炸鸡配啤酒是韩国比较普遍的小吃,韩国人还给这个组合起了名字「치맥」,是炸鸡和啤酒的简称。他们还有吃葱饼要喝米酒的说法,就像我们吃烧烤喝啤酒一样。韩国的炸鸡做的很好吃的,还有各种味道的,如果不喜欢喝酒,可乐代替啤酒也很美味。

而每年立冬时节,韩国都会进入“泡菜季节”,各个家庭纷纷用白菜制作泡菜,以备冬季和来年春季食用。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泡菜

泡菜代表着韩国烹调文化,由于韩国所处地理位置,不长果蔬,所以韩国人用盐来腌制蔬菜以备过冬。

位处高纬度的韩国冬季寒冷、漫长,蔬菜生长的季节较短。每年冬天,韩国家庭主妇必须为家人准备过冬食品,将白菜、黄瓜和萝卜等蔬菜加以腌制,冬天时家家户户就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泡菜。除了白菜以外,各种带叶青菜,如萝卜、韭菜、香葱、黄瓜等也可以作为泡菜的主要原料。根据不同的口味,肉或海鲜也可以用在做辅料。这样风味各异,制作方法各异,就使泡菜的种类达100多种。

另外, 立冬之后,寒风乍起的时节,热腾腾的汤饭温暖人心,也是韩国人喜爱的美食。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常见的泡菜豆腐汤饭(김치 순두부국밥)

冬天来了~中国和韩国的立冬习俗

牡蛎海鲜辣汤饭(굴 짬뽕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