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扩大开放项目落户上海自贸区


12个扩大开放项目落户上海自贸区

11月19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措施项目签约暨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发布会”在浦东举行。12家企业分别与自贸试验区各片区管理局进行了签约。黄日阅摄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闵琦上海报道 11月19日,12个扩大开放措施项目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各片区管理局进行签约,集中落户浦东。“我们把亚洲区总部设在浦东新区,希望以上海为中心,辐射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签约当天,全球最大的外币兑换公司通济隆亚洲区执行董事何穆凯在“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措施项目签约暨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发布会”上表示。

记者发现,此次签约的2家企业亮点纷呈。有一批扩大开放领域的代表性项目,如首家外商独资演出经纪项目信德前滩、首家中外合资飞机制造项目中俄国际商用飞机、首家外商独资职业心理培训项目正能职业技能培训、首家外商独资金融教育培训项目瑞伯职业技能培训、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专业金融服务的上海蔚来融资租赁。有一批在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代表性项目,全球知名航空技术企业APCI设立的飞机改造设计公司文罗拉航空科技、全方位IT服务提供商博彦科技、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企业爱达

品智人工智能科技。此外,还有全球最大的外币兑换公司通济隆、全球领先的精准放射治疗设备企业医科达、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西门子、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英飞凌的总部项目。

“几年前中国政府启动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伟大实践,并提出了‘一带一路’宏伟倡议。几年来,一系列具体举措让我们对中国政府进一步扩大开放信心满满。在最近刚结束的中国国家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对‘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决心。我们渴望能够把公司多年以来在海外积累的汇兑服务的经验和产品引进中国,服务中国,助力中国。”何穆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年与上海浦东新区各级政府部门的合作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复杂的事情有清晰的指导,合规经营获得应有的信任和尊重,业务创新和发展得到大力支持和鼓励,政企互动,良性发展。

据了解,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浦东新区借助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在“试验田”上不断洒下制度创新的“良种”,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浦东新区利用外资稳步增长,今年1-10月吸引实到外资69.6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占全市总量的48%,历年累计实到外资859.5亿美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进一步集聚,今年1-10月新增16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历年累计297家,占上海全市总量的45%。服务业扩大开放水平持续提升,自贸区54项扩大开放措施中有32项已落地,今年1-10

月新落地服务业企业340家,累计落地企业数2744家。扩大开放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外商独资医院、认证机构、职业技能培训等38个开放领域实现全国首创项目落地。并在医疗服务、增值电信、国际船舶管理、职业技能培训、演出经纪、旅游服务、外资工程设计等已开放领域由点及面,引进了一批领军企业,形成集聚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