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真的和苏轼在一起,过中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长江文艺出版社”

他们真的和苏轼在一起,过中秋
他们真的和苏轼在一起,过中秋

五年级的小飞和他的猫咪桂圆,因为猫眼门,穿越了时间,体验了一把和大文豪苏轼一起过中秋的滋味~

中秋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位少年和桂圆来到黄州一眨眼,几个月过去了。这几个月中,他们每天和苏东坡一起在田里劳作,跟着苏东坡去见他的朋友们,或者到处游山玩水,过得十分充实。

苏东坡在临皋亭东边修建了几间房子,在墙上画了雪景,于是就把这房子命名为雪堂。苏东坡经常在这里读书写诗,写好之后就叫朝云演唱,日子过得倒也潇洒自在。

转眼来到了中秋节,几天前,苏东坡一家就在紧张地准备,家里人上上下下都忙着买酒卖肉买糕点准备水果,一派紧张而繁忙的景象。三位少年也加入进来,和苏轼的家人一起准备。

他们真的和苏轼在一起,过中秋

中秋节晚上,苏轼一家摆好了一大桌菜肴果品,大家围坐在桌边,清风习习,空气中传来桂花的香味,仰望天空,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月光静静地泻向大地。

“唐朝人过中秋节吗?”小飞问明月奴。

“要过的,据说从大唐初年,人们就开始过中秋了。据说玄宗皇帝就是在中秋之夜梦游月宫,听到了一支很美妙的曲子,醒来之后他凭借记忆写下来,这就是《霓裳羽衣曲》。

“原来这首曲子是这样来的啊!”

杜若从没听过这个故事,十分惊奇。

苏东坡听到明月奴的话,说:

“正是,今天有美酒,有佳肴,有家人朋友共同赏月,只是缺了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苏迈问。

朝云笑着说:

“老爷的意思,是少了音乐吧?那也得您亲自写词妾身才能唱啊!”

“今天二叔不是来信写了一首词给父亲吗?不妨现在就和一首。”

苏迈说。

说到弟弟苏辙,苏东坡的眼神突然黯淡了下来,刚才的兴致勃勃也一下子消失了。

“唉!”苏东坡长叹一声:

“我和我弟弟从小感情深厚,小时候我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长大之后,父亲带着我们兄弟走出蜀地,来到京城考试,我们双双得中,一时传为美谈。那时候想,我们兄弟一定能快快乐乐过完一生。谁知道,不久我父亲去世,我们之后又各自在外为官,虽是兄弟,却是聚少离多,每念及此,心中都一阵酸楚啊!”

大家都沉默了。苏轼停了一会,又继续说:

“几年前我得罪下狱,我弟弟也是极力营救,结果因为我,他也被贬官!我这个哥哥当得真是愧疚!”

苏轼从怀中掏出今天收到了苏辙的信,又看了一遍:

“好吧,我就和一首子由的词,待会朝云给我们唱唱。”

“遵命。”朝云回答着,同时就和仆人一起铺好了纸,磨好了墨。

苏轼来到桌前,提起笔,沉思了一会,便在纸上写下了一首词:

他们真的和苏轼在一起,过中秋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

人间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写完后,苏轼扔下笔,又长叹了一声,吩咐朝云:

“你给我们唱唱吧!”

朝云看了看苏东坡刚写的词,皱了皱眉说:

“这首词妾身不能唱。”

“为何?”

“今天中秋佳节,亲人朋友欢聚一堂,虽然老爷现在是被贬,二叔也不在此地,但是也还有我们陪着老爷,更何况还有这些远道的朋友,这个佳节也算其乐融融。您的这首词,不觉得太凄凉悲伤了吗?”

“呵呵,你说得是!怪我败了大家的兴致!我自罚一杯!”苏东坡转忧为喜,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如果老爷不想再写,妾身倒是愿意唱唱几年前老爷在中秋写的一首词,同样也是写给二叔,却

让人感觉美好温馨,也更配得上今天这清风皓月,贤主嘉宾。

“几年前?朝云说的是老夫在密州当知州的时候写的那首《水调歌头》?”

“正是!”朝云行了一个礼,手持檀板,走到院子中央,轻抒歌喉,唱起了这首《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朝云一边唱着,一边用檀板打着节拍,苏东坡渐渐也兴致高涨,用手拍着桌子一起打节拍,之后所有的人都加入进来,朝云也越唱越开心,整个院子都笼罩在温馨欢乐的气氛中。

“这首曲子词真是太美了!”杜若一边打节拍一边陶醉地说。

“是啊,我最喜欢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我们好好保重自己,活得开心快乐,即使和亲人远隔千里,但是也能共赏一轮明月,这就像张九龄宰相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啊!”明月奴也深有同感。

“嗯嗯,就是这个意思,你把人家心里想的都说出来了!”杜若兴高采烈地说。

朝云唱罢,苏轼十分开心,亲自为朝云斟酒,然后对大家说:

“我还有一件事想告诉大家。朝廷下旨,让我到汝州当官了。”

苏轼的家人都十分开心,王夫人说:

“汝州比此地繁盛热闹一些,朝廷的意思是想重新启用大人吗?”

苏轼苦笑了一下说:

“朝廷也许有此意。不过我半生为官,已经厌倦,我向朝廷上了奏折,希望不去汝州,让我到常州去,我在那里买了所房子,置了些地,准备就在那里养老了。”

“远离官场的是是非非,隐居乡野,躬耕陇亩,老爷的选择的确明智。”

朝云点头说。

“今天得到消息,朝廷同意了我的请求,所以过几天我们就出发,离开黄州。”

苏轼话音刚落,一家人齐声欢呼,终于能离开这鬼地方了!

“不过在走之前,我还想去个地方,你们几位可否跟我同去?”

“什么地方?”小飞问。

“黄州赤壁。”苏轼回答。

未完,待续……

(本文来自《张小飞诗词大冒险》系列图书第二部,预计2019年1月出版,敬请期待~ )

作者:夏昆,七零后,早生一年就成六零后,本想做音乐,因考了师范而只好当老师,毕业后开始教一群七零后。现在成天跟一群零零后厮混,于是发现教育浪漫的事就是孩子长大我变老。爱看电影,爱听音乐,有时间也写字。写了不少文章,出了几本书,多染指教育、历史、音乐、电影、诗词,但想出的不是书,而是专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