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秦博

我对王定安先生有父辈一般的敬爱。 在我成长的路上他是位很难得一遇的长者。他人很真诚,很善良,很单纯!他为艺很痴迷!所以,我很敬重、心爱他! 最牵动我心的是王老师的母亲对他饱含疼爱的一句话:你什么都不会,就会画画! 王老师说时嘴抽着烟,脸上满是幸福的笑!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那一刻,我感觉他像个孩子。那年我和王老师同在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参加培训,我们同住一室。 王老师爱画画、爱抽烟、爱交往,宿舍里一到晚上便人声喧闹,我无奈在客厅看无聊的电视到深夜。还有过分的是,他的一个来访画友把我的床铺翻过来做画案。 我却至今依然能爱他,他真而善,他单纯而近于天真,即使和固执的人辩论绘画,争的脸红,你也会发现他一点没动斗气!而且,转瞬就抛的干干净净,谈笑依然!此为世人难有之可爱。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安师大同学之前,我和王定安老师相识也已好多年,自然也是缘于艺术。 我是一个真的艺术热爰者,从接触它那一刻起,到现在它都是我生活中的太阳。开始学习时,真是求知若渴!各种途径师访友,一有应许,激动到深夜不能入睡。凌晨更是早早醒来捡选画稿打理成包,然后匆匆赶早车激动的奔向老师处,毕恭毕敬的请老师教导、示范。 王定安老师就是在这时期结识的,要谢谢装裱师傅小孟推介。 王老师的画室在单位,去的路线有点麻烦,要倒好几班车。可敬的是王老师很亲切随和,对初学很是关爱,没一点架子,让你瞬间放松无隔阂。 先一张张认真看、点评那一包画稿,可以鼓励的再帮润色、落款,然后再示范、赠作品,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感恩、难忘!这也启示我要善待、关爱后学。 如今,我对学生极能容纳,无知是必然,张扬恰是壮志!爱护他们!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老师是长江南岸芜湖人 有江南士人的文秀和烂漫,于人于事于画都满怀单纯,简单的向理想走去。 大学毕业,王老师莫名的孤零的被分配到举目无亲的煤城北,从灵气氤氲的江城到煤灰飞扬的旱地,可以想像他无奈的彷徨,也许正是那时王老师喜欢上了拼命的一棵接一棵抽烟。 一个单纯的人,从举目无亲到现在踩出一片天地,其中的艰辛苦涩惟有王老师自己能品出真味。 应该是艺术温暖、鼓舞了王老师。 王老痴迷于画,寄情于山水,几十年笔耕不辍,水墨丹青怀故园! 王老师画了很多“望乡”题材的作品,都很牵动人心。乡愁能唤醒灵性。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除却山水,我更喜欢王老师的梅兰竹菊,我感觉这些作品虽少皴擦渲染积渍,却恰表现出了王老师的的单纯和率真! 构图别致,墨色清新,空间幽旷,没有熟练的匠气。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老师身是江南文秀,喝了大半生北地咸水,却仍不失赤子般的心,敬重! 王老师也是我艺术的开导者,我要学习、传扬王老师这为人为艺之单纯,做文化的发扬者。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先生1956年生于安徽芜湖,少年时师从着著名画家黄叶村先生,坎坷艰辛中走上艺术之路。1976年高中毕业到安徽南陵县插队落户。高考制度改革后考取巢湖学院,又师从着名画家王石岑、李锦盛先生。1980年大学毕业分配至淮北工作生活至今,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现为著名山水画家赵规划先生的入室大弟子、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安徽省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淮北市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开渠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继续教育书画院特聘画家、淮北市国画院特聘画家、淮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王定安:沧桑半生北地行 霜鬓不失江城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