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前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和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和摩拜单车的小伙伴们做大数据的武汉城市研究工作。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有趣的研究,而有一天,我们画出了这样一张图:

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这张图是我们利用今年5、6月份武汉摩拜的骑行数据,以小时为单位,画出的一张武汉市骑行流量变化图:(上图中每根竖线代表一个小时,24根竖线组成的集合体代表一天,红色折线代表当日的平均值)

这张图其实很有趣,它反映了各种外界因素对于市民骑单车意愿的影响。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可以看到:

  • 一天之中,影响共享单车骑行量的主要因素是通勤时间(早上7-8点和晚上17-18点是两个高峰);而一月之中,影响共享单车骑行量的主要因素则是工作与否(工作日骑行量多于节假日)。
  • 天气的影响并不突出,虽然下雨天的骑行量会少一些,但即使是大雨天、暴雨天,仍有很多人骑行。


作为一个头发湿了就会死星人,我很好奇: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为什么还有很多武汉市民要冒着雨、顶着风、赌上人身安全,非骑不可呢?

数据是去隐私化的,因此我们也无法找到他们进行采访。不过换个角度思考,找到他们是在哪里骑车的,或许就能知道他们的骑行目的。

于是,我们把每一次的骑行轨迹“绑定”到具体的道路上,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武汉每条道路在下雨天和不下雨天的骑行流量了,请看下图:

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上图左边是雨天的骑行流量,右边是晴天的骑行流量。道路的颜色从红到蓝代表道路上骑行流量从多到少。

看上去差不多对不对?主要骑行区域都集中武汉市中心,看不出来区别啊。

不要紧,很简单,我们把雨天和晴天的流量相减,就可以得到那些在下雨天还相对“热门”的区域了,比如下图:

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没错,雨天的武汉市中心,共享单车的相对热门程度会“更上一层楼”。

猜想一下:大家从武汉市区各处通勤来到市中心以后,面对“最后一公里”,要怎么办?原来走路的人想少淋雨,原来打车的人打不到车,于是都折衷去骑车了吧……

但除了市中心之外,我们还识别出了其他一些雨天热门骑车地段,请看下图:

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从数据上看,许多地铁站也属于雨天“热门”区域。除了位于市中心的,还有一些“热门”的地铁站,它们既不位于市中心,也非位于远郊。那它们为何如此突出呢?

猜想不出,那我们就随机选择一两个地点,点开街景看一下:

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很明显,这些地铁站都是”孤岛型“地铁站,周围既没有居住区,也没有就业地,有的只是围墙、工地、空荡荡的公交车站和一排排的黑车。

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了,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天晴天阴,无车通勤族们想来这个偏僻的地方坐地铁,不骑车,还能怎么办?

武汉还有多少个这种“孤岛型地铁站”呢?可以利用数据把它们一一识别出来吗?

尽管“下雨天”是一条线索,但仅仅满足这个条件是不够的。“孤岛”应当还同时具有另外两个特点:接驳服务范围较大(人们骑很远来坐地铁)、对共享单车的依赖度较高(骑车的人占总客流量的比例较大)。

我们先计算了武汉地铁站的单车接驳服务范围,如下图所示:

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武汉地铁站的接驳服务范围多在0.8km-0.9km(90%的接驳乘客的最多骑这么远来地铁站)。接驳服务范围越大,意味着人们要从更远的地方骑过来坐地铁。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服务范围大于0.9km的地铁站:它们中有火车站,有城市商业中心,也有位于非市中心地段的站点。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接驳范围大的地铁站都是“孤岛”。它们还需要符合第二个条件:对共享单车的依赖度高。

我们计算了每个地铁站的共享单车接驳量(骑行的起点或终点在地铁站附近90米范围内)与该站总客流量的比值。结果见下图:

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上图中圆圈越大的站点,说明该地铁站的乘客越依赖共享单车的最后一公里效应

把上面两张图结合起来,就可以找到那些接驳很不方便的“孤岛”啦。举几个例子:

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至此,我们就可以回到开始的问题了:

下雨天骑车的人是为什么所迫?

答案很简单,他们是为了不得不赶紧冲向办公室打卡的生活所迫。而这也提醒了政府管理者下一步应在地铁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上做得更好,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慢行出行环境。


当然,大数据除了发现城市的问题地点,也能发现城市正在崛起的热门地区。

请看下面这张地图:

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这张是我们以节假日和工作日的道路骑行量相减,得到骑行流量差值地图:在这张图上,蓝色地区的工作日骑行量远大于节假日,红色地区的节假日骑行量远大于工作日。而这张差值地图则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

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单车都很繁忙的地区

比如:在离市中心稍远的地方,我们看到了若干个无论节假日还是工作日,单车使用量都很高的地区。见下图:

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这些地方是大型商业体mall吗?是别的火车站或机场吗?

我们来看一看街景:

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原来,它们中的许多都是大型居住区。每天都有很多居民需要出门买菜、出门办事、出门坐地铁,也就产生了大量的骑行需求。


工作日繁忙,但周末骑行量显著下降的地区

比如:我们可以在差值地图中找到很多工作日骑车量很大,但周末骑行量显著下降的地区,见下图:

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除了汉口中心和武昌中心以外,差值地图中的大片蓝色区域分布在光谷、青山、沌(zhuan四声)口、东西湖等地,这些都是武汉市新崛起的、或是次级的就业中心。


周末骑行量大幅上涨的地区

那么,周末骑行量大幅上涨的地区又在哪呢?请看下图:

用共享单车数据,我们发现了武汉几个特别的地方

其实,武汉近郊几乎所有有水的地方:东湖、墨水湖、太子湖、汤湖、张家湖、江滩、金银潭……都是周末骑行量大上涨的地区。毫无疑问,骑车浏览水岸风光,已经是武汉市民生活的重要部分了。

最后,感谢摩拜单车提供的数据,让我们对武汉有了进一步了解,不知道各位读者眼中的武汉又是什么样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