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个人信息被泄露的觉悟吗?

信息泄露历来都是让大家非常厌烦的一件事情,因为你的信息一旦被泄露,谁也不会知道会发生些什么不好的事情,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所有的一切都渐渐“数据化”,你的个人身份信息、你的喜怒哀乐,都会以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或直接、或间接。直接的表现就比如,你的身份证号、出生年月日、手机号等这些可以通过数字直接表达的信息;间接的表现就比如,你经常在网上浏览那种内容、你发表过那些文字或者图片等等,数据就会根据这些东西分析出你的喜怒,然后屏蔽你所厌恶的,大力推送你所感兴趣的内容。

你有个人信息被泄露的觉悟吗?

然而,不同的人对于数据泄露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国内外对于数据泄露的看法、做法也存在不小的差别。就那今年Facebook前后两次的数据泄露事件来看,首先是今年3月份的“剑桥分析公司非法盗用用户,设计软件,从而影响选民投票”,事件一经披露,就瞬间引发了美国民众的声讨,Facebook的股票价格也是一路走低,扎克伯格更是被强制要求出席议会并对事件进行解释,此外,英国检方还对“剑桥分析公司”进行了搜查。从多家外媒的报道来看,Facebook似乎真的要变成“非死不可”了。你有个人信息被泄露的觉悟吗?

然而,就在“剑桥分析公司”事件过去没多久,近日,Facebook再一次面临大规模的用户数据泄露,将近5000万用户的账户岌岌可危,如果根据欧盟今年5月份正式生效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规定来看,任何公司必须在数据泄露事件发生72小时之内,向监管部门报告,同时,Facebook或将被处以全球营业额4%的罚款作为惩罚。看来国外真的是非常重视数据泄露这个问题啊,而目前,Facebook在今年内先后两次出现的数据泄露丑闻无一不在诉说着一个事实:Facebook的数据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了。如果不想再一次发生类似的事件,Facebook就最好要努力了,努力攻破技术难关,完善系统漏洞。你有个人信息被泄露的觉悟吗?

而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国内,大家想一想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有这么个说法:大数据时代,人人都是一个“透明体”。啥意思呢?意思就是在数据盛行的时代,个人的信息基本处于公开共享的状态,比如,你今天在网上填个表,表上面有你的手机号、邮箱号、年龄等等,可能没过多久,你就会发现你的这些信息被更多的人知道了,途径就是各种推销电话。买车填表,车保险、车内装修给你打电话;买房填表,室内装修、家居摆设给你打电话,真是不禁让人感叹一声“神通广大”啊!你有个人信息被泄露的觉悟吗?

除此之外,今天逛淘宝看了一下鞋子,下一次你再打开淘宝,首页推荐里必定有各种鞋子的推荐,不仅如此,你打开其他软件,里面的广告推荐也八成是鞋子的广告。从好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精准推荐可以帮助人们省去很多寻找的时间,从而最大可能的为人们提供便利,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方式可能会成为一个常态,并且甚至会渗透到人们的方方面面,当然,也会更加完善。从不好的角度来说,数据掌握人的心理,未免有点儿细思恐极了,多大多数人而言,被别人看透内心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就是数据也不行,而且有时候这样是很烦的,谁规定了上一次看了鞋子,这一次就还会看鞋子?精准的标准到底又是什么?

就今天而言,你们有信息被泄露的觉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