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開放、創新破題內蒙古高質量發展

本報北京訊(記者王彩娜 範媛張一鳴)由國研經濟研究院承接的“內蒙古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課題研討會日前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研究室、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河北省政府研究室以及北京市經信委等十餘位專家齊聚一堂,共謀內蒙古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馬建堂參加了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經濟時報社社長王忠宏主持。

馬建堂書記表示,“十九大以來,高質量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要求、大邏輯,要按照這個要求和邏輯來促進經濟發展。”

“內蒙古經濟的依託主要是煤炭、煤化工和煤電等重化工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重化工業的基礎,傳統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某種程度上是內蒙古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基礎。”馬建堂書記在深入分析內蒙古發展特點後提出,內蒙古新舊動能轉換應把握改革、開放、創新三個著力點。

“只有通過大力度的改革、深化開放和推動創新,內蒙古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才能落到實處。”馬建堂書記說。

與會專家在發言中也都強調,內蒙古要依託已有的資源優勢做好新舊動能轉換的大文章。

“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內蒙古首先要有戰略意識、格局意識。無論是產業格局、城市格局,還是能源供給格局,要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內蒙古都要置身於全國發展大局之中,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優勢。”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安院士建議,內蒙古未來的發展路徑要轉變,走規模化、多元化、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路徑是必需的。

王安還從區位格局及產業特點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內蒙古的優勢和劣勢,並從發展路徑、政策和制度的激勵、資源調動、環境營造、設施配套等方面給出了具體發展建議。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張有生建議,內蒙古是國家煤炭基地,其能源轉型發展對於促進傳統能源基地進行新舊動能轉換、進而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典型的示範作用。內蒙古要繼續發揮傳統能源資源優勢,適度延長產業鏈,打造新時代煤炭清潔利用和新能源融合發展的示範基地。

“內蒙古的區位優勢非常重要,是我國北部邊疆的屏障,不但有經濟意義,也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內蒙古有條件在全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中走到前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泊溪強調。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文忠認為,開放是內蒙古新舊動能轉換的引擎,要結合“一帶一路”合作框架,最大限度地發揮內蒙古在中蒙俄經濟走廊中關鍵地位,通過開放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另外,區域合作也應該是內蒙古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促進內蒙古中部地區與京津冀全方位對接,強化內蒙古西部地區和陝西、寧夏互動發展,借力東北振興,推動內蒙古東部的快速發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和區域合作格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指出,在完善發展和開放的體制機制上,內蒙古仍需下大力氣。首先是改革開放,主要是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的改革,要通過改革和開放促進產業轉型,因地制宜地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其次是要大力改善和優化營商環境。同時,人才的吸納和培養也是內蒙古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研討過程中,“優化營商環境”是高頻詞。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原部長呂薇認為,要加強產業發展配套。第一,交通運輸很重要,從北京到呼和浩特的高鐵還沒有通車,內蒙古全境的交通網絡要加強。第二,改善營商環境,關鍵不是政府給多少優惠,而要改善人居環境和產業配套服務。內蒙古城市化發展要圍繞幾個重點城市,發展中心城市,做好公共服務,圍繞重點產業做好產業配套服務。第三,加強法治環境建設。

(專家精彩觀點詳見今日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